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作者 / 張一瓜

最近討論度最高的影片非《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復聯4》)莫屬。

根據貓眼和燈塔兩大數據平臺公佈的“想看”影片人數,《復聯4》都名列第一,貓眼當前想看人數1795275人,燈塔為3434873人,皆刷新了兩大平臺的影片想看人數記錄。這也是兩大平臺難得在影片想看人數排行榜上達成一致。

通過比較兩大平臺影片想看人數排行,發現大有不同,且內有乾坤。

貓淘“想看”為何排名迥異?

眾所周知,燈塔專業版是阿里影業旗下有關影視相關數據平臺,並賦能宣發等服務,與淘票票售票平臺深度捆綁,數據也主要來自淘票票;貓眼專業版則是貓眼娛樂旗下的數據平臺,與貓眼APP聯動,數據依託貓眼提供。由此,兩大平臺也因捆綁用戶不同、依託平臺不同,導致在一些數據上有所差異。譬如影片“想看”這一指數。

下圖為燈塔關於“想看”人數排名前50名的電影。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可以發現,榜上有名的影片主要分為好萊塢進口分賬大片,和由國內頭部影視公司投資或宣發、知名影視演員參與的電影,無一例外的是影片在上映前的呼聲都非常之高,是媒體和觀眾追捧的對象。

在這50部影片中,除了《下一任:前任》《三體》《歡迎來到舊金山》三部未上映的國產影片和一部《復聯4》好萊塢分賬片以外,還包括18部已經上映的好萊塢影片。剩下的影片背後基本都有阿里影業和貓眼的身影,多達24部,佔據了“想看”人數排行榜前50名的半壁江山(這與選取數據有關,並不是說所有國產影片背後都有阿里和貓眼的參與)。這裡所說的阿里影業和貓眼的身影,是指與之有緊密聯繫的公司或旗下企業,如阿里旗下的優酷、淘票票等,和貓眼與之相關的光線、歡喜傳媒和微影時代以及貓眼本身等。

僅拿燈塔影片“想看”前十名來說,除了3部好萊塢分賬片外,7部國產片中有《西虹市首富》《戰狼2》等4部阿里出品或宣發的電影,2部阿里和貓眼聯合參與的影片,只有《瘋狂的外星人》這一部春節檔影片由貓眼參與。這與貓眼專業版的“想看”人數排名不盡相同。

在此,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列舉了貓眼專業版“想看”人數排名前十的影片。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發現,除去《復聯4》等4部好萊塢分賬片,其餘6部國產片有《愛情公寓》等3部是阿里和貓眼共同參與的影片,另外3部皆有貓眼的身影。10部作品中,沒有一部是由阿里影業單獨參與的影片。

而且,貓眼“想看”排名第9的《美人魚》,在燈塔上的排名已在200名開外。在此還要說明一下,燈塔上關於“想看”排名中的影片統計的都是在2016年上映以後的影片,即在2016年上映之前的片子,即使想看人數很高,但也不計入排名。比如2015年上映的《港囧》,燈塔想看人數為260253人,如果按想看人數排名的話應該排在《美人魚》之前,但是由於上映時間所限,所以沒有計入燈塔“想看”的排名行列。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以上數據可以說明,燈塔和貓眼影片“想看”排名不同,與影片特別是國產影片是否有阿里影業或貓眼相關企業參與息息相關。由貓眼參與的影片,“想看”排名在自家平臺上排名自然靠前,阿里影業參與的影片之於燈塔亦然。這與平臺對自家影片支持的力度和利用自身平臺給予特別關照有關。

例如去年上映的《西虹市首富》,出品方上海阿里巴巴影業赫然在列,其還負責了該片的發行,聯合出品中有優酷信息技術公司,上海淘票票聯合發行,這部影片算是實打實的阿里“親兒子”。因此,《西虹市首富》上映前,在淘票票平臺宣傳力度非常之大,不僅在首頁上獲得主推,在該片正式定檔後平臺還引導用戶參與影片宣傳互動,點擊“想看”就可以瓜分百萬觀影券活動,讓影片“想看”指數激增,躍至燈塔“想看”排行第一名,直到《復聯4》定檔。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觀眾“想看”≠“必看”,“想看”和票房沒關係

“想看”是未看該影片的觀眾表達對其的期待,部分影院也會以此為依據進行排片(但也不盡然)。但很多片方對“想看”這一指標卻非常看重,不惜巨大代價也要提升自己影片的“想看”指數。甚至這已經促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在淘寶上公然在售。據拍sir瞭解到,一個“想看”收費0.5-5元不等,回報率相當之高。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想看”數據對於影片宣發方來說,確實是一個重要KPI衡量標準。它也代表了影片宣傳的效果,和影片的熱度。而且“想看”對影片的首日票房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對整體票房的影響不大。因此某些片方真沒必要在此數據上花費過多心思。

仍以燈塔影片想看前五十的數據為例,其對應的票房名次通過下圖可以發現並不成正比。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如果進一步解釋的話,燈塔“想看”排名與票房排名之間的擬合度不高,就是說“想看”指數與觀眾實際上買票行為之間並不構成明顯相關性,不是說觀眾點擊了“想看”,觀眾就會去看。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像當前在燈塔和貓眼“想看”排名第一的《復聯4》,其上映後的票房如果足夠生猛,應該也就保持在30億左右的體量,很難超越像《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國產影片票房成績,《戰狼2》的近60億元票房之冠的位置更是難以撼動。

