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意識,人人當有!

理財意識,人人當有!

一說起理財,我們大家都有一個誤區——都以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和普通小老百姓沒有多少關係——因為我們都認為:有錢才能理財。普通老百姓掙的那仨瓜倆棗,除了平時的開支,已剩不下多少!無財可理呀!

其實我們大家都錯了。理財其實就是理生活,就是對生活的規劃和管理。沒有錢的人也需要理財!

在十年前,就因為自己財商太低,栽了跟頭。那時,我雖然有了基金賬戶,但從不學習,對理財方面的知識幾近一無所知。放點小錢在基金賬戶裡,天天盯著淨值漲一兩分或跌一兩分,進進出出的折騰。錢沒掙著,反倒貼進不少手續費。

後來又開了股票賬戶,也是對股市還一竅不通就一頭扎進股市。以為”炒股“就像炒菜,得不停地“炒”,所以就頻繁地買進賣出。妄圖抓住每一波機會,憑著感覺在股市裡來來回回地折騰。結果不但沒掙著——甚至在2015年的大牛市裡也虧了不少錢。

後來有又攢點小錢,看別人都在城裡買了房,於是也跟風在一個三線城市按揭一套房子。不過,這次誤打誤撞弄對了:現在那套小房子的價格已接近當初價格的兩倍。雖然現在還在還按揭款,但那一千多元的按揭款對我來說,壓力不大。

理財意識,人人當有!

不管我的房子漲價增值還是貨幣現象,反正我心中竊喜——因為如果現在去買那套房子,我是拿不出那麼多錢的。就算是勉強湊夠首付,那每月的月供還得幾千元呢,生活質量可得大打折扣。

這些年,不管是買股票基金,還是買房子,不過都是在瞎撞!經過這些年的折騰,我也深深地知道:理財真得學習。不能靠誤打誤撞!

現在回想起在2011年前後關注的紫金礦業,當時才兩元多一點兒。那個時候如果沉下心來多學習,執著地持有,在2015年我的錢就翻了一番。當然,沒有人能預知未來!但沉下心來多學習、多積累,對掉“坑”永遠有預防的作用。

近幾年,我也看不少理財方面的書籍,加之自己的經驗,在理財方面也更加的成熟和穩健。現在,我再也不會那麼浮躁。對於股票,我利用閒錢逐步持有心儀的公司(我從不加槓桿);我也不會再頻繁地進出,我會把它想象成“不動產”長期持有。去年,我還中一小籤,小賺幾萬呢。

理財意識,人人當有!

我把自己的這些理財小經驗講給同事聽,我希望他們能從我的經歷中受到啟發,開啟理財之路。可他們有的人說:“股票基金還是有很大風險的,我們求的是“穩當”,不敢碰那些,還是存銀行吧。”有人說:“那你告訴我們,現在買什麼股票能穩賺錢,我們就跟你操作掙錢就行了。”這我可不敢!我想給大家說的不過是:要有理財的意識、要學習財務知識,要有理財規劃而已。每個人都得自己摸索出自己的理財方式。誰也不敢保證買哪隻股票就一定掙錢——就是股票經濟人也不敢!估計連巴神也不敢。


申明:小編不是財經作者。也無意鼓動大家去炒股炒房!小編只是想把個人的這個經歷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