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大師們對工作的9個思考

本文字數1100+|閱讀預計需要 3 min

前一陣子,“996”這個話題在各個平臺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996”,指的是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在這場全民大討論中,無數被加班和超負荷工作所困擾的人們站了出來,通過分享自己的故事來吐露心中的苦悶。

就在這時,一部名為《我要準時下班》的日劇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這部日劇講述了以“每天一定要準時下班”為信念的女主人公東山結衣,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故事。

在加班文化盛行的日本,這樣的結衣可以說是非常有勇氣了。她在劇中頻出的金句,也在當代上班族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我们究竟为什么工作?| 心理学大师们对工作的9个思考
我们究竟为什么工作?| 心理学大师们对工作的9个思考

但隨著劇情的慢慢展開,我們才明白,結衣並非一直是如此。她也曾將一切付出於工作中,希望能夠大展拳腳,有所成就,然而當身體因為勞累而受傷,沉重的代價讓她終於醒悟,明白了什麼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我们究竟为什么工作?| 心理学大师们对工作的9个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工作?| 心理学大师们对工作的9个思考

我們的眼中曾有星辰大海,渴望在職場中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甚至將在工作中取得成績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然而現實總是無比殘酷,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你是否已經遺忘了工作真正的意義?

在不用工作的今天,我們想與你一起,跟隨心理學大師們重新思考勞動和工作的意義。

為什麼工作?

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之父

很多人只能通過高強度的工作,來保護自己不受神經症的困擾。

——卡爾·亞伯拉罕 | 德國精神病學家

在一個理想世界中,沒有人會只為了錢而工作。在那裡,人們能夠在工作中不斷追求卓越,為每一份成就而自豪,並能夠從造福其他人的工作中收穫意義感。

——巴里·施瓦茨 | 美國心理學家

在過去,人們的行為常常被物質匱乏而強化:如果人不餓,那麼他們就不會工作。然而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用工作就能吃飽的世界中,甚至連金錢都不如曾經那樣能強化人類的行為。人們不再為了避免懲罰而工作,然而我們的文化中卻還沒有出現新的激勵。

——B·F·斯金納 |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

我们究竟为什么工作?| 心理学大师们对工作的9个思考

如何工作?

愛、工作和知識,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我們應該對它們有所控制和管理。

——威廉·賴希 | 美國心理學家

創造不是來自智力,而是來自源於內在需要的遊戲本能。創造性頭腦與它所鍾愛的對象玩耍。

——榮格 | 精神分析心理學家

玩耍就是兒童的工作。

——讓·皮亞傑 | 兒童心理學家

堅毅,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有耐力。但這不僅僅需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也需要你堅持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如果你將努力分散在了過多的領域,你就很難成為專家了。

——安吉拉·達克沃斯 | 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在工作中得到晉升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與人合作的同時,獲得巨大的成就。

——亨利·克勞德 | 美國著名心理醫師

我们究竟为什么工作?| 心理学大师们对工作的9个思考

願你能在忙碌中偷得空閒,與自己真誠地對話,重新發現工作的意義。

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