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成名 全憑一個勇,準備就緒的主動派 鄧恩熙


一戰成名 全憑一個勇,準備就緒的主動派 鄧恩熙


鄧恩熙

準備就緒的主動派 鄧恩熙

一戰成名 全憑一個勇

鄧恩熙只有13歲,但她扮演過的角色,往往比出演時的實際年齡大上好幾歲,並都成功“瞞”過觀眾。面對鏡頭,神情時而純真,時而成熟,可塑性極強。她從不怯於表達,“為了爭取角色,我站在導演面前,會很直接地告訴他,我心裡是有東西的,我可以。”

鄧恩熙在《你好,之華》裡給觀眾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她準備好了,將在實力派小花的行列裡拿下一席之位。

她在電影裡的第一次亮相—被妹妹之華一把扯下口罩,向傾慕她的少年尹川打招呼。特寫鏡頭下,青春面龐,氣質清冷,一張國民級初戀臉。這一幕被網友製作成GIF動圖在網絡上廣為傳播,以證明這個13歲的女孩竟擁有超出年齡、可塑性極強的美貌。

這部有著巖井俊二導演、陳可辛監製、周迅主演噱頭的“中國版《情書》”,其實,電影所有情愫的起點和落腳點,並不是周迅飾演的成年之華,而是鄧恩熙飾演的少女之南。這不是鄧恩熙第一次參與全明星陣容的大製作。她的出道作品,是兩年前蘇有朋導演的《嫌疑人X的獻身》。

正因此,她成為《你好,之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有了一些演技的歷練,有一個十分討喜且適合的角色,她以新人之姿,得到了未來可期的矚目。


一戰成名 全憑一個勇,準備就緒的主動派 鄧恩熙


鄧恩熙

決心是“逼”出來的

因合作電影《你好,之華》,13歲的鄧恩熙把周迅奉為偶像。她常常向媒體講述著一個細節,力證周迅在表演上給了她怎樣的養分:“ 我們拍一場掃墓的戲,開拍前,其他人在聊天,只有周迅老師一個人站在一邊,望著遠處的山。後來我才聽別人說,周迅老師是在找情緒。我就一下子—哦……”

她把最後一個字的音節拉得很長,來表現她受到的啟發。為了學習更多,她主動去看了《李米的猜想》,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周迅在街上追著鄧超確認他是不是自己男朋友的電影片段,因為“很自然、很生活,是每個普通人(都會經歷)的感覺”。

聽到這裡,你就能意識到,這個沒有經受過系統表演訓練的女孩,在提升專業能力上已經隨時隨地懂得捕捉經驗了。而在兩年前,她毫無技巧地去拍攝第一部電影時,導演蘇有朋靠製造高壓假象來幫她進入角色:“ 導演讓大家都不要理我,或故意一整天都兇我,我一直在害怕、擔心的情緒裡。總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一場戲拍到凌晨兩三點,也會想:‘ 是不是因為我?’”

這種訓練方式,很多人用過。近如劉天池在《演員的誕生》中對王俊凱,遠如李安對《臥虎藏龍》中的章子怡。李安看似溫和,卻不動聲色地逼迫著他的女主角。多年後,功成名就坐在導師席C位的章子怡,仍然對當年得不到導演每日收工後鼓勵的擁抱而耿耿於懷。聽起來,鄧恩熙的第一次拍攝經歷不算太愉快,但她說起這些,聲音是明快的。心裡的鬱結,也在殺青時知道導演的真實用意後一掃而空。電影拍完,她意識到,“我決定做演員。”


一戰成名 全憑一個勇,準備就緒的主動派 鄧恩熙


鄧恩熙

11歲的“姐姐”已準備就緒

《嫌疑人X的獻身》 中的角色一開始並不屬意於她。

當時她只有11歲,拿得出手的成績僅有中國首席少兒模特大賽的季軍。蘇有朋擔心她無法理解人物心理,畢竟那個角色是初二的學生,而鄧恩熙還是五年級的小學生,沒體會過單親家庭的酸楚,更不可能有殺人這種不尋常的生活經驗。但是她對導演說:“ 我心裡面有東西的,我可以的!”回想爭取角色的過程,鄧恩熙會不好意思地笑。若不是當時那份勇,也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

她迫切渴望憑藉努力去踮腳夠到自己的夢想氣球。去年暑假,她上了個表演課程,“希望練練我的臺詞和膽量。小時候去試戲時,如果現場有很多人,會臉紅、心跳加速,也不敢直視導演的眼睛”。她希望上完課程,至少可以做到人多的時候臉不紅心不跳地把臺詞說完。

因成功扮演了一個優雅沉靜的姐姐,觀眾心目中的鄧恩熙,跟“青澀”不沾邊。張子楓比她大四歲,給人的觀感卻是,鄧恩熙就像姐姐。正是這副可塑性極強的多變面孔,意味著她身上存在無限可能。被問到對自己十年後的期待,她說:“ 工作人員天天跟我薰陶,從藝先從德,你要品德端正、三觀正。”是乖乖女應該有的樣子,好演員預備役應該有的姿態。但話鋒一轉。“我沒有悟到這句話的真諦,希望十年之後可以悟到。很多東西,我不是很懂。”又有一點耿直的可愛。

事實上呢,她在一片懵懵懂懂的混沌中,有了對自己誠實的清醒,這一份早熟讓人容易忽略她只有13歲的事實。她和大多數的千禧一代一樣,極力渴望能夠遵從、實現內心真實的想法,希望“十年後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從小學開始就感覺到,我不大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以後可以變得更有主張,能堅定。”

十年之後,她才23歲,如果她夢想成真了,也仍然比大多數人會更早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