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百花爭豔 華人運通“三智”戰略 理想很遠大 造車很骨感

造車新勢力是今年汽車圈最熱門的話題,繼理想智造ONE發佈後,10月22日華人運通在上海召開品牌及企業戰略發佈會。

造车新势力百花争艳 华人运通“三智”战略 理想很远大 造车很骨感

“華人運通”這個公司名字很陌生,但是對於其主要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丁磊、副董事長墨菲以及COO陳威旭等都是汽車界頭頂光環的大咖,非常熟悉。在發佈儀式上,主要創始人輪番上臺演講,在華人運通“三智”戰略這個宏偉戰略背後,讓北京晨報記者感受到華人運通並非一家簡單的造車企業。

正如丁磊所言,基於智慧城市的構建,華人運通最具前瞻性業務佈局將聚焦五大板塊:全新智能汽車的開發與製造;車輛、充電網絡及能源的共享;車聯網IoV及先進開放的自動駕駛技術;支持智捷交通的延伸;參與智慧城市的開發和構建。並結合數字化運營服務平臺(Digital House),來支持華人運通在智慧城市中眾多業務板塊的發展。也就是說,華人運通將以車、路、城三個維度綜合考量整車開發,車只是一個載體,構建智慧城市,改變人類未來出行才是華人運通的擔當所在。

發佈會現場,華人運通也首次公開了兩款概念型。一款是Concept H Hypervelocity另類移動概念車,另外一款是Concept A Active-agility全新連結概念車。前者是一款跑車樣式的,而後者是一款小車或者說是一款旅行膠囊,二者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夠酷炫,夠未來。“我們的產品要有面向未來的設計,擁有未來的電子架構,是與未來的城和路相融的未來交通工具。”

丁磊對華人運通的產品做出了這樣的定位。我們可以從給出的資料中總結出,華人運通的產品將具備以下核心特徵:運用多種複合材料;打造沉浸式座艙;引入線控技術;各系統模塊統一到一個主機中,用以太網進行通訊;用算法重整車、路和市政數據並進行輸出,用於自身和整個城市運維;產品參與到城市能量存儲中;應用輪轂電機提升操控性能和易用性等等。看著很未來,但實現起來需要龐大的資本、人力、物力支持,最重要的是何時才能上路跑起來。

北京晨報記者瞭解到,華人運通首款產品要到2020年到2021年之間才能發佈,現在還處於蓄勢待發的時候。今年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們很關鍵的一個時間節點,蔚來、威馬、小鵬汽車等都將陸續進入交車階段。作為先行者,他們都選擇了電動車的發展方向,車內重視智聯不用說,創新的銷售服務模式也是探討的重點。

但是苦於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問題,隨後的理想智造出人意外的給出了一款增程電動車,有人說是倒退,有人說是理科生的及時變現。這個時候出現的華人運通的車、路、城的“三智”戰略,願景無疑非常宏大。但造車實屬不易,何況涉及多個層面的智慧城市建設,如果非常理性地觀察一下,是否會感到理想很宏偉,現實很骨感?

在國家政策鼓勵發展電動車的大背景下,現今無疑出現了造車新勢力百花齊放、爭相鬥豔的局面。但百花齊放的春天過後,究竟哪些豔麗的花朵能順利結出豐碩的果實?這隻能留待市場來大浪淘沙,檢驗、淘汰落後者。

未來確實已來,但無論何種模式,改變人類未來出行是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