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中考和高考會考什麼?

考前一個月該做些什麼?

最後的衝刺複習,成績提升空間還有多大?

等等這些問題隨著考試日益臨近,成為很多家長和考生非常關心和討論最多的話題。

該怎麼複習?如何複習?家長和考生這種迫切心態,本質上都是想在最後階段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幫助自己考上理想的學校。

直白的講,要想提高考試成績,那麼你就必須要了解和熟知中考和高考命題的特點,這樣才能走好最後一個月的衝刺複習。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不管哪一門科目,中高考試題的設置一般圍繞以下這四個方面展開:

1、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應用等綜合能力;

3、考查考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查考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是否具備一定的探索創新意識等。

從中高考這樣一個命題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怎麼去複習呢?就拿數學當例子來說:

第一步是要能聽懂任何知識定理和方法技巧;

第二步是要能自主去解題做題;

第三步是要儘量把題目都做對;

第四步

是積累解題方法和題型,做到快而對。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考生經過高考一輪和二輪複習之後,基本上都已經掌握好基礎知識定理,形成知識脈絡,這就給一些家長和考生造成誤解,以為“懂知識”,就能把題目做對

常常聽家長和考生抱怨,說自己上課都能聽懂老師的講解內容,但課後一做題就不會,不過只要別人一點醒或看下答案,就會做了。

其實,這種現象只屬於學習的初級階段,掌握和記住知識這只是代表你知道這個知識定理而已,能不能正確解題又是另一回事。

從聽懂到會做之間,這是一個上升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高考基礎知識和方法技巧的熟練運用。

很多人的讀書學習,只不過是把基礎知聽聽懂,甚至沒有達到熟練掌握的地步,只是聽懂而已,做題肯定不會對到哪裡去。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也有的考生說,平時作業都能做對,一到考場抬筆就錯,是不是自己太粗心?對於這種現象,我覺得能把平時做對的題目在考試中做錯,這不只是粗心馬虎那麼簡單,更應該是方法技巧不過關,知識的運用能力欠缺。

方法技巧和運用能力都是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才能轉化成自身的能力,只是想依靠看看書、背背知識點就期望什麼題都能解出來,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無論是解題還是考試,並不是簡單的知識概念填空,更多的是考查知識的運用。

這就像給大家一個菜譜,上面詳細介紹了做菜的材料、用量、火候、燒菜的方法等,你把這份菜譜記住,就能成為一名大廚師了嗎?你就一定能燒出好吃的菜了嗎?

從理論到具體,都必須經過一個具體實踐的過程。從“聽懂”到“會做”,再到“做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熟練掌握和熟練運用雙結合。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不過,平時有很多的時間讓大家可以盡情的思考題目和刷題,但考試允許嗎?考試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一個人即使能把遇到的題目都做對,但考試時間來不及怎麼辦?一道題目本來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解決,但你卻用了一種很繁瑣的方法,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更過多耗費自身的精力,得不償失,這樣的學習行為是無法取得優異的成績。

因此,當一個人能做對很多題目之後,更要去追求高效、快而對。同樣是做對,你要儘量去找到一種既快又準的方法,節省時間和精力,讓自己永遠跑在別人的前頭,那麼你就是中高考的勝利者。

在以往中考和高考當中,一些考生只顧刷題解題,忽視考情變化,特別是每年考試中都會出現一些新試題,這對考生帶來一定的壓力。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中高考,一些試題很喜歡考查考生的探索創新能力,這些立題新穎的試題,都喜歡結合一些特殊知識或實際生活背景,變成考生不常見的試題,無形之中會給考生帶來干擾。

考生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多加關注試題的變形和身邊熱點事件,可以找一些面孔比較陌生,但又不偏不怪的題目練練手。接觸久之後,大家就會發現這些“新題”,本質上還是考查知識的運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要區分出考生之間的差距,哪些考生適合去名校,哪些考生會去普通院校,很多時候就是通過解答題的設置進行考查。

選擇題和填空題只需選出或寫出一個正確結果,並不需要寫出解題過程,這樣的形式並不能很全面的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中高考為了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等能力,就需要設置解答題,這些題目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有解題步驟。

因此,如果一名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把解答題當成客觀題來訓練,只追求一個正確結果,那麼這些考生在考試中肯定會考的很差。

為什麼呢?

因為有理有據、邏輯嚴謹的解題過程,就是你綜合能力的表現,平時欠缺這方面的訓練,進入高強度的考場,你就能一定體現出來嗎?很多考生每回考試估分和實際分數相差甚遠,就是失分在步驟不嚴謹,缺胳膊少腿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如果你到現在還是經常計算失誤出錯、看錯題目,那麼你就無法承受中高考高強度的計算能力要求。像函數綜合類問題、解析幾何類問題,都包含大量的計算,這些對計算不過關的考生來說,就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點:中考和高考都把計算能力作為四大能力之一,平時要好好訓練,現在進入考試倒計時更要認真對對。

幾何作為數學的必考內容之一,對考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考查空間想象能力。一個圓錐體花在紙上,它就是一個二維圖形,但考生需要在腦中把它的三維立體圖像勾勒出來;或者是把一個籃球畫在試卷上,但我們一看這個圖就能想到三維的立體圖形,這就是空間想象能力。

考試倒數一個月,你真的瞭解中考和高考嗎?

​​建築設計圖、服裝設計等,在圖紙上都是二維圖形,但設計師一看就知道哪裡是一面牆、一扇窗、一扇門等,他們能完全能通過圖紙,想象出這棟樓的整體架構。

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夾雜在幾何教學中,特別是學生進入高中之後,需要學習立體幾何,這樣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每年高考都會考查立體幾何的內容。因此,如果考生覺得立體幾何等相關幾何內容掌握還不是很好,就要認真對待。

數學教育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學會利用知識定理和方法技巧,去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中考和高考每年都會設置一些實際應用題,這些題的知識背景有函數、方程(組)和不等式(組)、統計與概率等,考生只要掌握好相關知識,多解題,多總結反思,提煉解題方法,相信能拿到此類題型的分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