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的青春“警”色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如何更好地傳承五四精神,讓五四精神在新時代放射新的光芒?新時代青年民警張超、王潤達和青年學子集體代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警用實際行動給出了響亮的答案。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支隊中隊長張超:歷經生死初心不改的“超能”刑警

寄語:在新時代新徵程新起點上,我將與全國200萬公安戰友一道,忠誠履職,砥礪奮進,紮實做好各項工作,讓社會更穩定,讓群眾更安全,讓萬家燈火更加平安祥和。

張超,30歲,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支隊中隊長。自2011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先後榮獲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獎、2018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日前,在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中,張超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致我們的青春“警”色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支隊中隊長張超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北京市公安局供圖)

作為首都公安的傑出青年代表,張超是歷經生死初心不改的“忠誠衛士”、青春搏擊捍衛正義的“硬核刑警”、心繫百姓利益的“平安護衛”,也是俠骨柔情一心為民的“中國好人”。

歷經生死初心不改的“忠誠衛士”

2011年夏天,張超從中國刑警學院畢業後,在朝陽分局團結湖派出所開始了從警生涯。面對派出所繁雜而緊張忙碌的工作,他憑著一股韌勁兒、一股衝勁兒,很快就成為所裡的業務骨幹。

工作剛半年,他就迎來了從警生涯中第一次重大考驗。2012年3月,團結湖地區連續發生多起涉車案件,造成了嚴重社會影響。北京警方成立專案組全力偵辦,張超作為專案組骨幹成員,經過10餘個晝夜蹲守,終於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當他第一個衝上前去抓捕嫌疑人時,嫌疑人回身一刀扎中他的左胸,鮮血頓時浸溼了毛衫。他強忍劇痛,死死控制住犯罪嫌疑人直到戰友趕到,最終因失血過多當場休克。醫生搶救時發現,張超左胸傷口深達5釐米,距離心臟僅有一釐米。

歷經生與死的考驗,更加堅定了張超對打擊犯罪的追求和對公安事業的信念,胸前的傷疤就像一枚勳章,印證著他的不悔初心。傷愈後,張超主動申請成為重案刑警,站在了打擊犯罪、維護首都社會穩定的最前沿。

青春搏擊捍衛正義的“硬核刑警”

在朝陽分局刑警重案隊,張超主要負責轄區重特大刑事案件偵破工作。為死者昭雪、給生者慰藉,他在勤奮和思考中不斷成長。

在一次整理案卷的過程中,一起13年前的積案引起了張超的關注。被害人被扎10餘刀,而嫌疑人反偵查意識極強,躲避了一次次的抓捕。經過大量的偵查發現,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跑到沿海地區打魚,抓捕難度極大。張超帶隊迅速趕赴當地開展工作,通過摸排,確定了嫌疑人所在船隻及進出的港口。

於是張超帶隊開始蹲守,第三天後,嫌疑人乘坐的船隻進港了。張超一眼就認出了那個站在船頭在逃了13年的搶劫殺人嫌疑人。就在嫌疑人搬貨下船的一瞬間,張超繞到其身後,一個鎖喉將其放倒,整個過程乾淨利落。

在刑偵重案的4年間,張超練就了過硬的辦案本領,成長為一名破案尖兵,帶隊成功偵破各類刑事案件200餘起,打掉犯罪團伙20餘個,刑拘犯罪嫌疑人200餘名,挽回群眾損失2000餘萬元。

心繫百姓利益的“平安護衛”

2016年,張超走上領導崗位,任刑偵支隊涉車案件偵查隊副中隊長。近幾年來,機動車被盜案件逐年減少,張超帶領團隊更多是偵辦砸撬機動車、偷盜機動車輪胎等案件。這類案件案值不高,但是偵破難度較大,偵辦精力投入多,但戰果卻並不耀眼。

“無論案值大小,每一起案件我們都認真對待。”從走上領導崗位的第一天,張超就如此對隊員們說。

2018年,朝陽區多個區域夜間連續發生機動車輪胎被盜案情,社會影響極為惡劣。面對案情,張超迅速組織警力調取周邊監控信息。然而,發案區域的監控條件並不好,線索時斷時續。張超並沒有氣餒,而是組織隊員收集零碎的線索進行串並,經過一個多月的苦苦追蹤,最終將該犯罪團伙抓捕歸案。

為了破獲這起案件,張超幾乎是一個多月臥不解衣,辦公室沙發成了他的休息區。“不把案子破了,百姓過不安寧,我不安心啊。”張超說。團伙成員落網後,張超一鼓作氣,找到銷贓窩點,追回被盜輪胎近40個,全部發還群眾。“我覺得只有挽回了損失才是對群眾最完美的交代。”張超說。

俠骨柔情一心為民的“中國好人”

