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聊一聊我們自身膚質的問題。關於皮膚類型的分類歷史上陸續出現過也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判斷標準,有不同的方法。

哈佛的皮膚科醫生 Thomas B. Fitzpatrick 在 1975 年,針對皮膚受到紫外線和日光照射時的受傷程度,提出一種包含 I-VI 六種類型的日光反應性皮膚分類法,也稱 Fitzpatrick 皮膚類型(Fitzpatrick Scale)。

比如在測試防曬霜的 SPF 值和抗水性的時候,被測試者要求是 I、II 或 III 型,即對紫外線和日光照射比較敏感的類型。

而在這種六型分類法出現之前,還有一種 Von Luschan 膚色量表,用 36 個色號來判斷膚色。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Von Luschan 膚色量表

年初在進化論參加過試色的童鞋看到這個表可能會覺得熟悉,因為當時我們用了這個方法的進階版:Pantone 皮膚膚色卡來做判斷,共有 110 個色號。很多同學看到色卡排開的第一感覺都是:眼花了...


而另一種比較大眾的五型分類法,是把皮膚分成乾性、中性、油性、混合性和敏感性皮膚。這種分類法比較容易理解,但相對粗暴簡單,很難進行標準化判斷。

另一種現在使用非常廣泛的方法是由時任邁阿密大學皮膚學教授的萊斯利·褒曼(Leslie Baumann)博士總結並提出,這種「16 種皮膚分類」的方式很全面的囊括了皮膚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而且有相對明確的判斷依據,在學界和業界都很受認可。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乾性/油性和敏感/耐受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色素沉著主要衡量面部和胸部產生黑斑的概率。這裡的黑斑主要指可以通過皮膚護理和其它措施預防、緩和的『黃褐斑、日曬斑和雀斑』,胎記、痣和老年斑不在討論範圍內。皮膚老化則是衡量皮膚在遺傳和環境雙重作用下維持年輕緊緻的能力。

這四個因素的兩個維度彼此組合一共有 16 種皮膚類型。聽起來數量很多,但落實到具體類別的皮膚護理上,還是要從這四個大的方向入手。

皮膚分類是瞭解皮膚的第一步,也是皮膚護理的基礎。所以,我們會用一個系列文介紹一種更全面更具體的皮膚分類方法。

關於皮膚護理,進化論之前針對具體的點,例如:油皮怎麼做保溼、如何正確防曬等,寫過一些文章,但是全面的皮膚分類很少涉及到。今天普羅卡斯特就從「皮膚保溼」

的角度談談乾性、油性、混合性皮膚的那點事兒。

乾性皮膚


乾性皮膚有哪些表現?

乾性皮膚最明顯的特徵是皮脂分泌少,角質層含水量低。正常皮膚的角質層含水量為10%~20%,乾性皮膚則低於 10%。這導致皮膚易乾燥脫屑,膚色晦暗,毛孔細小不明顯

乾性皮膚的人洗完臉後容易感到乾燥,不用保溼產品會覺得緊繃難受,臉上雖然較少出現毛孔堵塞,但是使用粉餅會出現卡粉的現象。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為什麼皮膚會變幹?

皮膚會變幹主要有5個方面的原因:油脂分泌過少;皮脂膜被破壞;天然保溼因子減少;體內缺水和外部環境乾燥。我們分別來說。

1. 皮脂腺分泌脂質過少

皮膚表面有一層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潤澤脂質和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這層膜可以阻擋皮膚內水分向外流失,也能防止外界有害物質進入皮膚。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圖片來自 Complexblog

基因遺傳或發育不完善(比如嬰兒)等因素都會引起皮脂腺分泌的脂質過少,使皮脂膜結構不完整,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2. 皮脂膜被破壞

上面說到了皮脂膜在維持肌膚水分上的強大作用。那麼有哪些因素會破壞皮脂膜呢?

