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中有33人選物理,透過數據看看重點中學的學生喜歡哪些組合

五一小長假結束之後,高一的學生完成了選課,為了瞭解班裡學生的選課情況,也為了更好的瞭解學生的選課,我把我班學生的組合情況進行了分析

一、52人中有33人選擇了物理

這張圖表中,我加入了學生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成績,這次考試是全市統考,題目難度不大,另外加入了學生的性別。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選擇物理的同學,多數學生的物理成績都是很好的,100分的有5人,80分以下的有2人,其他學生都集中在80分以上和90分以上,可以看出,選物理的絕對都是物理的學霸,那些分數較低的學生, 在實行賦分制度下(山東實行3+3模式),可能就會遇到很大麻煩。當然,也有物理學得很好的學生,處於其他原因考慮,放棄了物理。

52人中有33人選物理,透過數據看看重點中學的學生喜歡哪些組合

從性別上看,選擇物理的男生有22人,女生有11人,男生明顯高於女生,看來,在學習物理這一科上,男生還是很有優勢的,當然,男生不喜歡背誦,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二、選擇物化生組合的有14人,選擇政史地組合的有2人

在選擇物理的同學中,有14位同學選擇了物化生的“老理綜”組合,其中男生8人,女生6人,男女生差距不大。但是,在前10名的學生中,只有4名學生選擇了這個組合,這也是比較奇怪的。

52人中有33人選物理,透過數據看看重點中學的學生喜歡哪些組合

除了物化生之外,學生比較喜歡的是物化地組合和物化史組合。對於成績較差但是又打算選理工科的學生來說,選擇物理來保專業,選擇另外兩科來提分,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但是,選擇政史地這個老文科組合的學生, 只有2人,其實對於重點高中的學生來說,選擇政史地組合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在2017年山東省第一批選課數據中,選擇政史地組合的人數排名所有組合中第一位,說明成績差的學生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比較多,在實行等級賦分模式下,對於重點高中的學生,選擇這個組合比較賺便宜。

三、用生物代替地理,成了側文的學生的新選擇

傳統文科學生選擇政史地,但是因為地理對學生視圖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很多學生地理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而生物則更接近文科,對記憶要求更多一些,其中計算部分主要集中在遺傳部分,所以對於學生來說,用生物取代地理,和歷史政治組成新文科組合,也是不錯的選擇,選擇這個組合的有7人,而這些學生,主要集中在班級的中下游,以女生居多。

52人中有33人選物理,透過數據看看重點中學的學生喜歡哪些組合

小結:從班級選課情況看,多數學生的選課是比較理性的,適合自己的情況的,也考慮了專業的情況和自己的學習能力。對於成績較好的學生和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選擇都不是很困難,中等生選擇很困難,也很重要,需要認真思考和分析。

以上是我對班級選課情況的分析,希望能夠給其他學生提供參考,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