被卡梅隆安利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在燈塔上的想看人數排名第3,但票房成績還不及想看人數排名第45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

同樣,部分國產片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特別是有流量明星參與的影片,或是由知名IP打造的電影,兩大平臺的影片“想看”指數一度打破記錄,或是再創新高,但當電影真的上映後,為其買單的觀眾其實寥寥。倒是有些質量不錯的黑馬選手,上映前籍籍無名,上映後卻被觀眾爭相推薦,自發為優質影片打call,比如去年上映的《無名之輩》,和前年的動畫片《尋夢環遊記》等,都是靠觀眾口口相傳形成自來水,讓影片獲得新生。這樣的影片,豆瓣評分更高。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縱觀燈塔上想看人數排名前50的電影,除去5部未上映影片,另外45部影片整體的豆瓣評分在6-7分左右(平均分為6.4),當前豆瓣評分達到8分及以上的影片僅有6部,9分的只有《我不是藥神》這一部。“想看”影片與高分影片之間也並無明顯關係。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而且,據拍sir向影院經理處瞭解到,其實他們並不會根據兩大平臺提供的“想看”指數來單維度思考排片,而是會根據自己影院的情況做調整和安排。比如不同影院所在區域不同,受眾不同,喜好不同,他們在排片時自然就會考慮影片是否適合自己的受眾和偏好,從而進行合理安排,而不會被“想看”這一數據左右。

片方重視“想看”,小心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看”對於觀眾來說只是表達自己對影片的期待,但轉化成購票行為並不容易。而於影院來說,這樣的數據其實也有些虛無縹緲,只能當做媒體宣傳的一個點來看待,“想看”高的影片在宣傳上自然是下了功夫。但真正重視“想看”指數的或許只有片方,以為有了很高的宣傳熱度就一定會有相應的票房回報。

為此,有些片方不惜鋌而走險,為“想看”數據注水。拍sir之前就曾接觸過一部影片,其片方在某平臺上購買了大量“想看”數據,一個有效“想看”為1元,最終達成合作的價格為0.7元/個,但是影片最終票房成績不佳,僅以百萬元收場。

據悉,淘票票和貓眼兩大平臺都有防作弊系統,某些影片刷量的行為很可能被系統察覺而取消其有問題的數據。正常來說,影片“想看”的增幅有自己的內在邏輯,但是某個時間段猛然激增,或是突然某個地區的用戶點擊“想看”數據迅速攀升,都會被系統察覺到。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根據內部人士透露,曾經有部熱檔影片,因為出現“想看”指數突增,兩大平臺系統經過自身分析之後判定不合理後,其中一個平臺刪去了異常“想看”數據,而另一個平臺因為與該影片有利益捆綁,將其有問題的數據保留了下來。所以有時候,平臺的想看指數也是存在私心的。

根據刷兩大售票平臺“想看”人數的某淘寶店家所述,做貓眼和淘票票的“想看”上量越來越難,特別是貓眼,如果貓眼平臺發現數據有問題就會掉數據。而淘票票之前點擊1000個“想看”,會有80%的成功率,但隨著防作弊技術的不斷提升,店家說目前只能保證1000個上量僅有20%的成功率,即點擊1000個“想看”,可能系統只承認200個“想看”數據。這每一個數據都是真金白銀!

“想看”是平臺給觀眾提供的一個表達功能,但卻被很多片方在意,而該數據與影片最終的票房成績關聯並不大,且影院對其態度也非常審慎,不會真的將其作為排片重要依據。

如此想來,片方就不要這麼執著這個數據了,將“想看”大全交給觀眾不好嗎?何必將宣發費用花到並不能帶來明顯轉化率的數據上面,而且一旦被平臺系統發現,還要面臨著除去有問題數據的風險,竹籃打水一場空。

深剖電影APP“想看”指數,貓眼、淘票票為何排名迥異?

觀察當前我國排名前十的電影,可能它們想看指數並不高,比如《流浪地球》《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影片,它們的貓眼“想看”人數排名比某些不到1億元、豆瓣評分3-4分但“想看”人數排名十分靠前的影片還低,甚至排到100名開外,但它們口碑與票房獲得了雙贏。

所以,優質內容是前提。

其次,票房前十名影片中,除了《速度與激情7-8》2部好萊塢大片外,其餘8部影片除卻製作精良、內容優質以外,宣發方面同樣給力,精準聚焦第一批觀眾,把宣發費用花到刀刃上,獲得最大轉化率,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而且,這8部國產影片,無一不是有阿里影業和貓眼的身影,也說明藉助兩大售票平臺的宣發能力,會事半功倍。不過能夠獲得這兩大平臺的宣發助推,影片本身的體量也不容小覷,對於中小成本的影片來說,不具有借鑑性,還是從內容出發打好底子最為重要。

由此,片方何須拘泥於“想看”這一指標?打好內功,找好夥伴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