物理擦傷,過度清潔,頻繁去角質等因素都會損害皮脂膜的完整性,導致經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容易乾燥,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某些皮膚疾病。

3. 天然保溼因子(NMF)減少

NMF 雖然在細胞間質內含量少,但與水結合的能力強悍。NMF 含量充足可以使細胞間質中水分充盈。

皮脂腺分泌過少、皮脂膜被破壞、環境乾燥

等都會使皮膚內 NMF 向外散失的速度加快,從而降低皮膚含水量。

4. 體內缺水

體內缺水導致皮膚乾燥很好理解,但卻並不受到重視。皮膚的水分主要停留在真皮層,其次是角質層。雖然皮膚可以通過護膚品和麵膜這樣的方式給角質層補水,但效果並不明顯。因為角質層的水分主要受到 NMF 本身含量的影響,而皮膚作為屏障的功能就是使各種分子(即便是水分子)不那麼容易『進出自由』,護膚品的補水基本沒辦法供給到真皮層。

所以皮膚最重要的補水方式還是從身體內獲得水分。當我們因為各種原因喝水少時,機體內水分得不到補充,角質細胞喝不飽水就會像花兒一樣「焉」了。

因此,護膚品主要側重於「保」溼,降低皮膚表面水分的流失速度。想要「補」水你還是需要放個馬克杯在手邊,多喝水才是硬道理

5. 環境乾燥

當外界環境過於乾燥時,皮膚就會更加傾向於失水,也就是以前生物和化學上會學到的「滲透壓」的概念。同理的,當環境溼度變高,皮膚失水變少,更有利於保持皮膚中的水分含量。

乾性皮膚的護理

知道了皮膚乾的原因,護理方法也就有了思路啊~

1.從身體運轉機制來說,多喝水非常重要

喝水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但是,姑娘們呀,你們確定每天早晚往皮膚中拍的那點化妝水『還不算散失的部分』足夠皮膚用的嗎?皮膚中絕大部分水分還是要靠我們喝進去水,吃的水果蔬菜來補充。

2.從外部環境來說,盡力創造一個溼度適宜的條件。

環境乾燥,這個客觀因素就很難改變了(羨慕南方童鞋,嚶嚶嚶)。有條件的可以在室內安裝加溼器(雖然有人會說然並卵),也可以隨時拿噴霧噴一噴。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噴霧,看看進化論之前的文章《

夏天就是噴霧的主場》你就會有思路了,就怕你買買買停不下來啊...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3.從護理角度說,做好皮膚的保溼工作

(1)使用補水面膜或補水功能強的化妝水補充皮膚水分

,雖然是短效補水,但確實會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面膜不宜天天用,使用太過頻繁可能會導致皮膚過度水合進而引起屏障功能受損,而且敷面膜太頻繁也有觸發接觸性皮炎的可能性。一週1~3次是比較合適的頻率

(2)一切不做保溼的補水都是耍流氓!像上面提到的,「保溼」才是護膚品的主場,不要本末倒置,用完化妝水之後一定要及時塗上保溼霜/ 乳,不然之前的補水就白做了。

4.從減少損傷來說,做好防曬和日常清潔。

(1)使用溫和不起泡的洗面奶,對自己的皮膚溫柔一點。

同時洗臉的水溫要適宜,控制在體表溫度附近就可以了。洗臉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有些幹皮姑娘洗個臉花3分多鐘,還用手使勁揉搓(好擔心她們會洗掉一層皮啊)。

(2)防曬防曬防曬,重要的事情說再多遍也不為過。無論是乾性還是油性,都要格外注意防曬,我們已經說過無數遍啦,個人覺得日本麻美防曬霜還不錯~

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的外在表現

皮膚表面油膩有光澤(這像是廢話,要不怎麼叫油性皮膚...),尤其是額頭和鼻翼所在的T區,而且容易出現毛孔粗大的現象。因為皮脂分泌過多,也比較容易出現痘痘黑頭這樣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使用泡沫豐富的潔面產品或在乾燥環境中不用保溼霜,皮膚也不會感覺緊繃;臉上有比較多的粗大毛孔、白頭或黑頭,基本上可以判斷為油性皮膚了。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皮膚為什麼會變油?

