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15年投資經驗告訴我,什麼是創業投資?

IDG资本合伙人李骁军:15年投资经验告诉我,什么是创业投资?

4月20日,宜信財富2019尊享年會在三亞隆重舉行。此次年會上,投資人、投資大咖、財富管理專家齊聚一堂。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以十五年時間的投資生涯實踐和體悟,分享了他對創業投資平實又深刻的思考。(創業投資,本文中特指——中早期的私募股權投資)

李驍軍2004年起加入IDG 資本,連續五年入選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 (Forbes Midas List) TOP 50 ,並且是最年輕的中國投資人之一。

什麼是創業投資?投的是什麼樣的資產?

首先,這是一個有風險的行業。

創新和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有各種不確定性。比如,尤其是早期投資投的很多公司當時都還在發展的較早階段,投資時有些公司可能產品才剛推出,甚至商業模式都還在摸索中。

從早期投資最終投資組合裡的失敗比例也能看出,創業投資需要承受的投資風險是非常大的。

第二,創業投資是一種長線投資,投資週期比較長。

創業投資的投資期一般是三到四年。因為一個好的企業即使在比較順利的情況下,經歷成長到最後上市,平均也需要五到六年以上。

而且,就算企業上市了,投資人也並不能馬上退出。因為資本市場出於監管規定,有鎖定期和減持限制等要求。

因此,創業投資基金的存續期一般需要十年左右。

第三,一級市場投資的流動性不同於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不像二級市場可以做到“今天買明天賣”,具有相對較低的流動性。對於創業投資來說,賣出(退出)的點位也往往是有限的。通常情況下,一家公司即使有多輪融資,但一般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賣出的機會。

另外,相比流動資產,比如股票的漲幅波動很清晰,而低流動性資產的質量好壞有時候很難評估。但流動性弱的好處是,不會追漲殺跌,更利於長期價值投資。

最後,創業投資是主動性投資。

所謂的“主動性投資”,是指為了獲得一個超出特殊基準(如特定的指數)的回報,積極地研究、選擇和管理投資組合的過程。

通常在企業發展早期投入,投資機構能夠持有相對更多的股份份額。因此,創投機構對於企業後續的每一步發展,包括公司戰略、招聘以及未來融資、退出都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

創業投資是真正意義上一路陪伴創業者從公司萌芽期到發展壯大,並共同承擔風險的夥伴,這個過程才是投資人成就感的源泉所在。

創業投資本身是個好的商業模式嗎?如何看待創業投資的商業模式?

首先,創業投資是圍繞“人”的生意。

投資主要依賴於投資人的經驗,而投資人的養成又是一個特別難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要深入被投企業,要投過好的公司,也通過壞公司交過學費。一般說來,沒有十年很難成長為嚴格意義上的專業投資人。

另外,基金的規模是有限的。

投資基金的決策方式決定了基金不可能規模化擴張。而且,創業投資機構不可以資本化(資本化:將資產資本化之後,可以增加自有資金,進一步籌融資)。同時,LP投資基金實際上買的是優秀投資人的時間,但人的時間和精力也都是有限的。

創業投資的商業模式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夠有效避免利益衝突。

創業投資的收入分幾個部分:首先是管理費,負擔公司運營費用;另外一個重要的收入是分紅。

分紅的過程是——先返還投資人本金;然後,大家按一定比例來分利潤,是一個利益共享機制。(知識補充:私募股權 ——單個項目退出後,母基金投資人什麼時候能獲得分配?)

也就是說,只有對標的公司的投資獲得巨大成功,創業投資管理人才能有所收益。所以,創業投資的商業模式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夠有效避免利益衝突,避免代理人風險。

創業投資到底做什麼,什麼是好的投資人?

創業投資機構不完全像一家公司

事實上創業投資機構不完全像一家公司,更像是一個合夥人機構。而基金的管理人很少是隻有一個合夥人的,無論是項目來源、項目評估,還是決策溝通等方面,往往需要能力互補的多位合夥人。

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創業投資人?

