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學學作家王蒙“不設防”

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學學作家王蒙“不設防”

學生要出心理健康教育小報,要我寫一篇關於人際關係的原創文字。說實話,自認為我的情商是比較低的,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不是我的強項。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師,師與師之間,師與生之間,校與家之間,關係簡單,交往也就簡單。我沒有什麼“江湖經驗”,對於所謂的商場奸詐、官場險惡,也只是僅有聽說,沒有親見;至於交往指南、人情練達方面的文字,更是從未寫過。此番學生有約,也只好硬著頭皮,到作家王蒙那裡拉點“贊助”,湊合一下,算是交差吧。

早些時候,曾看過王蒙先生的隨筆《不設防》一文,印象很深。“為什麼不設防?因為沒有設防的必要。無害人之心,無苟且之意,無不軌之念,無非禮之思,防什麼?誰能奈這樣的不設防者何? ”我們不設防,不掩飾,不委過,光明坦蕩,別人無需防你,當然也不會存心害你。即便彼此有時難免也會有誤會,會有磕磕碰碰,但終歸是無傷大雅,無損和諧的。再者,我們光明坦蕩了,“贏得上下左右內外的瞭解與支持,這不是比馬奇諾防線更加攻不破的防線麼?”

王蒙先生認為,之所以不設防,有一個也許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們沒有時間。比起為個人設防來說,我們有更多得多、更有意義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這也是更好的防禦和進攻——對於那些專門干擾別人做事的人。”對此,我深以為然,人生苦短,時間精力有限,特別是做學問、搞研究的,何必把時間花琢磨人際關係上呢?對於青年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心地寬容一些,心思專注一些,同窗三年,自有一份情誼,沒有什麼解不開的疙瘩。

人們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實中許多人會擔心萬一“不設防”,真讓自己吃虧了,讓小人得志了,那我們不是傻到家啦?這種事當然有,然而,“從長遠來說,得大於失,雖失猶得,不設防仍然是我的始終不悔的信條。”王蒙先生一直踐行“不設防”的信條,他的人生與成就應該也是這個信條管用的明證吧。

記得杭州虎跑寺有一副對聯,上聯:佛祖無奇但作陰功不作孽,下聯:神仙有法只生歡喜莫生愁,橫批:行分內事。我們不是神仙,不是不交往,只是不設防,專注於行分內事,“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那也就不會有太多人際交往之愁了。

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學學作家王蒙“不設防”

附:《不設防》(王蒙)

我有三枚閒章:"無為而治""逍遙""不設防"。"無為"與"逍遙"都寫過了,現在說一說"不設防"。

不設防的核心一是光明坦蕩,二是不怕暴露自己的弱點。

為什麼不設防?因為沒有設防的必要。無害人之心,無苟且之意,無不軌之念,無非禮之思,防什麼?誰能奈這樣的不設防者何?

我的毛筆字寫得很差,但仍有人要我題字。我最喜歡題的自撰箴言乃是"大道無術"四字。鬼機靈畢竟是小機靈,小手段只能收效於一時,小團體只能鼓譟一陣,只有大道,客觀規律之道,歷史發展之道,為文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設防,只是小術,雕蟲小技。靠小術佔小利,最終貽笑大方。設防就要裝腔作勢,言行不一,當場出醜,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設防就要戴上假面,拒真正的友人於千里之外,終於不倫不類,孤家寡人。

不怕暴露自己的缺點,乃至敢於自嘲,意味著清醒更意味著自信,意味著活潑更意味著真誠。缺點就缺點,弱點就弱點,不想唬人,不想騙人,親切待人,因誠得誠。不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為別人的風言風語而氣怒,不動不動就拉出自己來,往自己臉上貼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嘆,自急自鬧,都是一無所長,毫無自信的結果,實在讓人笑話。

從另一方面來說,不設防是最好的保護。親切和坦蕩,千千萬萬讀者和友人的瞭解與支持,上下左右內外的瞭解與支持,這不是比馬其諾防線更加攻不破的防線麼?

之所以不設防,還有一個也許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們沒有時間。比起為個人設防來說,我們有更多得多、更有意義得多的事情等待我們去做。把事情做好,這也是更好的防禦和進攻--對於那些專門干擾別人做事的人。

因為不設防,是不是也有吃虧的時候,也有讓不懷好意的小人得逞--亂抓辮子亂扣帽子的時候呢?

當然有。然而,從長遠來說,得大於失,雖失猶得。不設防仍然是我的始終不悔的信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