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一帶一路’倡議屬於所有人,應該成為每個人都享有的共贏機遇。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表示,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

中國更加開放、更加全球化

孫超:作為一個歐洲人,您怎麼看待中國發生的變化?

馬蒂亞·羅瑪尼:過去15年裡中國發生了很大變化。每次來中國,我的印象都與上一次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中國發展得非常快。但是我主要想談談在過去兩年裡我看到的變化,即環境變化和社會變化。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

在環境方面,無論是首都北京,還是上海、重慶、臺灣等地,都受到汙染的威脅。如今,中國人比以往更加重視汙染問題。中國政府正在採取積極行動,比如使用電動汽車、重視工業區位等,人們可以看到這些行動帶來切實明顯的變化。

在社會方面,在中國的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能講英語,他們看到外國人也習以為常。這意味著中國更加開放、更加全球化。

歐洲經濟體像是裝滿油的“油輪”

孫超:您來自歐洲,又是EBRD的官員,您如何評價近幾年的歐洲經濟運行情況?

馬蒂亞·羅瑪尼:歐洲是一個龐大的、成熟的、穩定的、非常富裕的經濟體,是一個經歷數十年財富積累的經濟體。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裝滿油的“油輪”。

這個比喻用來描述歐洲經濟是很貼切的,它移動得很慢,但力量非常強。裝滿油的“油輪”的優點在於非常穩定,問題在於很難改變路線——因為它太重了。

歐洲需要創新、技術、變革,比如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結構的改革。歐洲正在慢慢地朝著這一方向前進。相比之下,中國經濟體量很大,但更具活力。因為中國人口更加年輕,歐洲的老年人更多,也許15到20年之後,歐洲的勞動力和退休人員幾乎會各佔一半。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中國更具活力,有更年輕的人口,可以更快更好地接受創新和改變。而在歐洲,創新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被接受。例如,在巴黎或柏林,你就看不到北京的這種共享單車,儘管歐洲有自行車共享系統。

不過,歐洲經濟非常有彈性。歐洲經濟度過了非常困難的時期,金融危機給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震動。現在得益於歐洲中央銀行,歐洲採用了量化寬鬆計劃,增加貨幣供應量,使經濟增長重新出現。我們已經看到了歐洲經濟增長重新出現。首先是德國和法國兩個大經濟體,漸漸擴展到意大利或西班牙這樣的經濟體。所以,我對歐洲經濟的前景是樂觀的。

反全球化問題來自財富分配不均

孫超: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EBRD秘書長特別強調了“包容性”和“全球化”。您怎麼看歐洲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出現的反全球化現象?

馬蒂亞·羅瑪尼:全球化在過去這些年總體來看是積極的,它給我們創造了許多機會和多樣性的可能,很多人從全球化中受益。但同時有些人沒有獲得全球化的好處,有些城市因全球化而衰敗。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在歐洲,很多人感受到全球化帶來的挑戰。EBRD前兩年做的一個關於包容性和經濟增長的報告顯示,在歐洲國家,包括東歐和中歐,財富的分佈由於全球化而發生了重大變化。

如果把人按財富從高到低進行排列,那麼最貧窮的人從全球化中獲益,他們擺脫了貧困。處於收入頂部的富人在全球化中受益巨大,富人變得更富。而處於中間收入的人沒有獲得更多好處,也就是說中產階級沒有因全球化而獲益。

所以,歐洲現在有人投票支持反全球化的政府。他們投票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全球化是一個壞的概念,而是在表達對生活沒有變好的不滿,因為他們沒有從全球化中獲益。

“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孫超:您如何看待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

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一項偉大的倡議,是全球化的2.0版本。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價值觀和原則是聯通各國經濟、聯通各國人民、聯通各個國家,這些都是全球化的基礎。

EBRD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我們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個倡議意義重大,許多國家都會從中受益。我尤其贊同習主席提到的,“一帶一路”倡議屬於所有人,應該成為每個人都享有的共贏機遇。

過去的經濟機會常常無法實現共贏,不能讓所有人都受益。所以保證人人都能受益十分重要。這意味著要關注到那些被市場忽略的人群的需要。

舉一個例子。曾經有媒體髮長文報道從義烏開往倫敦的貨運班列,報道將其稱為“英國脫歐特快列車”。實際上,這趟列車從義烏開往歐洲,但在每四列從義烏開往歐洲的貨運列車中,只有一列能夠滿載而歸,其他三列都空車回到中國。原因是,現在的貿易勢頭是商品從中國流向歐洲,而歐洲公司向中國出口的機會仍然十分有限。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如果真的想實現“一帶一路”的共贏發展,必須要平衡這其中的貿易失衡。因為從經濟上而言,“一帶一路”要能夠給歐洲公司帶來機遇,讓它們覺得在中國這個開放市場中有生意可做,就像歐洲市場對中國公司的開放態度一樣。

從政治上,歐洲人非常關注他們的工作、福利以及來自中國的競爭。所以他們考慮和關心的不會是媒體所謂的中國會帶來新殖民風險,他們真正想要確保的是來自中國的競爭不會減少他們的工作機會。所以,EBRD致力於平衡歐中的經濟關係,會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這些原則。

“一帶一路”合作要“軟硬”兼顧

孫超:“一帶一路”倡議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發展原則、使命目標等方面有諸多共同點。您認為,EBRD應如何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以取得更好的經濟發展?

