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陳子莊(1913~1976),名福貴,又名思進,別號蘭園、南原下里巴人。晚年在畫上直書石壺,四川榮昌(今屬重慶永川)人。1913年10月15日,生於永川縣永興場(今永榮鎮),1976年7月病逝於成都,終年63歲。1955年受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是四川省政協委員。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石壺幼時家貧,六七歲時啟蒙於私塾,自幼受其父薰陶,酷愛繪畫。曾向著名大畫家黃賓虹、齊白石學習。1950年入西南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學習。他的繪畫藝術植根於數千年傳統文化土壤,在長期研究中國傳統書畫理論的基礎上,他在50年代開始變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思想體系和獨特的“子莊風格”。被譽為“中國的梵高”。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陳子莊善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篆刻、詩詞等。他之所以有如此境界,主要是他抱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信念,潛心繪事,弘揚民族文化。近年來,陳子莊的傳世佳作,曾在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區展覽,盛況空前,尤其是他的300幅遺作,1988年3月20日至27日,曾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每天觀眾高達1萬餘人。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陳子莊出身平民,生前生活十分困苦,家有病妻,以至衣食難繼,在社會下層的苦難生活中掙扎了許多年。青年時代,他懷著“彼可取而代之的”理想,周旋於各黨派之間。但他很快就感受到政治的殘酷與社會的冷漠。中年以後,他屏絕一切雜念,潛心研究書畫。如果用佛家修行的“頓悟”和“漸悟”來概述,陳子莊在書畫藝術方面無疑是屬於“頓悟”型的。他的繪畫技法和思想有別於師門授受的沿習傳統,而是直接取法於民間畫工,堅持用民間畫工的技法對傳統文人畫進行技法上的改造,從而形成了他別具一格的筆墨語言和繪畫風格。他不但把在技法方面的改造成果上升為理論,而且還以他的民間立場,對整個中國畫的傳統加以思辨與批判,清理出了一條他認為與“官方”繪畫傳統完全不同的“在野”的民間繪畫傳統。陳子莊善於化繁為簡,喜用簡淡之筆描繪物象,構圖簡略隨意,卻常出乎意料,而令人玩味不盡。平淡無奇的場景,簡略至極的房舍,平入直出的樹木,三五疏散之線構成的崖岸,等等,相對於許多人的精心構置而言,全是不經意的“偶得之作”。他曾說:“最好的東西都是平淡天真的。”還說:“我追求簡淡孤潔的風貌,孤是獨特,潔是皓月之無塵。”簡淡是中國藝術的至高境界,所謂燦爛之極復歸平淡,是藝術也是人生的體驗。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他的這種思想不獨體現在繪畫上,也同樣貫穿於對書法的理解。當然,陳子莊不是一個純粹的書法家。他對書法的酷愛和研修同眾多中國傳統文人畫家一樣,是繪畫的必需,因為書法是一個文人畫家必備的素質。從他對書法的理解來看,他對傳統書法是下過工夫的。他說:“中國畫應該從整體看是一幅畫,分開看,都不是畫,是書法。”他還說:“書法過不了關,畫法關也過不了。金石、書法、詩文,畫畫的人都須熟悉。”他不僅強調書法與繪畫之間的關係,還特別指出書法與繪畫一樣,都要表現一個“真”字,認為?“真”則美。從他留下的為數不多的書法作品,抑或畫面上的題款書法來看,他都在遵循著一個“真”字。故他的字與畫,整合在一起,總是那麼妥帖而相得益彰。

大家|陳子莊的山水畫特色

著名美學理論家王朝聞曾說,陳子莊的作品顯示了不傍人門戶的獨特面貌,這就是創造,也就是前進,這就是傳統的繼承。著名文學評論家馮其庸說:“石壺的畫初看似乎貌不驚人,但是隻要你稍微仔細看看,就會發現你面對著的是一位驚世駭俗的不同凡響的、高出於自己時代的具有絕代才華的卓越畫家。”陳子莊的繪畫藝術,是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在他的作品中時常可見到一些前輩先賢的元素。陳子莊是一個善學的人,他在學習、消化吸收前人優點的同時,又融入自己的風格特點,最終自成一家。他學吳昌碩的筆墨渾淪蒼勁,齊白石的真率簡勁,更學到了黃賓虹的筆墨真諦。

在陳子莊的書畫用印中,有印文為“小字阿九”和“阿九”的印章,寓意為他仰慕歷史上的八位畫家方方壺、孫龍、八大、石濤、擔當、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等,自己排在他們的後面,因而稱阿九。 在陳子莊的繪畫作品中,也重視點的應用,常以點表示花、草、樹木、山石、苔點等物象。用色也十分講究,設色渾厚而富有層次變化,風格淡雅、簡潔。陳子莊對書法極為重視,自稱對《祀三公山碑》、《吳天發神讖碑》、《秦權量詔版》用功達30年之久。他曾要求他的弟子,“寫字要下真功夫。畫畫的人寫字要超過專門寫字的人”。縱觀陳子莊繪畫作品的題款,所用的書體風格在不同的作品中變化很大,楷、篆、行、草、隸等各種書體均較常見,其中又以行書和篆書題款最為常見。在不同作品上同一書體的題款,既有風格大體相同的,也有的風格差異很大的。陳子莊的書法特點,可用質樸、率真來形容,這一點與他的繪畫風格有相似之處。他的書法,多是隨手寫來,講究變化,雖然從單個字看來,在造型、用筆方面顯得粗疏,但整體氣韻卻別有風味。

陳子莊在篆刻方面也具有很深的造詣,他認為繪畫和刻印是相通的,“畫理通於刻印,藝術之理均相同”。他不僅自己篆刻書畫用印,而且還常為友人、弟子治印。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