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彆著急划走,底部有福利喲!

養老保險月月在單位交

但是你每個月交了多少錢?

是怎麼算的?

退休後每個月能領到多少錢?

沒有單位想自己交的怎麼參保呢?

每個月交多少錢?待遇怎麼樣?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可能很多朋友對於這個都還不太瞭解

趕緊看看

讓養老險不再是一筆糊塗賬!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兩種


1、職工養老保險

(1)在職職工養老保險

(2)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也就是說有單位的朋友可以直接在單位參保

沒有固定單位的朋友

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

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或者直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先來說說職工養老保險

在職的由公司統一每月從工資里扣除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險

需要自己去社保局辦理

之後每月從銀行卡扣除即可

下面來看看詳細繳費和待遇情況


職工養老保險

在職職工

在職員工通常由單位或公司統一辦理,所以關於怎麼辦理小編就不多說啦,直接說交多少錢、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繳費標準

/繳費比例/

單位繳費比例:參保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企業所有員工繳費工資基數的總和作為企業繳費工資基數,按20%的比例繳費
個人繳費比例:以上一年度的員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8%的比例繳費。
/繳費基數/
與社會平均月工資相比,如果你的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如果你的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個人繳費數額=職工月平均工資×8%×繳費檔次(60%、100%、300%)
單位繳費數額=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檔次(60%、100%、300%)
/繳費額度/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經測算,2019年度全省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及計發基本養老金使用的上年度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為56820元,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
4735元。自2019年1月1日起使用。
當你的月平均工資為2500元(即低於社平工資的60%,你最低只能按60%繳納)你每個月需要交納的養老保險金額不能低於:(4735×60%)×8%=227.28元當你的月平均工資為15000時(即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你最高只能按300%繳納)你每個月需要交納的養老保險金額不能超過:(4735×300%)×8%=1136.4元注:以上檔次是可供選擇的,比如你的工資超過社平工資,你還是可以選擇60%的繳費檔次,只是最低只能選擇60%,最高不能超過300%。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週歲(女55週歲))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繳費年限可累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養老金待遇標準

/待遇構成/職工退休時的社保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8%計入個人賬戶)÷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退休時的年齡有關,5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個月、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個月、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舉個栗子/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靈活就業人員

參保對象及條件

/參保對象/
靈活就業包括兩類人員:
1、非正規部門就業、沒有用人單位、或與用人單位沒有建立固定的勞動關係,但是他們提供了某種形式的勞動,有勞動收入的人員,包括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律師、會計師、自由撰稿人、演員、中介服務工作者、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其他類型的打零工人員;
2、有正規就業手續、有國家承認連續工齡,與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後從事各種臨時性的勞務人員,他們的檔案材料都存放在各級檔案管理部門,處於間斷繳費狀態。
/參保條件/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必須符合2個條件:

1、具有本市戶籍
2、年齡在16週歲以上,男未滿60週歲、女未滿55週歲。

參保辦理方式

靈活就業參保、續保人員攜帶本人的工商銀行個人結算存摺原件及複印件、本人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本人哈市戶口簿原件及複印件(戶口首頁、本人頁),到戶口所在區社保局經辦窗口辦理參保、續保手續。

繳費標準

/繳費比例/
新參保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為20%,全部由個人承擔。
/繳費檔次及金額/
2016年8月以後,新參保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五個檔次自主選擇每月需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檔次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經測算,2019年度全省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及計發基本養老金使用的上年度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為56820元,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4735元。自2019年1月1日起使用。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舉個栗子/假如你打算交60%的檔次,那麼你每個月就要交:4735(上年度全省職工平均工資)×20%(繳費比例)×60%(繳費檔次)=568.20元其他的參照上表即可。

養老金領取條件

已到達退休年齡且已繳滿15年(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

養老金待遇

與在職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是一樣的。在職繳納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區別在於:在職的的繳費比例比較低,繳費比例為8%,同時公司或單位還能負擔20%。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全部由個人承擔。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養老待遇水平的高低,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密切相關,繳費高、年限長,養老金水平就高。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繳費比例20%,其中8%存入個人賬戶)÷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退休時的年齡有關,5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個月、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個月、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關於養老險補繳