馬蒂亞·羅瑪尼: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我們非常關注這個地區國家的經濟,關注其市場開放的能力,特別是對西歐和整個歐洲的開放能力。所以,一些國家決定成立EBRD,以幫助中東歐國家和前蘇聯地區國家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逐步融入歐洲。因此,美國、所有歐洲國家以及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墨西哥等國共同成立了EBRD。

EBRD是一家公共銀行,重心是私營領域發展和市場建立。我們通過對市場研究所得出的經驗,很大程度上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則相一致,包括建立具有競爭力並有彈性的市場、包容的市場、秩序良好的市場以及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這也是EBRD不懈追求的目標。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 2018年11月14日,由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同主辦、中國工商銀行承辦的中亞投資論壇在京舉辦。圖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左)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行長查克拉巴蒂分別代表兩家機構簽署了《促進第三方市場合作諒解備忘錄》。

EBRD同中國財政部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簽署了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合作諒解備忘錄,也同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如今已經開始開展“一帶一路”的相關項目,例如,和亞投行一起為塔吉克斯坦的公路興建工程提供融資,這一工程連通塔吉克斯坦首都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

總而言之,EBRD可在三個方面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支持。

第一,發揮優勢,為項目提供融資。EBRD在“一帶一路”重要的共建國家都開設有辦事處,非常瞭解這些國家並共事了二十幾年。EBRD會繼續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為這些項目提供融資。

第二,EBRD堅信“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克服的障礙不僅僅是來自“硬”基礎設施部分,如興建道路、鐵路、港口、機場等,也有來自“軟”的部分,監管、政策、海關和邊境監管等障礙。現在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軟”障礙。政策改革、政策投入、政策對話、跨國監管標準和實踐交流等都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困難。這些是EBRD非常熟悉的解決方案。

第三,2016年中國加入了EBRD,成為第67位股東。我們要做的是與中國國家機構和公司增進聯繫,探討如何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展開合作。這也是EBRD同絲路基金簽訂諒解備忘錄的原因,也是我們更加頻繁地往來北京的原因。

要清楚地意識到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

孫超:“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非常具有多樣性,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情況。從EBRD的經驗出發,有哪些方面是中國可以借鑑的?

馬蒂亞·羅瑪尼:國家與國家之間大不相同,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也有著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系。這也是為什麼EBRD可以有力地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清晰地意識到這些國家之間不同的政治和經濟情況,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大經驗。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馬蒂亞·羅瑪尼(左)與本文作者孫超

從EBRD的經驗來說,必須尊重這些不同,不能去要求這些國家改變處事模式,而是善意謙虛地建議其在某些方面做出改變等。

但提出建議時,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這些正是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發表的看法。習主席明確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在出口中國的經濟模式和政治模式,而是應該在各國經濟政治的大環境下開展。

孫超:2016年中國成為了EBRD的成員國。同年,亞投行與EBRD簽訂了第一個共同項目,以促進塔吉克斯坦的道路現代化。能否介紹一下,EBRD未來的項目會優先在哪些方面開展?

馬蒂亞·羅瑪尼:如果僅從項目來看,EBRD不是一個大銀行,一年大約借出90億歐元,也就是700億元人民幣左右,但是卻非常重要,尤其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總經理馬蒂亞·羅瑪尼:“一帶一路”是全球化2.0版本


▲ 2016年5月11日,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左)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行長查克拉巴蒂出席在倫敦舉行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二十五週年年會及商業論壇,並就首個合作項目簽署備忘錄。

EBRD提供融資的項目主要是在四個領域:

第一個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交通設施、市政建設包括汙水處理廠、燃氣、供水網絡等,以及任何與基礎建設相關的項目。

第二個領域是能源。目前來說,大部分投資都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效率相關。這是因為EBRD堅定承諾將大部分資源導向綠色項目。EBRD希望40%的貸款都為可持續發展服務。

第三個領域是金融機構。EBRD和當地的銀行及金融機構合作,幫助其提高借貸能力。相關項目涵蓋了從改制、建立堅實基礎到提供信貸額度的各方面。

第四個領域是在工業、商業及農業領域投資。這部分主要是各種企業。這包含了從食物、飲料到家畜、農業及後勤的方方面面。

這就是EBRD目前投資的四個領域。而在與“一帶一路”的合作中,EBRD會重點關注能源基礎建設。

延伸閱讀: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成立於1991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全球最重要的區域性開發金融機構之一。中國於2016年正式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為有力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產能合作等加強對接,積極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為中歐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支持。

作者 / 孫超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編委、國研智庫副總裁,著有《新秩序:各國大使眼中的“一帶一路”》

本文已由百通社獲得中文轉載權。部分內容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