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IPO,瑞幸咖啡燒錢之路仍將繼續

不出所料,一路燒錢燒到“頭皮發麻”的瑞幸咖啡,在美提交了IPO招股書——這個總部位於廈門的咖啡新秀“小藍杯”,終於要上市了。

赴美IPO,瑞幸咖啡燒錢之路仍將繼續 | 閩商觀察

赴美IPO,累計虧損已超21億

美國時間4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佈了瑞幸咖啡提交的招股書,擬登陸納斯達克,融資1億美元。一直傳說要上市的瑞幸咖啡,終於落下實錘。

從招股書中,可以一窺瑞幸咖啡這一年多以來的“燒錢”程度。

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淨虧損為人民幣5.518億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1.322億元。

再看2018年的全年業績:2018年瑞幸咖啡淨虧損為人民幣16.192億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5640萬元。

也就是說,剛剛起步不到兩年的瑞幸咖啡,虧損額已經超過了21億。

赴美IPO,瑞幸咖啡燒錢之路仍將繼續 | 閩商觀察

與燒錢速度相匹配的是瑞幸咖啡令人咋舌的擴張速度——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門店總量為2370家,其中包括2163家提取門店、109家休息門店、以及98家送餐廚房。

同時,瑞幸咖啡第一季度交易客戶累計數量為1687萬人,2018年客戶復購率為54%。截至2018年底,從開店數量來看,瑞幸咖啡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同時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咖啡零售品牌。

如此擴張之下,瑞幸咖啡亟需大量資金的補充,很顯然此次赴美IPO就是團隊“回血”的方式之一。

曾獲得多輪融資

外界對瑞幸咖啡的最大質疑,莫過於其燒錢圈地的資本運作模式。對此,瑞幸咖啡曾經回應稱團隊擁有多年資本運作的經驗,不存在燒錢燒到資金鍊斷裂的情況。

赴美IPO,瑞幸咖啡燒錢之路仍將繼續 | 閩商觀察

不妨回顧一下瑞幸咖啡一路以來的融資狀況。

2018年,瑞幸咖啡獲得過兩輪融資。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完成了2億美元的A輪融資,由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君聯資本參與投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

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又一次完成了2億美元的B輪融資,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中金公司等參與,投後估值22億美元;

就在幾天前的4月18日,瑞幸咖啡又獲得1.5億美元的新投資,投後估值29億美元。至此,瑞幸咖啡已經獲得共計超過5.5億美元的資金“回血”。

值得關注的是,最近這一筆1.5億美元的投資,其中1.25億美元來自於貝萊德所管理的私募基金。而貝萊德是瑞幸咖啡在國內的最大對手——星巴克的主要投資人。這個情形多少有些耐人尋味。也有分析稱,此舉表明瑞幸咖啡已經獲得了美國主流投資者的認可。

任命CFO,燒錢之路將繼續

瑞幸咖啡燒錢之路幾時休?今年一月份,公司一條人事調整的新聞值得關注。

1月7日,瑞幸咖啡稱,任命Reinout Schakel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向CEO錢治亞彙報。

根據瑞幸咖啡介紹,Reinout Schakel曾擔任香港渣打銀行執行董事一職,並於瑞士信貸及普華永道任職多年,擁有超過十年的股權、債務融資以及併購業務經驗。在過去六年裡,Reinout Schakel一直致力於為亞太地區領先的消費和零售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對亞洲消費市場的發展、尤其是中國新零售市場的長期增長趨勢有著深刻的理解。

Reinout Schakel表示很榮幸能夠加入瑞幸咖啡管理團隊,“今年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並持續努力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

赴美IPO,瑞幸咖啡燒錢之路仍將繼續 | 閩商觀察

顯而易見,此番任命擁有多年融資併購經驗的CFO,瑞幸咖啡接下來在資本市場一定會有很多更大的動作,本次上市就是其中之一。

在今年初,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對外公佈了公司新的年度任務——2019年的目標是新建2500家門店,年底總數超4500家。並在門店和杯量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可想而知,瑞幸咖啡燒錢擴張之路仍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