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寄語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偉大實踐

4月28日上午,在五四運動100週年即將來臨之際,省委書記彭清華來到四川農業大學為600多名師生代表作了主題為“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形勢政策報告。他首先代表省委向全省廣大青年致以節日問候。他希望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五四精神,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偉大實踐,為四川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彭清華指出,四川是農業大省,鄉村地域廣、面積大、人口多,“三農”工作始終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三農”工作高度重視,明確要求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把脫貧攻堅戰打贏打好”“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於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需要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來進一步加深認識和把握。

彭清華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說,貧困問題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面臨的大敵,消除貧困始終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艱鉅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下足“繡花”功夫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讚譽。明年將實現所有貧困縣摘帽、所有貧困村退出、所有貧困人口脫貧,這注定將是中華民族劃時代的、影響深遠的重大勝利。中國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蹟,不僅徹底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決定性基礎,而且對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

擺脫貧困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縱觀古今中外,為什麼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做到?彭清華指出,這是因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使命,消除貧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消除貧困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和發展,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根本條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強力推動,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通過脫貧攻堅,可以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把握了這一點,就能夠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彭清華指出,脫貧攻堅是一場大仗硬仗,科學指揮、精準施策、合力攻堅是奪取勝利的關鍵所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省委構建作戰體系,層層壓緊壓實各級領導責任,在總體謀劃、政策設計、資金保障、力量投入、組織領導等方面全方位發力,確保了脫貧攻堅有力有序推進。調動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堅,形成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始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不動搖,既不降低標準、影響成色,也不拔高標準、吊高胃口。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著力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問題,確保了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攻堅,特別是把涼山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舉全省之力堅決啃下這塊“硬骨頭”。著力解決脫貧攻堅中的作風和腐敗問題,堅決防止“群眾富起來、幹部倒下去”,堅決防止搞虛假扶貧、數字脫貧。

“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彭清華希望全省廣大青年高揚理想之帆,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四個自信”,弘揚五四精神,找準青春座標、校準人生航向,始終聽黨話、跟黨走。樹立擔當之志,自覺把個人夢想與實現偉大中國夢結合起來,在為國家、為人民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不忘求知之心,珍惜韶華、敏於求知、勇於創新,學成文武藝,練就真本領。不負時代之責,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用所學知識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報告會前,彭清華還來到學校第二實驗樓、學生融媒體中心調研,與師生親切交流,瞭解學校發展、學科建設、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志願者服務、學生就業創業等情況。他希望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加強基礎性研究,為我省構建農業“10+3”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省領導甘霖、王銘暉、楊興平,成都市市長羅強,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有關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