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線上飛馳的三輪車隊

中越边境线上飞驰的三轮车队

平孟口岸附近等待拉貨的三輪車隊。新華社發陳章攝

新華社南寧5月4日電(記者劉偉、唐榮桂、郭軼凡)壯鄉暮春,驕陽漸近。臨近晌午,中越邊境小城那坡縣街巷間格外安靜,在平孟口岸周遭,行駛匆忙的一輛輛紅色三輪車尤為顯眼。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南部與越南接壤,邊境線全長207公里。在那坡縣南端,位於中越邊界第647號界碑處的平孟口岸與越南朔江口岸相對應,是廣西最西端的陸路口岸。

跟隨這些三輪車,記者來到了平孟邊貿商品交易中心。剎車停穩,那坡縣平孟鎮孟達村村民黃美豔熟練地拉開三輪車門鎖開始卸貨。“這是我今天拉的第10趟了,得趕著去拉下一趟,多跑多賺。”卸完四袋胡椒,黃美豔急踩一腳油門駛出貨場。

黃美豔等人拉來的胡椒,都賣給了等在交易中心的那坡縣意林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孟軍。“邊民開三輪車拉一趟貨能賺20塊左右,貨多時一天能賺兩三百,拉貨次數越多賺得越多,所以都趕得這麼急。”施孟軍說,只要有人收購貨物,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交易中心都熱鬧得很。

中越边境线上飞驰的三轮车队

平孟邊民互市申報大廳的繁忙景象。新華社發陳章攝

便捷智能的通關流程更是給這些三輪車加了個“油門”。在平孟口岸,記者看到邊民駕三輪車通關只需刷一下邊民證上的二維碼。“除了被邊檢、海關抽查的10%的車輛,一般進出口岸拉一趟貨快的話只要5分鐘。”那坡縣人民防空邊防和商務口岸辦公室基建股股長陳章說。

陳章介紹,2016年3月,平孟口岸正式開放運行。為提升平孟口岸互市通關效率,平孟口岸新互市監管通道於去年7月正式開放運行,原“二進一出”共三條互市放行通道擴增到目前的“四進三出”共七條通道,給邊民帶來了便利。

那坡縣是個深度貧困縣,據2016年統計,那坡縣的8萬餘邊民中有2萬多是貧困人口。隨著平孟口岸互市通關環境提升,越來越多的邊民參與到邊民互市中,其中不少貧困戶也藉此脫貧摘帽。2018年那坡縣邊境貿易累計總額達66.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08%。

“截至2018年底,有近300臺邊貿運輸車備案,其中55臺是貧困戶的。”陳章說,當地邊民有每天8000元的互市貿易免稅額度,還可以通過拉貨、做搬運工等增加收入。

中越边境线上飞驰的三轮车队

三輪車主通過海關、邊檢檢驗。新華社發陳章攝

在交易中心,記者看到施孟軍收購來的胡椒已裝滿了整整一卡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裝第二輛。“邊民委託三輪車主拉貨,我統一收購後用貨車運到南寧銷售。”施孟軍說,當天預計能裝三、四車,除了當地邊民,他也僱了不少越南人,“裝卸工們裝一車貨能拿500塊,每個裝卸工人一天能賺10到50元不等”。

目前,那坡縣正積極引進互市商品落地加工項目,推動單一的邊民互市貿易轉型升級。做了6年邊貿生意的亞昌永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班永軍告訴記者,公司租了5畝地準備做腰果加工廠,現在已完成廠房建設和部分機器設備的安裝。

“現在是胡椒,6月以後我又會接著收購夏威夷果、腰果。”施孟軍說,邊貿越紅火,這些三輪車就越停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