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神鵰》,聊郭襄

全文2095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但不同閱讀體會,會有不同閱讀時長。

看《神鵰》,聊郭襄

終南古墓潭水碧,絕情谷中情花寂。鏡花水月一場空,徒留相思伴此生。

儘管,少女初長成的郭襄是在《神鵰俠侶》離結束還有四分之一集時才出現,卻當仁不讓的成了全書的第二女主角,甚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然超越了小龍女。

當一個頸掛明珠,身著淡黃衣衫的少女出現在風陵渡口的“安渡老店”時,讓全書略感壓抑和悲苦的格調陡然變得明快起來。從此,這個女子便成為情節的主線之一,讓我們的心隨著這個女子的喜怒哀樂,而跌宕起伏。

聽說,本來金老爺子打算是讓小龍女死去,讓楊過攜手郭襄,無奈讀者反對才作罷。我不知這個傳言是否屬實,但郭襄在書中確實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楊過在重遇郭襄時,心中便“湧起要保護她,照顧她的心情”,送給她三枚金針,許其三個願望,而後大張旗鼓的為其賀壽;就連楊過的老對手金輪法王,也想不惜一切的收其為徒,並且為她跳入寒潭黯然神傷……在我看來,郭襄,根本就是以配角的身份在演繹主角的故事。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遇見楊過,是郭襄的宿命。如果說“風陵夜話”是對楊過以好奇與崇拜居多的話,那麼當她用第一枚金針讓楊過摘下面具,讓眼前出現一張“清癯俊秀,劍眉入鬢,鳳眼生威,只是面容蒼白憔悴”的面孔時,她一生都無法將這個形象從心底抹去。“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她的愛,那麼純,那麼痴,讓人忍不住心酸。在她心中,只有那個讓她可敬可愛的大哥哥。

看《神鵰》,聊郭襄

從十六歲到四十歲,二十四年,她始終打聽“大哥哥”,追尋心上人的蹤跡,用盡了一個女子最美好的年華,然而苦苦尋覓,最終冷冷清清。明知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卻又不能不想,不能不尋,到頭來只能徒增煩惱,又添相思。

喜歡郭襄與老頑童比誰做的壞事更壞那段文字。有個軍士在城頭守夜時睡著了,郭靖叫人綁了,說要斬首示眾。軍法如山,郭靖當然沒錯,但我卻更欣賞小郭襄的做法,她偷偷放了那個小兵,叫他快逃。讓我想起林肯總統也幹過類似的事情,逃兵要判死刑的,但那個逃兵的母親向他哭泣哀求,林肯心軟了,便以逃兵未滿十八歲,釋放了他。當然國家法令是要遵守的,但郭襄偷偷摸摸的行為更具人情味。郭襄還偷過媽媽黃蓉手上的金釧,因為一個貧窮的小女孩說好看,小郭襄便偷來送給了她。更喜歡她對老玩童說的話:“那段皇爺有數十位嬪妃,你卻連一位夫人也沒有,他顧全朋友之義,該將劉貴妃送給你才是啊!”這句話,也使得楊過更對她多了一層喜愛和憐惜,因為他發現,他們都是不拘泥於世俗禮法的同類之人。我們自己有時候都會如此,某人一句話,使我們發現雙方理念相同,思想相通,突有得遇知已之感。我相信,這也是楊過小龍女待郭襄不同的重要原因,他們都是同類人。

郭襄不但瀟酒爽朗,而且極具俠氣。從郭襄身上可以看出,俠氣不一定與武功的高低成正比。偷金釧送貧女是俠氣;典金釵沽酒請客是俠氣;冒危險祭拜魯有腳是俠氣;躍身跳入深不見底的深潭,拿出楊過給她的最後一支金針,求他保重,是俠氣;明知武功不敵,但見故人覺遠被少林寺“虐待”,撥劍相助,奮力相救,更是俠氣中的俠氣了。

郭襄的瀟酒爽朗和俠氣,不但讓楊過對她與眾不同,也讓少林高僧無色大師另眼相看,甚至還讓奇人何足道傾心敬慕。在《倚天屠龍》中,崑崙派高手何足道就傾心郭襄,何足道被人稱為琴棋畫三聖,也是風流倜儻,當時的頂尖高手。何足道為了表達情意,別出心裁地將《蒹葭》與《考槃》合二為一:“考槃在澗,碩人之寬。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天一方…….。”聰明如郭襄,自然聞絃歌而知雅意了。如果不是遇到了楊過,何足道和郭襄不失為一對神仙眷侶。只可惜,郭襄心中只有“大哥哥”一人,實在可惜了何足道精心為她編織的歌曲了。

有人認為郭襄對楊過不是愛慕之情,只是對英雄和兄長的崇拜之情,,我倒不這麼認為。略舉幾例,小說中描寫郭襄見到楊過真面目後眼中“異樣的神情”,以及郭襄因見“姐姐在姐夫身畔與群雄熱情的相互道賀”而心中傷痛不已;其實還有一段情節,可以最直接的證明郭襄的深情,《倚天》中寫道:郭襄四十才出家,原因很多,但其實最主要是四十已是郭襄的一生了;再者,讀者是否還記得郭襄出家開創峨嵋派,她的弟子叫什麼?——風陵師太,為什麼?郭襄初次知道楊過,就是在風陵渡。此都可以證明郭襄對“大哥哥”是純粹的愛慕之情。楊過對郭襄卻是夾雜了照顧、保護妹妹的複雜感情,經歷了由憐到愛的變化。

其實在我看來,楊過是配不上郭襄的,只不過是在少女情竇初開之時先入為主罷了。每當讀到《倚天》開頭,那個青驢上孤獨的黃衫少女唱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時候,心中都會為她感到些許不值。本該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的小姑娘,為了一個有妻室的人,從此憂愁不展,鬱鬱寡歡,她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

當楊過攜小龍女歸隱。 “秋風清,清風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相思過後是情盡,何足道,張三丰,本來這兩個人都是郭襄不錯的歸宿,可是,套用《白馬嘯西風》中李文秀的那句名言:“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直到她四十歲那年,才忽然大徹大悟,遁入空門,隨後開創了峨眉一派。理智如郭襄,就像一朵寂寞的煙花,在靜靜的夜空孤獨的綻放美麗,只留給我們深深的惋惜和惆悵。

看《神鵰》,聊郭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