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日報】“七子”行動 精準清零——積石山縣石塬鄉脫貧攻堅大排查工作見聞

4月的積石山縣,山川大地青翠欲滴,秀色可餐。在這裡讓人欣喜地看到,全縣上下按照州上要求,脫貧攻堅大排查的廣大幹部正以“查房子、看孩子、摸底子、驗單子、擰管子、整院子、美莊子”的“七子”行動為抓手,把全省脫貧攻堅重點領域固強補弱現場推進會精神和全州脫貧攻堅措施要求落到實處。

4月29日,記者在該縣比較偏遠的石塬鄉三二家村看到,位於黃河岸邊,被廢棄5年之久的98座塑料大棚被夷為平地,所有垃圾清理一空,改造成整齊劃一的145畝良田,並全部種上了玉米。在地裡勞動的婦女馬桂蘭說:“以前每次看到這塊田地,心裡就很難受。如今,經過整治,莊裡莊外不僅好看,而且我家的6畝多玉米地還能打一萬斤糧食和大量的玉米草,我家牛羊的飼料解決了。”

據瞭解,由於該地位於黃河岸邊,受到嚴重的鹽鹼化影響,2014年承包這塊地,想發展大棚農業的承包人放棄經營,大棚倒塌,成了一堆廢墟。而當時出租土地的45戶群眾得不到賠償,大家怨氣很大。4月中旬,縣上派出的“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脫貧攻堅大排查干部,把這一問題寫成“98座塑料大棚成了村子中央、黃河岸邊的垃圾點,立即整改……”的簡報,鄉上立即召開會議,所有幹部一致認為,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大家沒有任何退路,多大的困難都要克服,再大的問題也要解決。隨後,鄉上制定出了相應的工作舉措。

接著,在縣上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三二家村幹部群眾一鼓作氣,對“七子”行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清零整改,拆除危舊房110多間,並對村子進行美化。

與此同時,4月16日,苟家村脫貧排查的幹部提出,“苟家村石家灣社24戶群眾安全飲水有問題……”縣上立即作出指示:弄清原因,立即清零。

事情原來是這樣,石家灣社有豐富的泉水,水質比較好,幾年前群眾要求飲用泉水,當時縣上因為資金短缺,同意了群眾的要求。這次,脫貧攻堅大排查的幹部發現,這裡的水質雖好,但沒有完全符合安全飲水的要求,而且,最近兩年供水也得不到保證。

4月28日,記者來到石家灣社時看到,長達3公里的自來水主管管道土方工程已完工,正在埋設主管。同時,到戶自來水管道也已開工,家家戶戶在行動。據村施工人員說:“5月中旬,自來水會接通到石家灣社群眾家中。”石家灣社的幾位老人看著勞動場面,高興地告訴記者,村裡缺什麼,家裡缺什麼,自己有時感覺不到,卻被縣上來的幹部發現了。

“這次排查,縣上提出‘看孩子’很有必要,我們一直盯著建檔立卡戶家中的孩子,還認為控輟保學工作做得很不錯。可沒有想到非貧困戶家中的孩子,也有輟學現象……”一位鄉領導告訴記者。記者瞭解到,這次排查發現有6名失輟學生,鄉上立即採取措施,勸4名學生隨班就讀,2名學生到縣上舉辦的職普班就讀。

在石塬鄉每到一個村,記者都會看到“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大排查的幹部身影,每一個幹部都是那麼敬業,那麼認真。目前,有縣委組織部、縣城管局、縣科技局和鄉村268名幹部,對全鄉2214戶群眾進行摸排。由於每一位幹部在上崗前進行了培訓,工作做得很到位。鄉黨委書記何永明說:“已經摸排提交問題100多起,為我們清零行動指出了方向。”

採訪中,記者感受到由於第一步工作做得很紮實,群眾很滿意,更加激發了幹部的工作熱情,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大排查當中,按照“七子”要求,讓“兩不愁三保障”清零目標戰打得穩、打得準。

(趙懷斌 梁永吉 滕漢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