這是最近大家比較關注的重點,也是小編要特別提示大家的幾點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1、近期所說的3月25日以後,不能再通過個人補繳增加繳費年限,僅指以個人身份補繳的,在職員工補繳並沒有這個時間限制。(而且在職員工如果有斷繳記錄,可以與公司溝通進行補繳)
2、不是所有情況都可以通過補繳來增加年限,以下情況才可以:已參保且有國家承認連續工齡間斷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政策,接續養老保險關係,補繳間斷期間的養老保險費。沒有國家承認連續工齡的靈活就業人員是不可以往前補費的,只能從參保之日起開始繳納保費。3、大家要理性選擇補繳,補繳之後也是要等到退休年齡才能退休以及領取養老金的,補繳並不能提前退休。其次養老金領取條件是:到達退休年齡並且累計繳費15年及以上,也就是說累計繳費15年退休後也是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所以大家不妨先看看自己的繳費記錄再斟酌是否需要補交。

城鄉居民養老險

提示:目前黑龍江省內,新型農村養老險已經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並行為城鄉養老保險,農村居民參加城鄉養老保險即可。

參保對象

/普通居民/滿16週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被徵地農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全部或大部被依法批准徵收50%以上,徵地時具有本市市區常住農業戶口的16週歲以上人員。

辦理材料及流程

/辦理材料/1、戶口簿原件及複印件2、居民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3、1-2級重度殘疾人需提供二代《殘疾人證》原件和複印件/辦理流程/攜帶辦理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參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 。/辦理地點/我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業務採取村屯(社區)、鄉鎮(街道)、區級經辦機構和市中心四級經辦模式。除涉及退費業務外,所有業務均可在各村屯(社區)、鄉鎮(街道)、區級經辦機構辦理。同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在市民大廈(中山路181號)一樓C區設有服務窗口,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
/參保辦理時間/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繳納,當年保費收繳期為1月1日至11月30日。參保人應在收繳期內將養老保險費足額存入指定銀行賬戶中,由銀行每月進行代扣繳費。

繳費標準

/普通居民/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參保人員可根據自己的繳費能力,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殘障人士/市轄區(不含雙城區)對1-2級重度殘障人群有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群,政府為其代繳80元,個人承擔自選繳費檔次的剩餘部分金額(即選擇繳納100元檔次的,政府代繳80元;個人繳納20元;選擇繳納200元檔次的,即政府代繳80元,個人繳納120元,以此類推)同時享受相應檔次的政府繳費補貼。

養老金領取條件

/普通居民/年滿60週歲,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員,從年滿60週歲的次月起領取養老金。 需要補繳往年個人繳費的參保人員,從繳費的次月起發放養老金。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餘額可以依法繼承。/被徵地農民/1、被徵地參保人員,按規定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達到規定年齡(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5週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2、被徵地養老人員,按規定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從繳納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標準

/普通居民/年繳費100元每人每年補貼30元;200元補貼40元;300元補貼50元;400元補貼60元;500元及以上檔次的均按70元標準進行補貼。 只有當年繳費的,才能享受政府補貼;也可以補繳以往所欠年度的保費,但不享受政府補貼。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餘額可以依法繼承。2016年全市還實行了城鄉居保喪葬補助制度,對參保人員死亡,從財政資金中向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給付喪葬補助,補助標準為3個月的基礎養老金。按照目前標準,市轄八區(不含雙城區)的喪葬補助為270元。
/被徵地農民/按照相關政策,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每月的基礎養老金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130%,隨著我市城市居民低保標準的變動而增加,目前每人每月為715元。/舉例計算/計算公式:(個人繳費檔次+政府補貼)×繳費年限÷139+基礎養老金=月領取標準。*目前哈爾濱八區最新基礎養老金標準為128元,其它區縣標準為90元如:選擇100元檔次繳納15年,月領金額為:(100+30)×15÷139+128=142.03元選擇500元檔次繳納15年,月領金額為:(500+70)×15÷139+90=189.51元選擇1000元檔次繳納15年,月領金額為:(1000+70)×15÷139+90=243.47元選擇2000元檔次繳納15年,月領金額為:(2000+70)×15÷139+90=351.38元注:1、以上範例適用於市轄區(不含雙城區)2、以上待遇計算金額均不含利息

這下整明白自己養老金是怎麼算的了吧

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噢~



養老保險還是一筆糊塗賬?一篇文章整明白得了!

讀者福利:價值299元的保險定製規劃“0”元免費贈送,全國(限免前15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