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生活的山區老廠,如今雜草都兩層樓高了,導演說這感覺對了


在成都西南方向距離1個多小時車程的山裡,遺留有一個完整的工廠,一個曾經的三線廠。

中學時一個同學家就在那裡,曾在他家住過一陣,那時感覺非常好,以後都想著要再去一次,很多年前這裡都搬走了廢棄了。再去時已雜草叢生,摸索著還能看到當初的記憶。

三線廠是個特殊歷史產物,由於遠離城市,這裡可以說是一個全封閉的小世界,有工廠、醫院、學校、宿舍、體育場、劇院,很多同學都是出生在這裡,直到90年代離開。

誰家有點事全廠都知道,偷拿一支鉛筆都是件很大的事,那是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年代。

那時候沒有什麼玩具,大多數業餘時間都是到同學家玩,或者約同學去山裡瞎逛,大家有很多遊戲:彈玻璃球、打乒乓、跳繩、放風箏、滾鐵環、滑輪車、彈弓、鬥雞、打游擊、玩煙盒、貼畫、砸杏核、分土地等等。

廠里人與人的交往非常多,家裡做了點好吃的或者新摘的水果,都願意給鄰居送一些嚐嚐,鄰里間都很熟,小孩子最多的時間也是花在和其他朋友玩,很多從小玩到大的小朋友給人感覺更像一家人,這非常珍貴。

周圍的景物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最大的不同是人去樓空的寂靜和瘋狂生長的大樹、雜草,記憶像被拉回到幾十年前。

那邊是游泳池,外牆是當年貼電影海報的地方,海報是最想要的東西之一。站在這裡彷彿還能看到夏天的時候池裡熱鬧的嬉水場面。

遠處的山頭沒怎麼變,那些天線還有那些農田還是老樣子,山坳下能隱約看見設計所的樓頂。

比人還高的荒草,也許再過很多年,人們會象發現古蹟一樣意外地在一片草叢中發現一個完整的工廠遺址。

順樓梯上去是小學部,再往上更高一些的梯子通往中學部,廠裡的孩子每天從四面八方走來上課,中午各回各家吃飯,下午繼續回來。

那時候大部分人家裡都還沒有電視機,孩子們最喜歡聚集在電視室看連續劇、卡通片,吃過晚飯就趕緊從家裡往那跑,早點去找個好位置,現在穿過去的路已經被野草堵死。

石梯上來時小學部,門前是一個小操場,有四個水泥乒乓球檯,是最受歡迎的娛樂場所之一,現在近兩層樓高的荒草佔據了整個操場,如果陰雨天來這裡不知會感覺有多荒涼。

最初的教室,老師由自己廠裡的職工擔任,學生都是職工子弟和附近農村的孩子們。現在空無一人的教室,不知道這個建築還能堅持多少年。

小賣部的門,很有歷史特色,經常拿空瓶來這裡打醬油,是那種長柄的金屬舀子,還有漏斗,一直很喜歡糧店的氣味。

梧桐是最美的樹之一,那時候的窗戶都很簡單,也不流行裝防護網。

這是食堂,以前下雨也在這裡放電影,現在被不知被哪個劇組搭上了佈景,守門的說,劇組導演就喜歡這種有歷史感的遺蹟,說已經不多了,很難再有了。

快樂、搞笑、緊張、壓抑、無聊,都已經煙消雲散了,如今只剩一個空蕩蕩的破屋子,有時候真希望能帶著相機回到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