張超的老家在河北承德的小山村,上小學時冬天沒有暖氣,他們要進山打柴生火取暖。他從小就深知山村基礎教育的落後,也一直記掛著為改善山區孩子們的教育條件貢獻力量。

2012年負傷後,社會各界向他捐助了5萬元愛心款。這筆愛心款,他悉數捐贈給了山村小學。從此之後,他連續7年每年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為孩子們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以微薄之力,為山村孩子放飛夢想助力護航。由於多年來的細小善舉,他曾榮獲“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獎。

對於案件的受害者,張超也是盡其所能地予以幫助。在一起故意傷害案件中,他積極協調醫院救治受害者,讓命懸一線的受害者重獲新生。受害者年邁的父親專程向張超送來錦旗,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由衷的謝意。像這樣的錦旗,張超警隊的榮譽室裡有100餘面,每一面背後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警民故事。在北京,曾有人稱張超是“超能”刑警,他的超能不是因為他無所不能、刀槍不入,而是他明知危險,卻始終執著追求守護一方平安的從警初心。

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交警支隊一大隊民警王潤達: “小警察”用“早飯私訪”化解大難題

寄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中國一代又一代交通管理者殫精竭力、開拓創新,使得如今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我將接好這根接力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用腦、用情、用心為城市交通管理的精細化添磚加瓦。

從警前,他曾是一名足球運動員、鋒線上“明星”,2014年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報考警校穿上心儀已久的警服,最終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他說自己的夢想就是在機鐵轟鳴中守護申城的平安。

他就是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交警支隊一大隊的王潤達。

致我們的青春“警”色

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交警支隊一大隊民警王潤達(左)和同事探討開闢臨時停車點設想。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作為支隊內最年輕的警長,王潤達在支隊內工作成績常年居於榜首,有責投訴始終為零。每當問起他的執法是否有什麼“竅門”時,王潤達總會眯起小眼樂呵呵地說:“我的眼睛小、口才也一般,所以就多笑、多聽、多想咯。”在招牌式的微笑背後,是一顆極深研幾的內心。

剛當上警長那會兒,王潤達轄區內多條道路車流量大、交通問題多且雜,通常是疏導解決了一個頑疾,下一個問題又冒了出來。客貨混行、大車調頭、班車上客、貨車卸貨……每次王潤達執法時,總是會聽到不同的抱怨聲音——“超市要送貨、交警不準停,叫我們司機咋辦?”“交通要保障,我們老百姓的正常通行需求也要照顧呀。”王潤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下定決心要把轄區交通頑疾解決好。回到隊裡後,王潤達就去請教老師傅。老師傅表示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為車多了,路就這點寬,擁堵是正常的。

有些事,還是要親自從當事人口中才能找到癥結,從而化解問題,王潤達打算從職業“老司機”入手。偶然一次,他發現不少司機都會選擇在南廣場的一家餐廳吃早餐。於是,在上班間隙或休息的時候,他都會身穿便服到該處坐坐,點一杯豆漿、一塊粢飯糕慢慢啃。見到身著工作服的貨車司機,便主動聊聊路況,一起“發發牢騷”。“這條路如果一次性多放進三輛車的話會快不少。”“那條路東西向早上車子不多時,紅燈時間需要這麼久嗎?”“公交車前面這塊空地完全可以改成虛線嘛,不影響通行,還能避免私家車亂下客。”王潤達耳朵聽著、心裡記著,之後便和同事們思考鑽研如何優化道路通行,把整體管理水平和城市能級向上抬一個檔次。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王潤達每天收集一點思考一些,一家家地跑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記錄校車、郵政車、菜籃子工程車等行駛路線和停靠點,警組的轄區交通圖也被他做了密密麻麻的記號,慢慢地也總結出了一些停車和通行車輛的行駛規律。

在與大隊領導反覆探討,王潤達最終形成一個書面的設想。隨後,大隊根據這些設想聯繫區建交委、街道辦開展試點。根據需求在社區、學校等場所合理設置了時段性泊位20個、臨時停靠點12個、上下客點5個。主動協調沿線出車單位優化出車時刻表,同時組建“轄區停車管理”微信群,及時反饋和溝通相關問題。從車輛功能性角度分流,環環相扣,一條路的通暢也會優化周邊路段車輛通行效率,擁堵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

一次,王潤達處理一起交通事故時,就被其中一方駕駛員認了出來,“小夥子,原來你是交警啊,難怪我感覺這裡的交通燈好像會讀心術似的。現在上海警察的工作的確有水平,‘小警察’給我們解決大困難呢。”

如今,到那家餐廳吃早餐已經成了王潤達的習慣,他始終秉著“多聽、多想”的竅門,用熱情和微笑繼續描繪那張密密麻麻的交通圖。漸漸地,駕駛員的意見少了、建議多了,牢騷少了、滿意多了。誰說交警不能進百家門、吃百家飯?這就是王潤達和司機們的“早飯私訪”。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忠誠是共和國預備警官最鮮亮的青春底色

