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生意慘淡,制秤師楊大爺依然堅守著這門老手藝


在福建泉州,南安洪瀨鎮區隘門街77號,簡陋破敗,地上滿是鋸子、刻刀、小錘、銼刀、刨刀,要不是牆上掛著一排排長短不一的桿秤,這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很難引起路人注意。今年54歲的楊安福習慣於安靜地呆在這裡,安靜的製作他幾十年不變的杆稱。

楊安福做的最小的一把杆稱“釐稱”,與後面最重稱200斤的粗稱明顯對比。70多年前,祖父舉家從浙江溫州敖江遷來泉州開杆秤鋪。那時,制秤是一門鐵飯碗手藝,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商品交易暴增,制秤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輝煌。那時,一杆常用的秤能賣到18元,跟他在機械廠幹一個月收入一樣多,大秤更是高達50多元,這讓楊安福也忙裡偷閒加入到家庭制秤流水作業中。後來,下崗後的他乾脆繼承祖業專心制秤。

從穿開襠褲起就摸秤的楊安福說,最難做的還是釐秤,這種秤的秤桿只有20釐米長,秤砣也小得像一顆小糖塊,最小刻度能精確到“錢”甚至“釐”,古代都是用來稱白銀、黃金、名貴藥材等。


在楊安福看來,做秤就是做人,制秤的人心要正,正如古話說“天地之間有桿秤,做秤也是做良心”。因此,每當手持桿秤,他內心都戰戰兢兢,時刻提醒自己守住規矩不越線,不在秤桿上打馬虎眼,也不做缺斤少兩的虧心秤。

制秤在古代是百工之首,僅從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算起,也有2000多年曆史了。而今,電子秤基本上完全替代了桿秤,制秤這一老行當正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視線。

在閩南習俗中,新婚、喬遷還是要懸掛一杆秤,以祈求吉祥、驅邪鎮宅。也有一些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等地的遊客慕名而來,專門向他買那些上了年紀的舊秤,桿秤只是作為藝術品而被收藏,或許永遠失去了使用價值。

10年前,楊安福的妻子和兒女就開起了傢俱家電店,生意也挺紅火的,只有他捨不得關掉這間小店,也離不開這門手藝。圖為楊安福做的最小的一把杆稱“釐稱”,最小刻度能精確到釐;用來稱黃金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