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許可、劉昕:《巔峰之夜》的國際共研方法論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國際共研的全球頂尖才藝秀《巔峰之夜》是湖南衛視乃至中國電視業在模式研發與內容製作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與“看電視”對話中,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副主任、節目監製許可、總導演劉昕揭開創作幕後,解讀破題之道。

文 | 姜宇佳

在機制創新上一向走在衛視前列的湖南衛視,已形成了“三管齊下”的多元內容創意與生產模式,除了內部團隊自主原創、與外部優質團隊合作之外,還在近兩年開闢出了國際共研的全新思路。

正在熱播的《巔峰之夜》就是打開國際合作視野、探索跨國共研後的產物。這檔全球頂尖才藝秀節目由湖南衛視節目製作中心劉昕團隊操刀,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和全球最大電視內容製作發行公司之一Fremantle公司共同研發,模式由湖南衛視與Fremantle共有。

這是湖南衛視乃至中國電視業在模式研發與內容製作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中外頂尖團隊協同作戰中的相互磨合,國際創意經驗的借鑑與本土化創新,此次開創國產綜藝節目生產諸多第一次的創作中,挑戰重重。

在接受“看電視”(ID:TVwatching)的獨家專訪中,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副主任、節目監製許可、總導演劉昕揭開了極具特殊意義的《巔峰之夜》創作幕後,解讀破題之道。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巔峰之夜》主創合影

“有趣味的高端節目”

本土化創新成就全新模式

對於這一項目,湖南衛視的方向一直很明確,劉昕團隊、創新研發中心和Fremantle公司三方所要共同研發和製作的是一個未曾出現過的全新模式。

而Fremantle旗下的“達人秀”是這檔新節目的創意來源,這個全球爆款模式開播14年間已推出了77個國家版本,而此次與湖南衛視攜手,雙方也就打造一個對傳統“達人秀”實現突破的新模式達成了共識,新節目從名字上便捨棄原來的元素,取名《巔峰之夜》。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湖南衛視有新節目的藍圖,希望打造原創全新頂級素人節目IP,並且有面向全球的視野,恰好Fremantle公司也有做‘全球達人秀’的創意和想法。”創新研發中心副主任許可、節目監製透露,兩方一拍即合,各自貢獻優勢資源,發揮長項。

Fremantle公司提供全球達人資源以及具有豐富“達人秀”操作經驗的國際頂尖團隊,而湖南衛視基於對中國電視市場和觀眾收視取向的把脈,主導本土化的研發與製作,從選角、賽制設計,到拍攝、製作,主控節目方向。

許可總結,《巔峰之夜》要在四個方面實現對原有“達人秀”模式的突破。首先,節目以全球頂尖才藝秀為定位,所邀請的巔峰挑戰人不再是零基礎的素人,而是曾在各國“達人秀”中取得過佳績的頂級達人,這在全球範圍內也很罕見。因此,節目講述的故事,也並非素人華麗蛻變的故事,而是關於這些收穫榮譽的全球達人時隔多年後迴歸初心,能否戰勝自己、重返巔峰的故事。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其次是賽制的突破。賽制設計上,劉昕團隊、創新研發中心與fremantle公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打磨,最終形成了“觀眾之選”和“見證官之選”兩條通路並行、懸念與進程節奏感更強的車輪戰,以及入圍賽、突圍賽、總決賽三階段的賽制與賽程。

而全新賽制的突破,也直觀體現在舞美視覺中,節目打造了“雙舞臺”,除才藝秀的大型舞臺外,還設計了位於觀眾席上的“巔峰之路”和“榮耀之巔”,以視覺手段強化巔峰之爭。

此外,真人秀表達與主持人功能上,也實現了對“達人秀”的突破。以主舞臺為主陣地,《巔峰之夜》在塑造人物的真人秀內容創新上下了更多功夫。“在《巔峰之夜》,我們不光可以看到神仙打架,也能看到神仙聯歡。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巔峰挑戰人云集一堂是很有意思的;不同的文化、民族背景,讓他們表達方式、性格特徵迥然各異,再通過我們獨特的真人秀設計會產生‘跨國際’的化學反應,非常生動。”許可說。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而“巔峰推薦人”王祖藍的角色則是對“達人秀”模式中側臺主持人的升級,他不僅承擔了翻譯的功能,也在與巔峰挑戰人的互動中融入更多喜劇化、綜藝化的表達,降低中國觀眾的接受門檻,使節目更接地氣。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創新研發中心、製作中心一線團隊與國際頂尖模式公司合力共研,並非簡單的引入優質模式,而是意圖集合多方力量開發出一檔具備完整模式體系、各要素全面升級的真正全新的節目,養成耳目一新的原創綜藝新品牌,甚至具備輸出國際的可能。

在這個新模式的開發中,貼近中國電視、文化土壤的本土化創新,成為關鍵所在。而這也是電視湘軍所擅長的。無論是節目監製許可,還是劉昕團隊,都有著相當豐富的原創節目研發和製作經驗,對中國觀眾的收視習慣與審美偏好有著清晰的認知和判斷,而這為這檔具有全球視野、國際水準節目的本土化創新和傳播提供了保障。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這個節目偏欣賞性,而且部分秀有一定的超前引領特徵,讓普通的中國電視觀眾接受起來,實際上很有難度。我們更多的是在真人秀這塊,做人物、故事上來中和,”總導演劉昕很清楚,

