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四川迎4322.87萬遊客 旅遊總收入382.83億元

5月4日,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19年“五一”假日期間全省共接待遊客4322.87萬人次,同比增長40.35%;旅遊收入382.83億元,同比增長48.85%。

旅遊消費呈現新特點。從出遊距離看,城市近郊遊是主要選擇,同時隨著“五一”假日調整為4天,以及通達性便捷性的改善,中遠程出遊數量有所增加,受利於雅康高速的修建,沿線景區接待人數出現“井噴式”增長,四姑娘山風景區接待遊客3.24萬人次,同比增長89.97%,甘孜州海螺溝景區接待遊客4.82萬人次,同比增長135.49%,康定情歌風景區接待遊客2.63萬人次,同比增長141.99%;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省外入川遊客也增多。從遊客出行方式來看,自駕遊仍為主流,廣安等地自駕遊客比重達到80%以上。

重點旅遊景區依然火爆。納入全省假日旅遊信息統計的74個4A級及以上景區(其中九寨溝景區因災後重建關閉),累計接待遊客約502.84萬人次,同比增長35.54 %;門票累計收入約1.17億元,同比增長34.01%。納入全省假日旅遊信息統計的24個紅色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約76.45萬人次,同比增長35.68 %。

紅色旅遊昇華家國情懷。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全省紅色旅遊景區在“五一”假日期間紛紛推出融合紅色、綠色和景色的“紅色+”旅遊套餐,寓教於遊,吸引遊客。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陝蘇區王坪、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劉伯堅烈士紀念館、黃繼光紀念館等紅色景區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探尋歷史緬懷先烈,感受厚重紅色文化;梓潼兩彈城景區“探秘兩彈真跡·追尋強國曆史”、江油西山紅軍文物陳列展等活動廣受讚譽;朱德故里等景區開展的快閃活動引爆愛國熱情。

鄉村生態遊持續升溫。鄉村生態遊受到越來越多市民和遊客的青睞,近郊遊、鄉村遊、家庭遊成為“五一”小長假的主流和亮點。各地及景區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策劃推出生態觀光、親子採摘、鄉村體驗、民宿度假等多種特色主題遊系列活動,活躍了市場,提升了人氣,吸引了大量遊客參與。新津縣花舞人間第四屆百花節啟幕,吸引大量遊客前往踏青賞花;成都川西林盤遊、廣元山地農業公園特色鄉村遊、民宿深度遊受到遊客追捧;西昌市的“民宿古村”海南鄉古城村,濃濃的“茶馬古道”氣息,讓遊客體味著別樣的鄉愁。

旅遊新業態深受歡迎。遊客需求多元化、個性化日趨鮮明,旅遊景區紛紛推出各種探秘追尋、寓教於遊的新項目吸引遊客,北川“鳥瞰新北川”直升機飛行體驗頗受遊客歡迎;德陽白馬關景區的真人CS、叢林穿越;雅安市傳統景區增加的玻璃棧道、皮划艇、樹冠漫步等體驗項目,廣受消費者青睞;通江諾水河4A級旅遊景區聚焦青少年消費群體,突出地質公園科普遊+探險體驗,新推出喊泉、懸空玻璃梯步、飛拉達等項目,深受遊客喜愛,單日接待量較去年同期成倍上升;平昌駟馬水鄉景區新推出玻璃棧道、七彩滑道、叢林穿越等項目,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單日前往車輛達5000餘輛。

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豐富體驗。詩和遠方的交融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假日旅遊產品和更加多元的出遊體驗。樂山市美術館依託景區舉辦了“樂見金陵風—中國畫交流展”,沐川新改版的大型山水實景劇“烏蒙沐歌”隆重上演,為遊客和市民送上了假日文化盛宴;興文縣舉辦了2019年中國·四川興文國際苗族花山音樂節,傳統民俗與流行音樂碰撞交流;成都邛崍“臨邛新聲”街頭藝術表演在臨邛古城、平樂古鎮激情開展,打造了靚麗的街頭藝術表演風景線;遂寧市“觀音文化”“宋瓷文化”等成為來遂遊客的首選;綿竹年畫村、九龍滑草場音樂節等活動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體驗,精彩紛呈的系列活動,提高了遊客參與度和體驗感。

據瞭解,“五一”假日期間,全省各級旅遊執法部門堅守崗位,及時、妥善受理處理涉旅投訴糾紛。各級旅遊執法機構共開展市場檢查881次,出動執法人員2523人次,共檢查企業3006家次,其中:檢查旅行社及分支機構523家次、賓館飯店1031家次、景區景點704家次、旅遊車船公司91家次、旅遊購物店657家次;檢查旅遊團隊348個。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執法檢查261次,出動檢查人數1582人次,檢查企業數1227個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