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這樣做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付諸行動

考試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這樣做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付諸行動

“經常會聽到很多學生抱怨:“考試答題的時間好短啊。好像每次都有題沒做完。我應該怎麼樣去提高我的做題速度呢?如果是按照這樣的速度在考試的時候真的很難保證把題做完啊。”

做題速度慢,源於以下幾個原因:

1、能力不足。有的考生的計算能力、審題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不足,難以把握題目的真實含義,還有閱讀和寫字的速度慢都會造成做題速度慢。

2、題目不熟練。有的考生對於題目缺乏有效的訓練,導致有些常考的題型也不熟悉,所以在審題、讀題、尋找解題方法上面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3、個人性格。有的考生做事比較馬虎,經常都是優哉遊哉的,在做題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走神,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4、缺乏條理。由於在做題的時候缺乏條理和規劃,總是想到做這一道題就做,有時候這道題沒有做完又跳到另一道題,這樣會拖慢做題的速度。

考試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這樣做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付諸行動

做題慢,有以下幾個解決的方法

做題速度慢其實是一種習慣,一種壞習慣。要糾正這種壞習慣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可通過以下訓練方法逐步提高做題速度。

1做題訓練

大家都知道利用做題來提高做題速度,但是卻沒有好好的規劃。到了這個階段,做難題意義已經不大。應該配合這階段的衝刺,同時訓練做題速度。

這裡我建議同學們無論是出於衝刺角度還是做題速度訓練角度,都用簡單題和中等題來訓練。並且順序是從選擇題開始,然後是簡單、中等的解答題,而後是填空題,最後有時間了才去練習練習所謂的“最後一題”。

在選擇題訓練上,減少死記硬算,多加入思考的比重。處理選擇題上,思維和技巧擺在第一位。要充分利用題目和選項之間的暗示,多比較少計算,多動腦少“動手”。如特殊值的代入、選項的代入,多用直接法(直接理解)、排除法(選項逆推)等,少從頭到尾死算。選擇題是隻考慮結果而不考慮中間過程的題型,要始終本著“少算少錯,多算多錯”的道理,加大理解分析判斷等比例做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選擇題的準確率,也能大量縮短考試時間,即達到短期內提升成績的目的,也達到提高做題速度的目的。

然後是中等題和簡單題,我們要總結做題過程的思維和解答步驟,你會發現即使是不同的題型,在解題思路上有太多的相似點。把這些相似點總結出來,你會發現可以應用到各個題型。如理綜的物理,幾乎都是按照題目表述的步驟羅列表達式,然後聯立求解即可得出結論。如數學除了排列組合,其他題只要你能正確的用式子或未知數表達出題意,通過補充題目和所求差距,或尋找問題成立的前提條件(正向推導和逆向推導),都能夠把試題拿下。

考試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這樣做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付諸行動

2性格

平時訓練時一個字一個字的念題目(或默讀),在做題的時候強迫自己規範好草稿。不要東一塊、西一塊的亂寫,把草稿當作作業來寫。如果好動的同學平時做題的時候可以強迫自己不斷繼續堅持做下去,短期內養成“穩當”的特點即可。

3能力的訓練方法

這裡針對計算、寫字慢、閱讀有問題的同學。計算能力不足是由於邏輯推導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這一點在短時間內只能通過大量的計算推導來提高。在訓練的時候同樣多思考式子之間的轉換與關聯,多觀察同樣、不同的字母之間所代表的含義以及轉換關係。至於寫字速度慢,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寫的慢,然後逐步加快即可。閱讀慢或者記不住的同學,平時多朗誦,多讀適中篇幅的一些文章或題目,逐漸加長即可。

4通過做題來養成正確的考試習慣

剛開始訓練時,做題時要講究一看二想三動四回顧。先看清題意,再思考題乾和題肢之間的關聯,然後才動手,最後總結。當你習慣了這些步驟後,就能快速答題了。切忌沒有形成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之前,一拿到題就悶頭做。當你掌握一定的思維和技巧,總結出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時,才能一拿到題,就開始動手。

考試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這樣做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付諸行動

5做題訓練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量大且持續時間長

這裡說的不是總量,而是每一次訓練的時候題量必須要夠,連續做題的時間要長,而不能淺嘗輒止。在訓練及選題的過程中,最好要同科同類。

(2)掐時間

每一道題或每一套題都掐好時間,前面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訓練解題思維。當你總結完解題思維後,要儘量縮短做題時間。然後通過做模擬卷的時候,至少縮短規定時間的10-30%左右(最後一道大題若不會做可留下相應時間)。當你能夠穩固在這個時間段答題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太多問題了。

只要你們付諸行動,做題速度肯定會有所提升,再也不用擔心考試時間不夠用了!

考試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這樣做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付諸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