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來運河邊彈琴:這裡比我想的還要美

2019-05-05 13:5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董小易

郎朗来运河边弹琴:这里比我想的还要美

大兜路運河邊的郎朗藝術中心,流淌著鋼琴聲。為了5月5日開幕的2019中國(杭州)大運河國際鋼琴藝術節暨郎朗杯鋼琴大賽,郎朗提前到杭州做一些準備工作。原本定好採訪,延後了一個小時才開始,因為郎朗需要練琴,在他的藝術生涯裡,兩天不練琴的情況都極為少見。

這次2019中國(杭州)大運河國際鋼琴藝術節,是郎朗藝術中心落戶杭州後第一次承辦大型活動。郎朗將會在開幕式上與其他70位鋼琴愛好者一起演奏《我愛你中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記者也對郎朗進行了採訪。

記者:這次的演出和您別的演出會有不同嗎?

郎朗:我這幾天帶著很多國際鋼琴教育大師在運河邊走,他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感嘆,大家都覺得,運河可以媲美塞納河、紐約哈德遜河。藝術創作是需要感受的。杭州出了這麼多藝術家,和它人傑地靈的氣氛有關。在運河邊做這樣一個藝術節,風水很好。

記者:這次的大運河國際鋼琴藝術節會有什麼樣的驚喜?

郎朗:有很多鋼琴教育大師,會免費地、面對面地與大家進行交流。平時,我們最多隻是帶孩子入場看演出,平時聽一聽結束了,沒有交流和互動,而這一次是心與心的交流和互動。希望這次藝術節能為大家奉獻一道免費的精神大餐。

記者:對去年成立的郎朗藝術中心有什麼感覺?

郎朗:這裡比我想的還要美,我在練琴的時候很想創作,有一種自己是作曲家的感覺。有一種心裡很難形容的舒適。運河是有流動感的,很多地方有流動感但不夠美,有些地方美,卻沒有流動感,而運河是又美又有流動感的。

記者:郎朗杯鋼琴大賽舉行到什麼程度了?

郎朗:我前陣子去比賽現場,一開始那些孩子看到我都特別高興,後來比賽進行到一半了,我走進屋子,氣氛有點不太一樣,很多人已經“輸”了。我想起自己小時候,比賽也是經常有贏有輸的,我也想不到自己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所以我告訴他們,得了第一名也沒什麼,沒有第一,也不要被自己打敗。參加比賽最重要的是交流,而不是輸贏,畢竟未來的路還很長。為什麼我鼓勵大家參加比賽,主要是為了大家可以看到同輩都在做些什麼。

記者:現在中國有很多琴童,也有人用新媒體來練琴,您怎麼看待?

郎朗:這是一個更容易入行的年代,但練琴這件事沒有辦法,還是得讓孩子發揮更多的主動性。新媒體的方式,讓孩子練琴更加主動,用得好的話,也是一種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