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慶被稱為5D魔幻城市,近年熱度居高不下,除了洪崖洞、長江索道等網紅景點,郊縣還有很多迷人的地方,比如酉陽縣的龔灘古鎮。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龔灘古鎮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它位於烏江和阿蓬江交匯處,與貴州省沿河縣隔江相望。

龔灘古鎮所在的地方過去曾是山崖峭壁,善良的土家族人依山崖地勢修起了石板路,建起了吊腳樓群,其規模冠絕亞洲。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由於兩岸都是高聳的喀斯特山峰,臨近龔灘的烏江流域長年煙霧繚繞,尤其是清早和黃昏時分,江上飄蕩的薄霧將古鎮襯托得有如蓬萊仙境。

龔灘古鎮保留了濃郁的土家族文化氛圍,這裡遠離喧囂,沒有過度的商業化,適合小住和靜養。我正是喜歡龔灘的樸素和幽靜而二度重遊的。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石板路串起了龔灘古鎮的前世今生,上下石階同樣是遊玩時的必體驗項目,這也是巴渝地區的特色。

數不清龔灘有多少級石階,只知道每一級石階都有一段故事。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江水滔滔,青山隱隱,無論在那一個角度看都是一幅畫。

烏江過去曾是溝通川、渝、黔等地的重要水域,龔灘則是烏江和長江流域重要的貨物中轉地,同時也是“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

中國不少古鎮興於鹽業,龔灘也是如此,當地至今仍留傳著“錢龔灘、貨龍潭”的說法,如果不是古代鹽業的興盛,就沒有如今如夢似幻的龔灘美景。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龔灘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蜀漢時期,至今有一千八百年左右的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龔灘古鎮幾經興廢,其行政地位也不停變化。如今的龔灘古鎮,既是文化符號,也是烏江流域一顆閃亮的明珠,它就像一位內斂的美女,不事張揚,卻美出仙子的模樣。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石板路流傳著有關鹽業的故事和背夫的傳奇,各種木雕則散發出土家人骨子裡的雅緻,告訴世人曾經的繁華。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如今,吊腳樓依然成群成片,唯獨鹽業已經成為歷史。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上個世紀80年代,著名畫家吳冠中曾乘船沿烏江而下,邂逅了當年近乎與世隔絕的龔灘古鎮,被這裡的美景和淳樸的民風所打動,創作了《老街》和《烏江人家》,名震一時。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吳冠中先生在《風光風情說烏江》稱龔灘古鎮“是爺爺、奶奶的家,是唐街、宋城”。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傳奇的背夫路

沿著石板街向前,我們走到了背夫路。所謂的背夫並不是指女人揹著自己的丈夫,而是指背貨物的男人。

龔灘自古以來就是川鹽和各種山貨、土特產、百貨的水上中轉站和集散中心,在龔灘古鎮約兩公里的狹窄地帶聚集了大量商賈、船工和背夫,清代光緒年間為最鼎盛時期,每天都有約1000名背夫往返於船隻與鹽倉之間。山路陡峭,是他們的辛勞造就了龔灘昔日的輝煌。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群山環繞,水路連接八方,很難有一座古鎮的地理位置像龔灘一樣。即使在今日,這座古鎮也如秘境一樣,鑲嵌在武陵山脈中間。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迷人的景色,閒適的生活氛圍吸引大量學生和畫畫愛好者前來寫生,在我們的兩天行程裡便見到很多。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龔灘的古蹟很多,但並不是每個古蹟都很顯眼,歷史的痕跡往往就在一個不經意的拐角處。像橋重橋、縴夫路、西秦路、三撫廟、周家院子、半邊倉等景點都很有特色。

行走間,我注意到一旁的古老石碑,石碑叫永定成規碑,是為規範當時的腳伕、力夫、夫頭的工錢而立,是龔灘繁榮的見證者。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供奉治河功臣的川主廟

龔灘石板街旁的川主廟為供紀念戰國治河功臣李冰而立,他在四川任職期間大興水利工程,解決了水患問題並引水為農業所用,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被奉為川主,其民間地位接近於水神。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傳奇的土司樓

土司樓也叫冉家院子,修建於清乾隆年間,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為磚木結構樓房,是酉陽冉姓土司後裔第三十代傳人寓所,大院保護完好,為龔灘古鎮最能代表當地土家族文化的院落之一。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西秦會館欣賞特色表演

西秦會館是陝西鹽商張朋久在龔灘建造的院落,因為外觀有點像廟宇而被當地人稱為"紅廟子"。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西秦會館宏偉壯觀,細節處雕樑畫棟。

現在,這裡不僅是一個觀光景點,更是龔灘重要的表演場景,輪番上演富有土家特色的歌舞、戲劇和祭祀儀式。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我們觀看的是夜間場,時間在晚飯過後。

演出在戲臺和天井小廣場進行,首先是祭祀儀式,緊接著有面具陽戲、上刀山及融合農業文化的舞蹈,最後是擺手舞。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最驚險的是上刀山,每一步都讓觀眾倒吸一口冷氣,而表演者卻悠然自得,毫髮無損。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乘船遊覽如詩如畫的龔灘百里畫廊

上午,烏江被薄霧籠罩,百里畫廊有如人間仙境,我們徒步來到遊船碼頭,準備乘船遊覽百里畫廊精華段。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遊船徐徐開動,眼前的景色不停變幻。

江中視覺看龔灘是另一種夢幻感覺。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烏江發源於貴州省威寧縣,流經貴州沿河和重慶的彭水、酉陽等地,其中彭水到貴州沿河段約132公里範圍享有“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美譽,其中尤以龔灘附近一段景色最是壯美,被稱為精華中的精華。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烏江百里畫廊的地貌和桂林陽朔相近,但山色比灕江兩岸更加雄壯。船行江中,人在畫中是行程最明顯的感覺,尤其是上午霧氣未散之時,意境更加悠遠。

重慶有座山崖上的古鎮,因“鹽”而興,高峰期光背夫就有1000名!

​小貼士:自駕車比較方便。

公交車:酉陽汽車站有到龔灘的小巴,車程約一個半小時。如果乘坐火車到酉陽站,出站後需轉乘40分鐘巴士到酉陽汽車站,再乘坐小巴前往龔灘。另外,重慶四公里交通樞紐有流水巴士發往酉陽,用時大約6個小時左右。彭水城北客運站也有車到酉陽汽車北站,用時約3.5小時。秀山汽車總站到酉陽的巴士車程為一個小時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