寄語:70年前,在新中國成立大典上,公大人就是安保隊伍的中堅力量。70年後,公大人同樣要在“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中勇當排頭兵,用行動證明公大師生永遠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銳之師,是一支黨和人民可以充分信賴的忠誠之師。

作為全國公安系統的最高學府,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不僅是公安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鎮,更是公安英雄模範的搖籃。建校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公大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恪守著“立德樹人、忠誠育警”的責任與擔當,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寶貴的鮮血和生命,為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忠誠是黨和人民對公安院校師生的第一要求,是熔鑄在公大人血脈當中的紅色基因,是年輕共和國預備警官最鮮亮的青春底色。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即將來臨之際,年輕的學警們唱響了“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的主旋律。他們表示,要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為全國青年學生作出表率,堅決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堅決完成國家重大活動安保志願增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70週年華誕獻禮。

公安實踐是淬鍊忠誠警魂的生動熔爐

忠誠的品格需要血與火的淬鍊,忠誠的承諾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公大學子把公安實踐工作作為鍛造忠誠意識的熔爐,把在基層公安機關的公安實習見習作為從預備警官成長為人民警察的第一場大考。目前,近3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活躍在各地公安機關的不同崗位上。

致我們的青春“警”色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實習學警在執行勤務。宮宣 攝

在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順德分局北滘派出所,刑事科學技術學院實習學警楊海茗每天背起勘查箱,抄起足跡板,行走在轄區內的大街小巷,用相機記錄著案情進展的點點滴滴。“對待現場必須一絲不苟,不能錯過任何蛛絲馬跡。”看到民警師傅的耐心細緻、分析時的有理有據,都讓他感受深刻。

“您好,警察臨檢,請靠邊停車!”偵查與反恐怖學院實習學警鄔偉民在浙江省餘姚市公安局蘭江派出所民警師傅的帶領下,正在進行路面設卡安全檢查工作。夜間執勤,8小時設卡,面對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一個疏忽、一絲懈怠,都可能讓隱患從眼皮下“溜走”。短短的幾個夜班,就讓他深深體味到基層民警的責任和艱辛。他說,沒有忠誠,哪來擔當;沒有警察,哪來萬家燈火的安寧?

“百姓的呼聲就是我們的責任”。在廣東省珠海市公安局橫琴分局橫琴派出所實習的國際警務執法學院學警程前,剛到實習地不久就接到了警情:精神病患者的家屬請求民警協助將病人送往精神病院。在患者百般阻撓下他果斷處置,最終順利完成出警任務。他說,每一個警察都知道,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安喜樂就是他們負重前行的動力。

公安英烈是忠誠教育最鮮活的教材

每一次對歷史的回望都是為了新的出發。4月5日清明節,致敬緬懷公安英烈活動在公大團河校區舉行,學警們匯聚在忠誠廣場,用鮮花寄託思念,用誓言宣誓忠誠:“我保證: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堅決聽黨指揮,鍛造忠誠警魂。”他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向全國公安院校學生髮出倡議:以“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為平臺,傳承英烈精神、永葆忠誠本色,牢記職責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刻苦學習訓練、提升實戰本領,努力在新時代公安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新時代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每一次對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喚醒人生意義的自我點名;每一次對英雄的緬懷,都是一次使命責任的鄭重宣誓。4月24日,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公大1995屆公安管理專業畢業生朱恆文“回家了”,回到他魂牽夢繞的母校,“忠誠永恆——朱恆文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木樨地校區禮堂舉行。朱恆文對黨忠誠、敢於擔當、頑強拼搏、默默奉獻的高尚品質,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名師生。大家紛紛表示,朱恆文懷著警察夢從公大出發,把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撒播在南粵大地;他忠誠的警魂回到校園,深沉的警察情懷感染激勵著每一名公大師生。

自我要求是忠誠底蘊最核心的要素

“一入公大門,終身為警魂”,這是朱恆文的自我要求,也是他用生命書寫忠誠的強大內驅力。在4月12日舉辦的“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我是新時代公大人”師生主題演講比賽決賽上,選手們以飽滿的熱情、鮮明的主題和生動的語言,暢談了新時代公大人建設政治堅定、特色鮮明、行業引領的“國內一流、世界前茅”警察院校的豪情壯志,展現了公安最高學府師生堅決聽黨指揮、獻身公安事業、建功新時代的精神風貌。現場的觀眾表示,本次主題演講比賽不僅是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更是對“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的一次思想動員。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預備警官忠誠意識培養的主渠道,如何讓正處在拔節孕穗期的青年學生真心喜愛思政課,如何真正形成教師講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4月1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學比賽——預備警官講思政公開課比賽拉開帷幕,21組參賽選手以精闢的理論闡釋和新穎的教學手段將公安實戰案例有機融入思政課堂教學中,讓參與觀摩的師生大呼過癮。評委老師指出,比賽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提升了思政課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採寫:董蕾陽 吳 藝 李承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