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有好多壺友總是買壺之後才發現被騙,還是那句話多看少買,做好一些基礎課之後再下手。說到紫砂壺,我們除了比較關心自己買到的是不是劣質壺,還有個問題也是很多壺友比較關心的,那就是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渠道買到最便宜的壺。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吳德盛)跂陶刻、金鼎商標紫砂四方傳爐壺

作為消費者來說,都希望跳過中間渠道,能直接從制壺藝人手裡購買到紫砂壺。但是這又會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為什麼這麼說呢,紫砂壺從古至今比較流行的模式都是產銷分離的模式。那大家會問,怎麼個產銷分離呢。一般都是有商家僱傭陶手進行紫砂壺的加工製作,製成後以商號的名義進行銷售。在民國時期丁蜀就有很多著名的陶器商號,如:葛德和陶器公司、吳德盛陶器行、鐵畫軒陶器號等等。很多知名藝人如:俞國良、程壽珍、朱可心、汪寶根、吳雲根、王寅春等曾經都受聘於這些陶器商行進行紫砂壺的製作。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葛德和陶器公司 泥繪山水紋紫砂壺

目前這樣的模式還是佔據主導地位,很多在網購平臺號稱是藝人自產自銷的都有誇大虛假宣傳的嫌疑。當然直接從一些知名的制壺名家手裡定製紫砂壺倒不是那麼困難,但是這些名家作品的定製你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頗高的,一個是價格通常都比較貴,另外就是預定的時間也比較長。這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顯然不具備那些條件。那麼從一些不是太知名的民間制壺藝人手裡直接購買紫砂壺呢?這就比較困難了。(紫砂沙龍原創文章,抄襲可恥)由於目前很多消費者對紫砂壺不是太瞭解,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選壺的時候基本都是以職稱和名氣為主要選購依據。而眾多民間藝人由於不具備知名度,也沒有精力去進行營銷,終日只會默默做壺以此來謀生。他們在紫砂圈內的身份就是“工手”,他們其中制壺的技藝也分三六九等。制壺技藝高超的有的被一些名家收編,在背後默默代工,也有的是被一些實力雄厚的商人簽約合作,進行一定的包裝和市場營銷。

這個時候“工手”一旦和對方合作,那他自己所制的壺在市場上最終的售價,就沒有定價權了。老闆和“工手”的合作都是長期的簽約合作行為,並且是能夠完全消化“藝人”的產能。這對於“工手”來說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不需要再為自己做的壺四處找買家,可以集中精力進行創作。普通的消費者顯然沒有這樣經濟實力去支撐和滿足這些“工手”的需求。所以你即使能夠跳過經銷商找到某個藝人,如果該藝人和老闆簽約合作了,那藝人給你的報價並不會比經銷商報價便宜。這就是每個行業需要遵守的遊戲規則,藝人不會為了一兩把壺去損害自己老闆和經銷商的利益,不會為了個別客戶而砸了自己的飯碗。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工手製壺

即使是普通的“工手”,大多數也會和我們丁蜀當地的商家進行長期的代加工合作。很多壺都是蓋老闆制定的印章,泥料也是用老闆制定的泥料,製作完成後由老闆拿回去進窯燒製。一般情況下很少會有多餘的壺拿來自己銷售,即使有,經常都是老闆挑選後剩下的瑕疵壺。所以這些藝人手裡經常是沒有現貨可買,如果給你單獨做一把壺,花費的精力又太大,沒有合適的價格藝人也不會願意把手頭的活停下來去給你做。

所以說在很多時候一些商家是你始終繞不開的,有時候你的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我相信終有一天,越來越多的制壺藝人都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接觸到更多的壺友。但是前提是消費者能夠真正認清紫砂,認清到自己的真實需求,做到不盲從不迷信,能夠給紫砂圈內更多其他藝人一個平等的機會。

跟大家分享6點建議,希望在購買紫砂壺的時候能夠為你打開一些思路。

一、不要盲目迷信瞎追職稱

很多對紫砂壺不瞭解的朋友,常常會根據職稱的高低來以為紫砂壺的價格,其實以作者職稱高低來制定紫砂壺的價格,是比較片面的。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看壺不單單要看職稱,還要看你作品做的好不好。有些工藝師就作品一般。有些無職稱者卻作品新穎,功力深厚,只有藝術性和工藝性過硬的作品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還是那句話,看一把壺的好壞,首先要看泥料,然後看做工,接著要審架子,然後看壺的氣度、韻味,最後看作者。

二、不要“好色”

這個話題已經老生常談,純正宜興紫砂壺在沒有泡養的情況下顏色絕不會太豔,應是暗淡中略顯溫潤,作為新手切不可盲目追求泥料色彩的多樣化,特別是顏色過於奇特鮮豔的。基本都是添加顏料調配而成。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 假的天青泥

三、警惕灌漿壺

一些聰明人採用拉坯或注漿工藝,輕輕鬆鬆一天數百個身筒。再拼接上流水線方式製成的壺蓋,壺把,壺流,噴勻豔麗奪目的化工泥漿燒製而成,這樣的“疑似宜興紫砂壺”光彩照人。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大多銷往汽車火車客運站,旅遊景點,小商品批發市場,低端旅館茶樓商場,敬請注意。

四、不要迷信所謂的“藝術性”

始終得牢記一點,紫砂壺的本質是用來泡茶的,不應僅強調它的藝術性,而應更多地關注它的工藝性,藝術性始終建立在實用性基礎之上。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脫離了實用性,無法泡茶

所以對那些“中看不中用譁眾取寵”的奇形怪狀壺,勇敢的大聲說“不”。

五、紫砂界沒有“世界級大師”

某些制壺藝人,拿出來動輒“世界華人傑出陶藝家”,“中國紫砂壺文化XX大使” 或者全球知名大師等等嚇死人的頭銜。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山寨職稱證書,交錢就可以找網站辦理

這些除了繳費外,都找不到評定機構的名頭,只有那張紙是真的別的都是子虛烏有。無非就是自抬身價,騙取利益。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無錫市政府發的職稱證(政府機構頒發)

六、作品數量是保證收藏質量的根本

收藏紫砂壺,藏家都有“藏珍”的心理,希望自己的寶貝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一把全手工紫砂壺,從製作到燒成工序繁雜,選泥料,切泥塊,打泥片,圍泥片,劃底片,打身筒,收底,篦身筒,制嘴巴,整壺流,千錘百煉,需要使用數十甚至上百種工具歷經數十道工序。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直到毛坯完成,晾乾後進窯數次燒製,如果燒製過程中出現破損泥料瑕疵,那就等於前功盡棄。

買紫砂壺從藝人手裡直接買真的會更便宜嗎?


一個正值壯年的熟練藝人,製作中等難度的紫砂作品,一個月也就十幾把產量,更不要說那些對藝術有所追求習慣挑戰難度實力派創作型高手,其作品數量更少但也尤為珍貴。

對於那些動不動就能拿出幾百款不同紫砂壺來,並且常年累月四處展覽的大師名家們,這裡只說一句,其來路和製作均值得推敲和論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