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皮脂腺分泌油脂過多了。大部分油性皮膚是天生的,皮脂腺精力旺盛愛出油這事兒很難從源頭上抑制。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的情況會有所改善。

除此之外,作息不規律,經常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壓力過大導致激素分泌紊亂等因素都可能使油脂分泌增加。

護膚品雖然很難在根源上抑制油脂分泌,但仍然可以幫助清理油脂和汙垢,一定程度上避免毛孔堵塞。

▍油性皮膚的分類


1. 油性不缺水


對這類油性皮膚來說,皮膚的含水量是正常的。而且因為油脂分泌過多,可以在皮膚表面起到封閉劑的作用阻擋水分散失,所以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過多的保溼,不用使用高濃度的封閉劑成分(比如礦脂)。

這樣的類型在護膚時的重點是做好清潔,控油和防曬

2. 油性缺水

這類油皮就比較不幸了。皮膚不僅出油很多,而且內部水分也不足。這就是有人常說的「外油內幹」。護膚的時候不僅要控油,還要參考乾性皮膚的護理方法,加強補水

油性皮膚的護理

1. 飲食上要保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至於火鍋,麻辣燙,還有辣條這類東西能躲多遠躲多遠。(不過我猜你們也管不住嘴,接著看後面吧)

2. 使用中性溫和的潔面產品。很多同學認為中性溫和的清潔產品是敏感肌和乾性皮膚專屬,這是沒有道理的。油皮雖然出油多,理論上更強的清潔劑效果會更好。但是油皮也要避免過度清潔,否則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造成惡性循環。

3. 平時喜歡用化妝水的人可以用一些含有抗炎成分或者去油抗痘的爽膚水來收斂毛囊口,使皮膚保持潔淨和清爽。使用時最好用化妝棉,這樣可以將殘餘油脂和汙垢帶走。不過這個並不是必須的,大家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選擇就好了。

乾性/油性不是絕對的

皮膚是乾性還是油性是由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的。也就是說,皮膚類型是可以改變的,而非絕對的。年齡、環境、生活習慣、飲食規律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導致皮膚類型變化。


要先分清幹皮、油皮、混合皮,你的後續護膚才有救!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普羅卡斯特自己從耐受性作成敏感型的『請為我這種不遺餘力地黑自己娛樂大家的精神鼓掌』。另一個南方同學,在家裡皮膚很好很正常,但是一到北方上學皮膚就因為水土不服出油爆痘,心疼這位同學。

混合性皮膚

混合性皮膚指的就是臉部皮膚有的區域是偏乾性的,而有的部分是偏油性的。雖然有的同學會用「混幹」、「混油」這樣不同的名稱來稱呼,但因為T區皮脂腺密度比臉頰和額頭要高,所以混合型大多數情況下指的都是T區偏油,兩頰偏乾的皮膚類型。

有一些文章中提到混合型是佔比最大的一種皮膚類型,有人是天生混合型,不過我想不排除有中性或大油皮自己作成混合皮的,再次證明了 no zuo no die 呀。

實際上,T區特別特別油、兩頰特別特別乾的混合性皮膚比較少見。這部分同學,很心疼你們,真的需要用不同的產品來專門護理不同的區域(心疼你們的銀子)。

大部分混合性皮膚可能只是臉上乾性或油性分佈不均。比如說T區出油很多,但兩頰出油相對較少;或者兩頰非常乾燥,T區相對正常的情況。

對於這種膚質的護理,可以以程度較重的皮膚類型護理為主。也就是說,前者在護膚上需要多參照一下油性皮膚的模式;後者就主要借鑑乾性皮膚的護理方式。當然了,其實這類同學最好也是把不同區域分開護理,但實話說,確實很麻煩也很費精力。所以大家按著自己願意承受的方式來選擇就好啦。

今天優咔顏品的科普推薦就到這啦~歡迎大家有問題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