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 俯下身 做好群眾連心人??記奮戰在扶貧一線的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張建成

每日甘肅網訊 黨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再次吹響衝鋒號。現在離2020年只剩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

凝心聚力幹事業 敬業奉獻當表率

作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建成同志在2018年選派成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後,他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村“兩委”班子的工作激情。到村任職後,他一方面與村“兩委”成員促膝談心、瞭解村情、融洽關係;另一方面堅持吃住在村,懷著“進農家門、聽農家言、幹農家活、解農家難、助農家富”的真心,挨家挨戶走訪,與群眾談心,與老黨員座談,分析制約發展的原因,理清工作思路。

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馳而不息抓下去”。今年以來,張建成和隊員們深深地感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責任的重大。

為確保2019年年底上川村提前脫貧,日常工作量非常繁重。張書記充分發揮勞模精神,走訪一家,宣講一家,記錄一家。用他的一顆真心和真情傾注了上川村的每寸土地,而留給自己和家人的只有艱辛和愧疚。駐村扶貧期間,父親重病在醫院ICU監護治療、女兒因意外事故致小臂骨折,在醫院做固定手術時,他都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沒有壓跨這位柔情硬漢。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沒有職位高低之分和崗位大小之別;他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感召和帶動全村幹部凝心聚力幹事業,愛崗敬業有作為。

困難面前不低頭 不達目的不罷休

張書記秉承了一種不懈努力、孜孜追求的精神,鍛鍊了一種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駐村期間,他大膽提出了“1+4”工作重點:“1”是全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4”是四個具體重點項目:榨油坊建設項目、社社通路項目、農作物種植項目和電工作業培訓項目。

由於多數村民反映自家種植的油菜籽榨油不方便,離村裡最近的榨油坊都要9公里左右,加工費用高。張書記將這些問題默默記在本子上,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研究,於2019年3月14日向幫扶單位國網甘南供電公司遞交了《上川村扶貧車間(榨油坊)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榨油坊的建立,不僅為上川村20餘名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每人每年增收2500元,每戶每畝增收入140.5元左右。

榨油坊建設已著手做可研審批,但上川村4個社之間是綿延八九公里的崎嶇山路,泥濘不堪、坑坑窪窪。張書記想到這些田間道路是上川村父老鄉親們賴以生存的出路。為儘快解決上川村民運送農作物上山下山難的問題,與村兩委班子反覆踏勘制定道路修繕方案,協調化解個別村民的修路佔地矛盾,真的是“跑斷了腿、說破了嘴”。最終在農忙開始前成功將上川村社與社之間的田間道路修繕成一條條能容大型農用機械行駛的寬展大道。

路通了,榨油坊建設前期工作也完成了。隨之而來的是村民缺乏種植農作物的技術手段。張書記暗暗記在心裡,努力改善種植結構,積極探索種植新品種胡蘿蔔,提高產出效益。他始終堅持科學種植技術培訓與各類幫扶措施相結合,為上川村爭取入戶幫扶資金和產業發展補助資金。2019年3月27日,利用種植黃金時期,針對“春耕”需求,邀請農作物種植專家進行講座,積極協調幫扶單位送去了化肥等春耕生產物資。

弱勢群體多關愛 真情幫扶贏民心

對於貧困戶的來說,他們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來說,他們的心理更為脆弱,見人“不抬頭、不說話”、有些甚至於接近崩潰的邊緣。為此張書記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十分注重對這類貧苦戶的心理疏導,同他們講解黨的扶貧政策,協調解決現實困難,幫助尋找致富門路,積極採取精神扶貧。

2019年春節,張書記積極協調國網甘南供電公司選派文藝骨幹,與上川村村民共同編排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元宵文藝節目,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讓大家熱切的感受到了父老鄉親“知黨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真誠心聲。現在,那些自卑的貧困見人也熱情了。

在深入推進扶貧工作時,張書記創新實施生態扶貧。2019年4月18日,結合當地氣候環境、因地制宜,協調溝通其他單位捐贈了丁香、連翹、刺柏等2623株灌木、喬木苗種。植樹不僅使上川村的未來增添了更多綠意,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更好的推動了生態扶貧落實落地,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勇氣更足了。

多措並舉真扶貧 全力以赴扶真貧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越往後難度越大。只有激發內生動力,才能讓脫貧可持續、致富有幹勁。一個地方必須有產業,有勞動力,內外結合才能快速發展”。張書記始終積謹記這句話,極與村兩委班子成員、農戶協商溝通,積極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與群眾算對比賬,充分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與合作社簽訂幫扶協議,協調吸納11戶未脫貧戶加入合作社,確保未脫貧戶協議期間每年在合作社收入不低於2500元。積極協調鎮政府與村兩委,為未脫貧戶落實保潔員崗位4人,護林員6人,有效保障貧困戶經濟收入。

張書記利用村裡外出打工人員返鄉時間,開展了第一期維修電工及特種作業等技能培訓。圍繞電工基礎知識、農村用電安全防範、維修電工技能操作等方面進行講解。待培訓結束且考試通過後,提供相關就業援助服務,幫他們早日實現就業夢想。同時,結合幫扶範圍的行業優勢,協調州、縣發改委,加強上川村電網升級改造和農田水利建設,通過農村電網改造和灌溉工程,幫助群眾解決家庭用電安全隱患和農田灌溉問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黨建引領強基礎 特色方式促和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張書記作為上川村第一書記,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獨具特色的黨建工作經驗,緊緊圍繞精準識別、精準扶貧主題,創新黨建+扶貧方式。完善黨支部職責、“三會一課”、黨員議事制度等黨組織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上川村黨員活動室、會議室、圖書室。通過開展形勢任務宣傳教育、兩學一做專題學習教育、每月黨員主題活動日等活動,進一步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和發展信心,使黨建工作成為促進鄉村和諧發展的助力劑。

張書記講的黨課很有吸引力,我們都愛聽。在上川村黨員的印象中,張書記講課內容豐富,給他們帶來了精神糧食。為確保上川村黨員幹部做到帶頭保穩定、善團結、促發展,樹立“我是黨員向我看齊”意識,緊緊圍繞“兩不愁 三保障”為目標,定期看望慰問村裡老黨員、召開專題座談會,教育引導破除等靠要思想,激發致富激情。張書記以豐富基層黨建載體為依託,有效整合各領域資源優勢,共同助力脫貧攻堅,為確保上川村提前完成脫貧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自駐村工作以來,張書記始終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積極爭項目、找資金、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充分體現了一個駐村幹部厚德善謀,篤行為民的本色,以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當地廣大幹群的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