這裡面有一些共性:有很強的好奇心,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有很好的與人溝通和打交道的能力,有同理心容易理解別人,有高情商。

在具體的工作中,很多人覺得做創業投資首先要具備的重要能力是“判斷”。其實,“發現、找到好項目”才是創業投資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個能力。

其次,才是判斷能力。在這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經驗。做出好的投資判斷,除了靠做深入研究、盡職調查,還需要依靠經驗,這必須從在行業裡的多年觀察和教訓來習得。

同時,做出判斷之後能不能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拿到項目投資份額,也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投資了企業之後,很多投資人還會進入被投公司的董事會,在公司的一些重大決定包括戰略、招聘、後續融資、退出等關鍵問題上,都可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最後就是退出。投資退出的關鍵,是需要判斷在什麼節點賣掉持有的公司股份。對於已上市公司,高點低點之間退出的不同選擇會產生巨大的差距。這就需要投資人對公司有深入瞭解和判斷,知道公司的成長拐點在哪裡;另外,選擇通過什麼方式退出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需要投資人對所投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很好的判斷。

最終,有沒有能力把現金返還給LP,才能真正衡量投資人的能力,也是從投資到退出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事。

創業投資到底是做什麼?

創業投資主要是做兩個事:判斷事和判斷人。

事——因為標的企業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在早期階段,它的商業模式可能不確定,收入也許還沒有體現出來。這時,能否投中有巨大增長潛力的未來獨角獸,就取決於創業投資人的前瞻性眼光,和對商業本質的判斷能力。

人——判斷創業者。對人的判斷,僅看背景很難判斷準確。所以,不能只看學歷、經歷背景,關鍵是要看創業者的特質是不是跟要做的事最契合。

投資人與創業者最初的交流往往只有一個小時,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發現和判斷出好的創業者?往往並沒有邏輯化的公式,主要靠投資人的經驗。所以,早期投資就像中醫,也需要投資人在與創業者溝通的過程中望聞問切。

未來創業投資的機會和三個典型案例

在下面的幾個方向上,在未來是有很大的機會和發展空間的。

第一是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企業服務(toB)等等。

對於科技的未來十年,我們充滿了信心。比如,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術其實已經存在了三十年之久,為什麼在今天能真正大量地在各行業應用?因為如今數據已經足夠多了,算法也成熟到可以處理複雜的計算。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在比如醫療、汽車等多個行業可以看到AI已經在發揮很大的作用。

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可以看到已經出現了“商湯科技”等一系列優秀的高成長創新企業。這使得我們堅信,AI在未來十年對行業推動作用是巨大的。

科技方面還包含企業服務的機會。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的發展,在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都有著巨大的空間。我們認為,未來AI、toB的結合對各行業的促進都是非常大的興奮點。

第二大方向就是消費。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而且跟別的國家不一樣,中國有特別多元化的消費群體。在過去幾年,微信、移動支付、社交網絡等,把越來越多的人帶上了網,大大提高了網絡覆蓋。於是,在新品牌、新渠道,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等新零售方面,都將會產生各種創新機會。

另外,是出海的機會。基於中國已經形成特別好的產業鏈基礎,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輸出到國外;還有,我們在很多領域已經具有的研發優勢,以及中國獨特的商業模式創新,都可以輸出到海外。

三個IDG資本早期投資的典型案例

宜信。我們很早就認識唐寧,一路見證他從做投資到創辦宜信,以及宜信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其實從投資人轉變成為創業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其中需要的能力是很不一樣的。而唐寧很好地完成了這樣的轉變,帶領和管理上萬人的團隊,這是非常少見的。所以,IDG資本跟唐寧的合作,讓我們看到了人的潛力和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潛力。

小米。如同當年投資宜信,首先是基於對創始人多年的深入瞭解和信任。IDG資本投資小米,最初除了是看中雷軍團隊,看中人的因素,同時也看到小米很好地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

拼多多。拼多多走到今天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嘗試。IDG資本最開始與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交流的時候,他當時其實是想做高端會員制電商。可是,嘗試之後發現獲客特別難。後來,他們發現賣水果是一個特別好的獲客方式,於是做了“拼好貨”。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又摸索出了“拼多多”的模式。

上面幾個例子告訴我們,努力擁抱變化就可能帶來機會。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創業者,抓到了行業變化的趨勢,又能夠迎接變化,才產生了今天這樣一批偉大的企業。非常榮幸能夠見證、參與整個過程,這對於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