要想更好地適應國內觀眾,就必須在共情故事和普適性情感上做文章。

而從反饋的收視數據來看,電視觀眾的確更容易被有共鳴感的故事吸引,被某個人物互動環節講述的背後故事打動。因此,對於每期的七個表演,導演組不僅在才藝門類上編排得區隔度高、錯落有致,更講求情感、情緒的豐富度與起伏變化,勵志、歡樂、感動、驚喜等多種情緒通過人物故事都有所傳遞,而劉昕透露,家庭情感是最容易直擊中國觀眾內心的,因而,關於愛情和親情的故事,也在節目中佔比相對略高。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湖南衛視節目特有的芒果基因,在這檔國際共研的節目中也並未缺席。湖南衛視頻道氣質的延續,節目創作中娛樂、創新精神的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球“達人秀”在中國傳播的難題。無論是謝娜、王祖藍這類喜劇特質突出的藝人的加入,形成趣味性互動,還是每期的花式開場,都在這檔國際模式感的節目中,添上了獨屬於湖南衛視的元素與氣質標籤。

既要國際範,還要接地氣,這對難以共存的對立風格,在《巔峰之夜》中最大限度地消磨隔閡與矛盾感,劉昕希望,打造出的是一檔“有趣味的高端節目”。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在磨合中共融

國際共研難題的一一攻克

國際共研與傳統自制、外製節目的最大差異點在於涉及多方力量,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同時,各方分散力量的有機融合,也給各個環節實際操作帶來了更高難度。

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節目製作中心,再加上來自國際的Fremantle公司以及秀導、舞美設計等國際團隊,參與研發與製作的主體之多,是史無前例的,再加上中外在思維理念、生產方式上的巨大差異,多個主體之間的協調互融,在各個維度尋求平衡、形成共識,成為《巔峰之夜》製作中的一大難題。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怎樣令眾多部門、中外團隊協同運作,做出好節目,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挑戰,過程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許可告訴“看電視”(ID:TVwatching),要解決這些難題,首先要各方目標一致,這個目標就是集中各方資源,做一檔前所未有的全球頂尖才藝秀,這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在此基礎上,中外各方圍繞節目的各個要素進行了充分的論證與探討,從模式研發、賽制設計、視覺體系、故事演繹等各方面,都實現了深度的國際共研,對湖南衛視來說,這是內容策劃、節目生產上的全新嘗試,“通過《巔峰之夜》的國際共研,我們在節目生產領域嘗試搭建一種不同以往的運作方式。”

操刀製作的劉昕,對中外團隊的磨合體會頗深。他坦承,共研的確存在著兩方的拉鋸和角力,而這是在所難免的。國際模式公司長於對“達人秀”模式精髓的把握、國際頂尖製作水準的內容呈現,而湖南衛視兩大團隊則發揮中國式表達優勢,將這個國際化的故事講得更有中國味。雙方的優勢疊加、觀念和方法的相互碰撞,實現了這次和諧且有探索價值的創作。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基於對中國觀眾的瞭解,湖南衛視做了諸多有益創新。由於中國觀眾對同膚色同語言的選手有天然親近感,每期節目都設定了兩組中國巔峰挑戰人的比例;

新奇特的表演,是觀眾更為期待的才藝秀特徵,而在中國觀眾視野日漸開闊,導演組竭力將更多從未在國內電視熒屏上呈現過的新奇表演帶上舞臺;

另外,對於國外的巔峰挑戰人,節目試圖將他們置於中國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語境中,使其所代表的異域文化與中國文化產生交融。即便是節目播出後,創新研發中心和劉昕團隊對觀眾口味與訴求的研究也沒有停止。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整體來說,國際共研的基本原則是“求同存異”。“大家會覺得Fremantle公司在原有模式上會有堅持,但實際情況是他們非常尊重我們的一些新的想法,同時我們也尊重‘達人秀’的精神內核。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團隊和體系目標一致,工作有序,保證這個節目能夠在非常短的籌備期內順利落地。”許可說。

而Fremantle公司和國際製作團隊過往“達人秀”創作中積累的真人秀人物塑造經驗,在《巔峰之夜》中得以保留。實際上,湖南衛視團隊在真人秀的呈現角度和方式上曾進行反覆論證,而推翻了多種方案後,最終選擇以效率最高的才藝秀現場塑造為主要手段。

