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和平# 傳統文化格律詩講座在和平區圖書館持續開講

3月23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宣講基地——和平區圖書館的八樓報告廳內,座無虛席。博雅詩詞學會會員和許多詩詞愛好者早早來到會場,一起學習格律詩基礎知識。

品質和平#  傳統文化格律詩講座在和平區圖書館持續開講

當天進行的是《格律詩基礎知識》第二講。主講人是博雅詩詞學會副會長王文舉、助講凌秀華二位老師。

許多詩詞愛好者慕名而來,加入格律詩學習的隊伍。劉靜環說:“上完第一課,眼前一亮,把我帶入了詩詞的天地。詩詞中獨特、富有魅力的語言藝術,讓我沉浸其中,回味無窮,更加熱愛它”。

品質和平#  傳統文化格律詩講座在和平區圖書館持續開講

教學經驗豐富的王老師,為讓大家有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將上週的課程進行簡要總結複習。

當天講的是格律詩的句式結構押韻、以及對仗等知識,先後以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為例,深入淺出的說明,娓娓道來。助講老師凌秀華朗誦了陸游的《示兒》,王老師在講解其寫作技巧的同時,著重介紹了此詩的創作背景,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臨終時複雜的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以詩詠志,是情感的重要表達方式。

卡佛說:“一個人忙得連讀詩的時間都沒有,根本不是生活”。詩詞歌賦是蘊藏在中國人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願我們的生活充滿詩情畫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