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物聯網接管全人類,9102年你還能自己做什麼?

轉眼已經9102年了,互聯網衝浪早就不是一件新鮮事了。現在屯裡流行,物聯網 衝浪。

物聯網大致分為三個時期:1.萌芽期:互聯網時代,2.生長期:初級物聯網時代,3.成熟期終極物聯網時代。

比如我們想一進門就吹到冷氣:

在互聯網時代,要完成這項任務,要通過互聯網來信息傳輸,並配合人為的干預。

而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現行方案能實現用手機APP,對家裡的智能電器遠程操作,只需要 人為的干預。

而物聯網發展的方向,就是避免人工干預,甚至在你產生需求之前,提前解決問題,實現終極物聯網。而要實現 終極物聯網,還需要兩個基本前提:1.體系健全的互聯網體系 2.穩定可靠的信息交換。

物聯網的核心部分,仍然是互聯網,通過大數據進行雲計算,實現硬件的智能化操作。如果沒有互聯網的運算支撐,物聯網也只是個遙控器。此外,要實現物物相連,還需要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主流的 RFID射頻識別技術,便常用於門禁卡等距離通訊。但由於頻率特性,還不足以應對遠距離傳輸。

Ashton教授於1999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最早提出物聯網概念。靈感來自於——明明庫存充盈,但貨架上長期斷貨的口紅。後來,教授在口紅內放置傳感芯片,通過店鋪內的無線網絡,實時獲取口紅情況,這樣店家就能快速知道,何時需要補貨。

物聯網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20年,對物聯網的實際應用,大致分為幾個方面:

方向1:城市安防

成熟值:★★★★★ 潛力值:★★★★

浦東機場的防侵入系統,就是通過傳感節點組成能分辨靠近圍欄的目標自動預警效果遠勝於傳統的人力+監控。

方向2:智能家居

成熟值:★★★ 潛力值:★★★★★

目前用戶能通過冰箱,記錄食材時效並直接網上採購,又或者將手環與臥室檯燈綁定

入睡後自動熄滅,電影裡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

方向3:無人駕駛

成熟值:★★ 潛力值:★★★★★

通過車輛對道路設施的數據反饋,讓你只需要設定目的地,就能實時獲取路況和信號燈,實現智能駕駛,遠比單純的傳感器安全可靠。

雖然,物聯網的前景很美好,但同樣暗藏殺機。

殺機1:隱私洩露 身邊所有的設備,都掌控著你的大數據,一旦洩露基本就等同於….裸奔。

殺機2:系統宕機 設備通過大數據運算,就有可能出現“卡殼”,而這時候你很可能……進不去家門。

殺機3:虛張聲勢 物聯網高速發展時,很容易虛假宣傳,可能到手後發現……都沒二哈聰明。

雖然物聯網在發展階段,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但一旦技術成熟,就能有效解放現有的勞動力,讓人們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和更喜歡的事情上去。

全叔叨叨叨:

物聯網這個概念,雖然最早是由Ashton教授提出。但中國在1999年也相繼提出相應理念,被稱作“傳感網”。並且中科院也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傳感網的研究和開發。物聯網的概念與其說是一個外來概念,不如說它已經是一個“中國製造”的概念,他的覆蓋範圍與時俱進,已經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報告所指的範圍,物聯網已被貼上“中國式”標籤。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真正的實現“感知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