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世園會百果園:花果飄香彷彿進入原野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今日,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探訪了北京世園會百果園,這裡是整個世園會花果飄香的地方。徜徉在百果園中,彷彿進入原野鄉村,欣賞修剪成多種姿態的果樹,享受田園生活的寧靜自在。

探尋世園會百果園:花果飄香彷彿進入原野鄉村

園內桃花盛開。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百果園位於園區西南側的,記者從園區6號門進入,就看見一道紅色半圓形圍廊,在綠樹的掩映下,這道紅色構築物襯托出“百果園”三個字。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產業發展處副處長解瑩介紹,這道迎賓廊道叫“百果門”,是模擬水果切片的造型,建築材料採用的是一種稱為‘竹鋼’的高強度竹基纖維複合材料。百果園內所有構築物全部使用這種材料搭建而成,具有綠色低碳環保的特點。

據介紹,“百果園整個園區分為A、B、C三個部分,呈U字型分佈。A區以核果類果樹為主,栽植的果樹有桃、李、杏、桑椹等。此時海棠、桃花盛開,A區栽種面積最大的是桃樹。在香桃園,種植有鮮食桃和觀賞桃。鮮食桃品種有久保桃、黃桃、蟠桃等。

探尋世園會百果園:花果飄香彷彿進入原野鄉村

果實累累的盆栽桃樹。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A區參觀亮點之一是樂果展廊。樂果展廊是果樹園藝科普展館,分為三個展室六個展區。三個展室分別模仿桃子、梨、蘋果的造型,不少展品都是以互動的方式,讓觀眾感受新優果樹的品種。最受孩子歡迎的是虛擬現實切水果。此外,由芭蕾蘋果樹組成的迷宮果園也讓遊客們興致勃勃。

探尋世園會百果園:花果飄香彷彿進入原野鄉村

盆栽富士蘋果。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記者在B區看到栽種的蘋果、梨、海棠、山楂和枝幹造型猶如盤龍的盤龍棗樹等,園內還有北方珍稀果樹沙棘。蘋果和梨採用了現代化籬架式密植栽培模式。在蘋果矮化密植區,記者看到這裡的蘋果,行距3米,株距1米,據介紹,密植方式提高了光照率,也便於採摘平臺等小型機械入園,提高果園機械化種植程度。

探尋世園會百果園:花果飄香彷彿進入原野鄉村

盆栽葡萄樹。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葡萄等漿果及核桃、榛子等堅果栽種在C區。據介紹,葡萄分為鮮食與釀酒兩種,共41個品種。葡萄栽植採用了多種架式,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原汁原味地還原了漏斗架的栽培方式。解瑩告訴記者,“這種架形具有光能集中、肥源集中、水源集中、抗風抗寒等特點。葡萄栽培於庭院中,與居民生活環境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探尋世園會百果園:花果飄香彷彿進入原野鄉村

園內小徑用園林廢棄物製成的,走起來非常舒服。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

記者注意到,為了便於觀眾參觀,果園內鋪設了彩色木屑小徑,走在上面,鬆軟舒適,這些是由園林廢棄物改造而成的路面鋪裝材料不僅具有高滲水功能,經過處理後,還具有防火功能。

記者瞭解到,百果園佔地面積100畝(6.6公頃),是本屆世園會上單體面積最大的展園。園區以種類豐富、景色優美的園藝化果林景觀為主體,彙集了12個樹種、180個品種、6000餘株果樹。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牽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