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美食,特別是,總是能讓人輕易失去抵抗力。五一小長假過去,相信有不少朋友已經“每逢佳節胖三斤”了吧。如果我告訴你,世界上有一種“人造肉”,好吃還不胖,你想不想嚐嚐?

人造肉,啥做的?

蛋白。準確的說,是植物蛋白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我們手上這兩款產品,都是由植物蛋白調味做成。其中這個漢堡肉應該會有人覺得眼熟,它的出品方是大名鼎鼎的Beyond Meat,是全球最早幾個量產人造肉的公司之一。比爾·蓋茨、小李子都有份參與投資,最近還成功敲鐘上市,可以說是人造肉屆的明星企業了。

但雖然在海外爆紅,甚至香港都上架了蠻久,但這款素漢堡肉買回來試的人好像並不很多……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至於這邊這個新豬肉,則是由科研公司Right Treat打造,其實也已經推出一年多了。除了特別強調是非轉基因的大豆蛋白之外,還含有豌豆、冬菇和大米的成分在內。有幾位香港本地的美食KOL試過之後,都表示和真豬肉幾乎無異。但極果君查了一圈,內地買來試吃的媒體,我們好像是第一家

“什麼,我吃了假肉?”

先來試試這個 Beyond Meet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不得不說,這顆肉餅至少在外觀上相當過得去。除了顏色看上去比正常的牛肉要紅一點之外,樣子跟真肉幾乎沒什麼區別。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不過包裝拆開之後,極果君立刻聞到了一股類似火腿腸的香料味兒。而且這股香味附著力很強,一旦上手摸過,很長時間都不會散去。同時跟真肉相比,人造肉的肉餅裡似乎加了

不少油,感覺比較……稀。總之拆包之後,大家對它的味道似乎都不抱期望了……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但試吃過後,這份素漢堡肉的味道實在是遠超預期。不管是嚼起來一粒粒的肉感,還是用調料模擬出的肉味,都足以以假亂真。如果旁邊沒有一塊真肉做對比,這塊人造漢堡肉,應該足以騙過絕大多數人。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當然,差距還是有的。它和真肉之間最大的區別,其一在於過於鬆軟的口感(太面了),其二則在於油脂的味道:Beyond Meat 用的是純植物油,吃完之後,嘴裡的肉味很快就會消散。雖然嚼在嘴裡已經足夠真,但跟真正牛油煎出來的香味,依然千差萬別。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不過一旦做成漢堡,醬料和芝士的厚重味道,就基本上抹平了兩者之間本就不大的差異。反正我們找來了一位前C市漢堡大胃王過來盲測,他到最後也不肯相信自己最喜歡的

居然是個假漢堡

好了,牛肉餅仿的這麼像,人造豬肉呢?

人造肉餃子,什麼味?

為了儘可能嚐到原味,我們決定用這份人造碎肉來包餃子,配菜則選了大蔥+娃娃菜,最大限度降低調料和配菜對味道的影響: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勇敢的少年喲,你掉的是我左邊這盤豬肉餃子,還是我右邊這盤人造肉餃子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極果編輯部的人造肉鑑定小組,給出的試吃結論驚人地一致:真肉好吃。無它,人造豬肉包的餃子,

幾乎完全吃不出味道。而且不像能抱成團、有嚼勁的真肉,人造豬肉包出的餃子餡特別散。總之不管是味道還是口感,跟真肉簡直是天壤之別。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抱歉,這個我覺得不行。

人造肉,會是吃貨的未來嗎?

儘管味道足以亂真,但人造肉目前能做出的菜式依舊有限。短期內,它似乎依然只是滿足少數人需要的產物。

這兩款產品都以“肉餡”形式販售。感謝發達的食品工業,如今模擬真肉的味道,已經並不算難。但要仿造整塊肉的口感,現在還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做成肉餡雖然賣相差了點,但好在口感上更容易以假亂真,算是個取巧的好辦法。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至於整塊的真·人造肉也不是沒有,不過技術路線就跟上面這些完全不同:這種辦法是將幹細胞放進培養皿中,等它自己增殖成一塊完整的“真·肉餅”,再將它們做成各種形式的肉製品出售。雖然也叫人造肉,不過你吃進去的東西,其實和真正的肉類幾乎沒有區別。

但這帶來了新問題:在培養皿裡增殖出來的肉塊,算不算是生命?吃下一份這樣的肉塊,是不是殺生?這些克隆體一旦在培養過程中暴走……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額,這倒是應該不太可能。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除了這種令素食主義者頭痛不已的倫理問題,豆子做的假肉和培養皿裡的真肉,還有一個共同的重大缺點:它們太貴了

一袋淨重230g的人造豬肉要價港幣43蚊,算下來每斤約合80塊人民幣

。人造牛肉餅則是港幣79元2個裝(227克),算下來一斤大概是人民幣 150 塊上下。培養皿產品就更誇張,一斤實驗室裡走出來的雞肉,光成本就要3~5萬人民幣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吃不起只是一方面。更進一步的挖掘顯示,人造肉能拯救地球這件事,其實也還有疑問。

你可能聽過那個“

牛放屁太多導致全球變暖”的段子。數據顯示,每年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中,有14.5%由畜牧業產生。折算下來,1公斤牛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56.6公斤,比例相當駭人。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但有研究指出,人造肉節能減碳這個結論,只在最樂觀的估計中才成立。如果我們把模型變得保守一點,人造肉工業的能源消耗同樣會十分龐大。而且因為清潔能源不足,最終導致的氣候災難,甚至比畜牧業還要嚴重。

而且好笑的是,目前培養皿式的人造肉,很多都依然離不開昂貴的胎牛血清。如果這項培養皿中的基本物質無法被取代,就還會有牛隻繼續為人類喪生。人造肉對環境和動物福利的雙重保護,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網紅“人造肉”首發試吃!假洋肉做中國菜,味道一言難盡

在特定的菜式裡,人造肉也許做的不錯。但比起豆子做的仿製品,和培養皿裡的史萊姆,極果君倒是更想要一頭不會放屁、也不會打嗝的環保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