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晉室風雨飄搖,兵變一觸即發。

小說:晉室風雨飄搖,兵變一觸即發。

劉牢之望著十餘名忠粉,講了王恭、桓玄、殷仲堪和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的兵力情況,還把高素策反他的事,和盤托出。

女兒劉薇薇第一個站出來發言:"爹,這麼多年,你宅心仁厚,一直被權貴當槍使。這一回,你不能跟著王恭混了,勇敢兵變,公開支持晉室,順便接管整個北府軍!"

這北府軍是東晉的王牌軍,由謝玄創建。淝水之戰中,以區區數萬兵力,擊敗了數十萬的前秦軍隊,北府軍一戰成名。劉牢之在淝水之戰中脫穎而出,成為東晉名將,長期指揮北府軍部分軍隊。

如今王恭是北府軍總指揮,此人雖然謙恭下士,但因為出身世家大族,骨子裡有一股讓底層軍民難以融合的傲氣。清高自負,得理不饒人,使劉牢之對王恭越來越感冒。

王恭的胞妹王法慧是晉武帝司馬曜的皇后,不過王法慧不是當今天子司馬德宗的生母。這王恭在名義上是司馬德宗的舅舅,自然牛氣沖天,想咋樣就咋樣。

這次王恭執意與桓玄、殷仲堪聯手討伐司馬道子,只因司馬道子任命王愉擔任江州刺史,並割讓庾楷的豫州四郡,讓王愉管理。庾楷大怒,請王恭出頭,教訓司馬道子,這才有了上面的故事。

明眼人都知道,王恭出兵的目的,是討伐司馬道子,把司馬道子趕下臺,迫使司馬德宗讓步,讓王恭統管東晉軍務。

一句話,王恭要的是司馬道子這個權位。

司馬道子的出身,比王恭還硬,是正宗的皇室成員。他是晉簡文帝司馬昱第七子,晉孝武帝司馬曜同母弟,司馬德宗的親叔叔。

一個是皇帝的親叔叔,一個是皇帝沒有血緣的舅舅,你說哪個近?

因為權力,所以血雨腥風。

以前王恭提出的要求,司馬德宗、司馬道子基本上能滿足他,可這次王恭碰了個硬硬的釘子。

司馬德宗夠窩囊夠慫的,不太會說話,甚至連冬夏、溫涼的區別也搞不清,十足的傻瓜。所以像王恭、殷仲堪、桓玄等權臣圖謀不軌,打著清君側的的旗號,討伐皇叔司馬道子。

這司馬道子不是軟蛋,決心以朝廷名義出師,討伐王恭。雙方各起大軍,戰事一觸即發。

高雅之說道:"爹,薇薇說得有理,你這次不能讓步。只有站在司馬家族那邊,維護皇家,才有光明的前途。如果擊敗了王恭,你就是北府軍總指揮,再也不受夾板氣了!"

劉薇薇望著老公高雅之,輕輕點了點頭。

何無忌(劉牢之外甥)說道:"舅舅,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現在是這次會戰的關鍵棋子,支持哪邊,哪邊就獲勝!"

劉牢之聽了,望著劉敬宣(劉牢之兒子)道:"萬壽,你說說看,我支持哪邊好?"

其實劉牢之心裡的天平,已經倒向司馬道子那邊了,之所以徵求眾人意見,那是做做樣子,安撫人心爾。

劉敬宣朗聲道:"晉室雖然沒有周成王、周康王時期那樣好,但也不像周幽五、周厲王時期那麼差。王恭身為外戚,仗著兵強馬壯,欺凌王室,屬逆臣之舉。爹爹和王恭並非骨肉至親,沒有君臣之義,只是軍隊裡上下級關係。王恭一向視你為一介武夫,私下裡說你是大老粗,缺少文化修養,說明他心裡瞧不起你。這次你擁戴王室,討伐逆臣王恭、桓玄、殷仲堪,必然得到天下人擁護!"

眾人聽了,鼓起掌來。

劉牢之霍地立起身來,大聲道:"大家說得有理,那就各自整頓軍馬,明日凌晨三點,開往竹裡!"

眾人紛紛離屋,何澹之走在最後面,步伐緩慢。

劉牢之叫住何澹之:"何將軍,你有困難嗎?"

何澹之立住腳,瞥了眼劉牢之,慢悠悠道:"道堅,你搞兵變,這麼多弟兄,如果亂起來,怎麼辦?!"

創作不易,請頭友們點個贊,關注一下,支持一下拙作,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