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她知皇后的目的,自願把孩子交給皇后撫養,最後的太后是她

小說:她知皇后的目的,自願把孩子交給皇后撫養,最後的太后是她

賞菊宴後,後宮暫時的冷清了不少。不過三個女人一臺戲,後宮歷來就不是安靜的所在。

初冬時,太后和太子相繼生病了,太子情況更是兇險萬分,高燒不斷,胡話連篇。皇后不得不下放手中的一部分權利,全心全意的照顧太子的起居。太后則是因為在賞菊宴上螃蟹吃多了,腸胃不好引發了後面的一攤子事兒。

說到太后呂氏就不得不提一下了,這倒是一個頗有心計的女人。太后年輕時是在戰亂中的失去丈夫的寡婦,後來大魏建立後便成了宮女。由於高祖皇帝生性不羈狂放肆意,在男女之事上也甚為放縱容。一次酒後臨幸了呂氏,高祖隨便封了一個采女。由於呂氏出身樣貌皆不出挑,很快高祖皇帝就將其拋到腦後了。

三個多月後,皇后得到御醫的告知,呂氏已經懷上了龍胎。皇后第一反應是想灌一碗紅花,解決個乾淨,卻被心腹給阻止了。心腹只說了一句,去母留子。看到宮裡沒有一個孩子,不僅是皇帝急,皇后心裡面也很是著急。這個候她已經生不出來了,一個人能生出孩子來才怪?

況且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誰知道還能不能活下來啊。現在面前有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要溜走呢?想明白後,皇后歡歡喜喜的告訴了高祖皇帝,高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呂才女是誰。不過呂氏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有兒子了。

高祖甚是歡喜,這皇位也坐了好些年,可兒子一個都沒有,現在是沒問題,往後怎麼辦呢。他可沒忘記自己的地位是怎麼來的,不然自己也學義兄把皇位禪讓給兄弟?那可不行,嘗過了權勢的滋味誰還能交出去是不?

於是高祖很快就升呂氏為福嬪,寓為呂氏給大魏帶來了福氣。皇帝將呂氏的安全交給了皇后全權負責,繼續進行生兒子的大計,皇后很滿意這樣的安排。

呂氏雖說出身低微,但正是因為出身低,所以不想那些出身好的貴族女子那樣清高,凡事骨氣,在她心裡只認準面前真真實實的利益。

她過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也見過戰亂的哀鴻遍野,食不果腹的災民,到了宮中也見過後庭的骯髒不堪。所以她比誰都清楚自己的處境有多危險,看是風光實則危機重重。皇后打得算盤她很清楚,但現在她沒有辦法抵抗,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將孩子平安生下。

民間素有壓子之說,也許真的是呂氏帶來了福氣,後宮接二連三有妃嬪傳來了懷孕的消息。呂氏終究坐不住了,找到皇后,表示願意將孩子交給皇后撫養,自己可以一輩子不認他。

呂氏有著自己的私心,孩子是自己的怎麼捨得拿給別人,不過嫡子庶子的地位終究不同,那些有孕的妃嬪哪個不比她有權有勢。更何況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命,一個不知性別•前途不明的嬰兒怎比得上自己的性命。

皇后半推半拒了一番,最後還是同意了呂氏的提議。一個小小的嬪罷,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生孩子時,讓接生婆多動動手腳就可以讓她閉眼了。就算呂氏運氣好僥倖活了,也不會成什麼氣候。

至於孩子嘛,中宮不出,都是庶子,立諸的話長子就很有優勢,可以省了不少麻煩。要是不聽話,哼,我可是嫡母,立誰還不得我點頭。不過母家可就麻煩了,還是呂氏省事。

高祖三年秋日清晨,呂氏不負所望,生下了高祖的第一子。高祖沒有什麼文化,命大學士取名,最後定為明旭,寓作初生的太陽。高祖封呂氏為四妃的德妃,雖是四妃末位,但這也是呂氏在高祖一朝的最高位子了,無法再進一步。

當然呂氏並不認為自己已經是德妃了就可以養育自己的孩子,有了和皇后相抗衡的實力了。主動在高祖面前請命,說自己鄉野出身,能夠服侍皇上誕育皇子已是天大的服氣了,但教養皇子是萬萬不敢的,還請皇后辛勞撫養皇長子。高祖欣然應允了。恐怕他也是覺得呂氏沒有這個資格吧。一時間人人得償所願,皇宮裡喜氣洋洋。

好日子不長,半年後,二皇子三皇子出生了。明旭不再是宮中唯一的孩子,地位開始有一些些的變化。皇后對他一如既往,不過分親暱,也不苛刻,盡到了嫡母的責任。呂氏私下和大皇子相處,也是教導他要忠君愛國•尊重嫡母,剩下的便是關心的衣裳飯食,其它一概不多說。慢慢的皇后也卸下了防心,開始盡心盡力謀劃。

高祖九年,宮中的皇子生病了,為了避嫌,大皇子也“病”了。德妃很自然的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日日夜夜的熬藥,盡心盡力的扮演一個兒子重病的孤苦無依的母親的角色。

兩個月後,二皇子夭折了。小孩子身子骨不結實,不易養活,去了很正常。高祖的孩子少,又出身於貧民哪裡懂這些後宅的彎彎繞繞,心想自己還有兩個兒子便也沒當做一回事。

高祖十八年,大皇子已經十五歲了,卻依然只是一個光頭皇子,沒有爵位沒有實權也沒有差事,依然在上書房裡讀書。三皇子雖說一樣是一個光頭皇子,但三皇子的生母是貴妃,母族勢大,況且三皇子喜歡習武與高祖的脾氣相投,頗得聖寵。

皇后找來了大皇子,商量除去三皇子。到了秋天,高祖帶著兒子和官員以及勳貴秋獵,三皇子在林中射虎,不幸被猛獸所傷,久治不愈,在十九年的春末撒手人寰。

高祖悲痛不已,失去了心愛的兒子,這些年又生不出來,只剩下最後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當了這麼多年皇帝,他也知道兒子的死不是那麼簡單的,暗中派人查訪,最後得知二三兒子的死亡都是皇后的手筆,便騰出手來整治皇后了。皇后還沉浸在消滅敵人的興奮中,不料得到了皇帝的御酒。她不想喝下去,但已經被灌下了,怎麼掙扎都是無用的。一雙眼睛睜著大大的,寫滿了不甘。

高祖再不喜皇長子,也沒有辦法,只剩下這一個獨苗苗了,明家的香火,大魏的江山,都不可能放棄。哪怕皇長子參與了皇后的陰謀。不過,高祖還是意難平,一方面對著大皇子不聞不問,儘量不讓他成長,另一方面在後宮裡更加賣力了,希望能再生一兩個兒子。

直到高祖二十一年,死在了女人的床上。皇長子明旭名正言順的登基,呂氏順勢成為了太后,大魏最為尊貴的女人。

這樣一個女人,從後宮的默默無聞到一躍成為最尊貴的女人,天下人都說她命好,生了個好兒子。真的只是這樣嗎?能在陰狠毒辣的皇后手下生存下來,默許和兒子來往,會是簡單的女人嗎?說不定高祖死在女人的床上也有她的手筆呢。

阿瑜覺得這樣的女人不可能真的是一個面慈心善的老太太,也沒有所謂的孺慕之思,對於太子和太后的生病也沒有多在意,依然開開心心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只是阿瑜忘了,在21世紀有一個詞語叫做“蝴蝶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