“節目塑造人物更多的著力點是在他抵達現場後,通過評委和他的對話,把這個人物塑造得立體。主舞臺,不光是綜藝的表現環境,也是塑造真人秀的環境。這也是‘達人秀’最成功的部分,我們也吸取了經驗和建議。我們的創新主要是在後臺部分,比如七個選手出場順序現場公佈這個設計等。”劉昕告訴“看電視”(ID:TVwatching)。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另外,語言溝通上的障礙、溝通成本的顯著增加,也給這檔節目的創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選角、才藝秀設計等各創作環節,都需藉助視頻工具、邀請專業翻譯參與。例如,每個秀都需導演組與選手充分溝通後,跟國外秀導總監視頻商討設計方案,而後再根據中國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項目籌備和創作週期本就十分緊張,每個秀的設計時間僅有半個月左右,但客觀存在的溝通阻力也都被團隊一一克服,許可說,“從臺前到幕後,我們還在研究怎樣更好地突破語言障礙,降低溝通成本,讓觀眾輕鬆看懂節目,獲得愉悅。這個工作有難度,但我們一直在不斷優化中。”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製作階段,劉昕也發現,語言交流上的問題,的確提升了創作難度。由於以人物塑造為主的真人秀敘事主要通過對話來完成,口頭或文字翻譯的加入,都會在一定程度給情感表達帶來一定損耗。

節目組不斷探索這一難題的破解方法,如第二期採用中文配音、字幕與巔峰挑戰人聲音的對位,但效果仍然難以比擬無障礙的中文對話。不過,具有較強感染力的人物真實情感和性格也難以掩蓋,前兩期節目,就有不少來自國外的巔峰挑戰人被觀眾記住和喜愛。

“舞臺秀”創作的新起點

國產節目工業化製作又一次突破

就湖南衛視甚至整個中國電視綜藝行業來說,《巔峰之夜》的國際共研都是一次挑戰性十足的新鮮嘗試,共研不再停留在創意和紙質方案的階段,由一個概念拓展為完整的模式,再落地為真實的電視節目,這並未有過太多先例,“這也是湖南衛視有史以來真正意義上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共研項目。”而重重關卡的突破,無疑為對有益嘗試共研的電視平臺和機構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給電視生產開闢了一條全新路徑。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在全流程主導參與此次國際共研的許可看來,這次探索,對於湖南衛視的意義深遠。在中國電視全面進入原創時代後,原創的方式都在延伸,“原創並不是閉門造車,我們也需要放眼世界。有一些來自國際平臺的原始創意、優質理念,能不能夠通過深度共研令其落地?未來電視競爭更加集中頭部資源,誰能勇敢邁出第一步,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搭建新局,誰就有可能佔得先機。《巔峰之夜》是探索、也是開始,我們會不斷努力。”

對於製作團隊而言,這是一次中西方電視人深度碰撞、相互學習的創作經歷。與劉昕團隊並肩戰鬥的包括國際飛行製片人、國際飛行總導演、國際飛行選角導演、燈光舞美系列國際職員,“歐洲歌唱大賽”舞美設計師Wieder、《美國達人秀》秀導Justin、《亞洲達人秀》選角總監Paul等頂尖製作人才都整季加盟。

劉昕告訴“看電視”(ID:TVwatching),“這是一次對電視生產整個工業化流程的實戰學習和訓練,團隊收穫挺大。”而對團隊觸動最大的是海外電視人在舞臺呈現上截然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在他看來,《巔峰之夜》也標誌著中國電視在“秀”的製作上一個真正的開端。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電視舞臺秀呈現水準的巨大提升,與“秀導”的引入不無關係。秀導類似於舞臺秀的創意總監,具備全面的電視畫面設計和配置能力,從視頻大屏、道具、服裝,到音樂設計、舞蹈編排,秀導通過對影像畫面的豐富想象力、活躍的創造性思維和紮實的表現技巧,把一個創意概念轉化為具備強視聽衝擊力的秀。劉昕感嘆,國際頂級的創意機制和實現手段,成就了節目中震撼的才藝秀。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而將各種藝術形式都進行故事化呈現,巧妙設計創意性故事情節,使其具有更強的戲劇張力,釋放出情感力量

,是國際水準的秀導的核心能力優勢,也是《巔峰之夜》中的秀與普通晚會節目的根本區別。

觀眾反饋中普遍提及的國際範,不僅來自於技術水準的提升,實際上,從秀的創意階段就已形成,“這些秀高級的地方就在於,從創意開始就很不一樣。國際秀導構思的視野突破了我們想象的空間,西方人的思維和呈現方式跟我們中國秀導很不同,他們很早就形成了很成熟的創意方法,有一套教科書般的操作方式。這給我們比較大的震撼。”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對劉昕團隊來說,這也是一次對國外電視工業化流程、專業化製作體系完整且深度的學習過程,視野與方法都能得到有效拓寬。而湖南衛視團隊超強的執行力和奇高的效率、以真人秀標準拍攝棚內綜藝的方式,也令國際電視人大吃一驚。

對於這個不斷呈現令人瞠目結舌的驚豔表演的舞臺,許可用“夢之所及,大開眼界”這八個字來概括。這個舞臺上有太多的不可能,而在舞臺之下,湖南衛視也在摸索中開創了中國電視的諸多第一次,實現國內舞臺才藝秀製作水準的又一次飛躍,挑戰並戰勝了國際共研中的一系列不可能。

無論從湖南衛視頻道發展層面,還是中國電視現有創意模式和生產機制的突破層面,《巔峰之夜》都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专访许可、刘昕:《巅峰之夜》的国际共研方法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