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曝光後概念股“花式自救”:短暫屏蔽後重現電商平臺

隨著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前段時間站在資本風口的電子煙行業,一下子變得風聲鶴唳。《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昨日圈內的主題詞是“花式自救”,此前被市場稱為電子煙概念股的上市公司紛紛撇清關係。昨日,深圳某電子菸廠家創始人直言,“行業被央視曝光,對實際業務影響不大,更多的是情緒降溫。”

風向驟變

央視“3·15”晚會啟幕前的幾小時,錘子科技001號員工、FLOW福祿電子煙創始人朱蕭木就在朋友圈直言:“朋友們,315今晚,刺激了,從未如此因為一場晚會坐立不安過。”

隱隱的不安,卻變成沉重的現實。隨後,晚會曝光了部分霧化類煙液電子煙產品尼古丁含量標識不規範,有些尼古丁含量超標,及煙液式電子煙煙霧樣本中檢測出甲醛等相關問題。比如某電子煙標識60毫升煙液中只含有6毫克尼古丁,而這瓶煙液尼古丁的實際含量高達360毫克,另一部分煙液尼古丁實際測定濃度比標識濃度高出3倍多。另外,長時間吸食電子煙的青少年,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

這與一直大打“健康牌”的電子煙完全背道而馳;最後節目還梳理了各國禁止電子煙政策。這也被圈內人士稱為“黑色6分鐘”,據瞭解,報道出爐後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紛紛屏蔽了“電子煙”關鍵詞,各大電子煙微信群一片哀嚎。

就在不久前,國內某券商分析師們在高喊,“2019年將為菸草電子化元年,這是五百年一遇的奇點,抓住菸草電子化的歷史性機遇。”據天風證券統計,資本對電子煙行業的關注度正在迅速提升。2018年之前,市場公開的新型菸草融資數量僅在1-2筆,2018年公開的新型菸草融資數量猛增至8筆,IDG等頂級資本積極入局。此外,從記者的統計來看,僅2019年1月份,電子煙融資數量至少已有3筆。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底,電子煙公司JUUL Labs向1500名員工發放獎金20億美元,平均每人約13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大概是900萬元。隨著電子煙行業的暴利在中國社交平臺上刷屏,《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今年元旦剛過,至少有十來家創業公司迫不及待地宣佈他們成立了新的電子煙品牌,既有攜3億多粉絲流量的自媒體聯盟,也有一直站在風口浪尖的互聯網公司。

新人易傷

所謂電子煙,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由霧化器、主體與煙油所組成,能夠形成與捲菸相近的煙霧、味道和感覺。它通過霧化等手段,將煙油變成蒸汽後,供用戶吸食。

“這次曝光,對我們的實際業務沒有影響,但情緒影響很大。”昨日下午,深圳某電子菸廠家創始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這是因為全球90%以上的電子煙都是由深圳和東莞等珠三角企業生產,但電子煙的主要銷售市場在歐美國家。不過,她透露,由於行業競爭激烈,此前不少同行對國內市場產生興趣,一度想轉攻國內市場大幹特幹,“這個事情出來後,大家有所猶豫和糾結。”

在她看來,受影響比較大的,是剛跨界的新丁和新投入來的資金,“現在應該是有點小後悔的,電子煙企業基本都在那幾個園區,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我們經常能見到大批的投資人出現在園區,還有人過來談代工生產的。被央視曝光後,有些投資動作可能會戛然而止。”

對此,她倒是見怪不怪。畢竟深耕行業近十年來,很多國家對電子煙監管政策就一直處於波動中,這導致電子煙行業的需求“像霧像雨又像風”,裡面的資本也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據瞭解,A股電子煙概念股包括順灝股份、勁嘉股份、東風股份、美盈森、和而泰、盈趣科技、億緯鋰能、科森科技等。央視“3·15”晚會播出後,大家動作一致地撇清“甩鍋”。盈趣科技稱,公司僅為PMI客戶提供IQOS品牌電子煙精密塑膠部件,該品牌電子煙也未在國內銷售。順灝股份稱控股子公司主要開展低溫加熱不燃燒煙具的研發銷售,主要銷往國外,未涉及有害電子煙產品。和而泰稱公司2014年與勁嘉股份關於電子煙的合作未進入實質階段,相關合作協議早已終止,目前也沒有向電子煙等領域擴展的計劃。美盈森則稱目前公司未生產銷售電子煙。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某成立於2018年1月、剛剛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的某電子煙品牌,求生慾望也是很強。公司火速站出來澄清,其所生產的煙氣、煙油分別通過了國內外標準測試,霧化的煙氣中含有甲醛,但甲醛毒性需要結合劑量來討論。尼古丁在已知的科學界定中系致癮物,非致癌物。目前該品牌每口霧化氣體攝入的尼古丁含量約為0.115mg,與實際捲菸相當。

政策轉向短時無望

對於電子煙此次被點名,昨日資本市場也迅速做出反應。早盤,前述幾家公司股票均低開,隨後和而泰、盈趣科技等震盪翻紅,但順灝股份盤中一度跌停,尾盤也收跌7.83%。

看得出,不少券商仍對整個行業“不改初心”。《金證券》記者注意到,華泰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在控煙減害、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趨勢下,電子煙發展大勢所趨。國內尚無新型菸草明確監管標準,當前國內電子煙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監管標準不明確所帶來的產品生產質量缺乏監控、產品宣傳易造成誤導性等方面問題,此次央視曝光行業發展亂象有利於加速監管政策出臺,推動電子煙走上良性發展道路。東吳證券也指出,本次點名或預示著將要完善其監管體系。近期國內部分城市陸續加強對新型菸草的監管,但從長期來看,電子煙行業具備發展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暫屏蔽後,電子煙又重新出現在電商平臺。前述電子煙創始人也對《金證券》記者表示,“年輕人對電子煙的接受程度還是很高的”,而且考慮到在國外電子煙市場的一片繁榮中,中國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由於定位的限制,沒有話語權、沒有定價權,“只能是賺點小錢,行業發展的關鍵點是撬動國內市場,所以風波過後,大家對國內市場還是期許較高”。

在其看來,電子煙未來能否順利被消費者認可、能否佔據市場與電子煙行業政策力度等高度相關。但從目前國內多呼籲修法管控電子煙尤其是此次央視“3·15”晚會均傳遞出一個信號——國內政策並未有轉向跡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