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在佛山,除了傳統的祖廟、西樵山,還有一個集古老與時尚為一體的新興景點,那就是佛山嶺南天地。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嶺南天地所在區域薈萃了佛山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22處文物保護單位,128棟歷史建築,8條歷史街巷,騎樓、鑊耳封火山牆、青磚屋、石板路、蜿蜒街巷等嶺南建築特色保存完好,同時還有了大量老字號店鋪、當鋪、會館,極具本地特色。

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探訪尋蹤。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這裡保留了眾多嶺南古建築,佛山老字號商鋪,同時還有諸多時尚小店、咖啡店入駐,使之成為小資與文藝青年的“天堂”,也是一個適宜悠閒慢遊的好去處。

傳統和現代、東方與西方,這裡來我們能看到最經典的騎樓建築,已有中西方碰撞的獨特洋房---簡氏別墅!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簡氏別墅也是佛山已知的現存最大規模的民初西洋式大型建築群,從外部看,能想到的詞,也就是“恢弘大氣”。

說起來男性應該會對這裡更加感興趣,因為他的原主人是“雙喜牌”香菸的創始人。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而此別墅群在文革時期,曾經被徵用過,別墅內的一些牆上雖有些斑駁,但還是能依稀看到當時留下來的一些標語和壁畫。

而另一個與簡氏兄弟有關的另一古建築是“簡照南佛堂”,是簡照南為其母親潘氏而設,供其朝佛唸經和居住所用。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現在的佛堂擺滿了佛像,最讓人難忘的是那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而簡氏別墅的附近有一個“龍塘詩社”,是一個以詩會友之地。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清光緒年間,李眾堂主任李兆基將花園提供給詩社作雅集唱酬之用,名噪一時。

時過境遷,如今不再有詩人,有的是不定期的展覽。

一座兩層仿西式風格的小白樓,建築外部中西合璧式,左邊是東方歷史,右邊是西方底蘊,看似矛盾卻又和諧。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沿著龍塘詩社繼續向前走,是“李眾勝堂祖鋪”。

這間鋪子實則為清代商鋪建築,創始人李兆基最初以賣涼茶為業,後創立了“保濟丸”、“保濟油”等名牌中藥。

復古的閣樓、燈飾都吸引人眼球,彷彿在訴說著老房子所承載的歷史,想必這個地方以前的生活也別有一番風味吧!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說到嶺南文化,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文會里嫁娶屋”。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嫁娶屋,顧名思義就是作為婚慶嫁娶使用的房屋。佛山人婚嫁特別注重排場,為了將婚禮般的風風光光,不少百姓選擇租用大屋舉辦喜事,這便催生了許多嫁娶屋。

看到嫁娶屋心動了嗎?沒關係這裡有婚姻登記處,這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熱門的婚姻登記點。

看完嫁娶屋,咱們就來看看嶺南天地地標型的建築---鐘樓。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鐘樓處於嶺南天地商業街區的分界線上,是整個嶺南天地商業街最高的建築物。

整個鐘樓的設計以婚慶為主題,“下聘禮、迎娶、南國醒獅”無不體現佛山本土的習俗和特色。

當然這裡還有古時釀酒的“酒行會館”,也有著曾經繁榮一時的“祖廟大街店鋪”……

總之,這裡的每座建築都是凝固的歷史,而每個歷史故事,都有傳奇色彩,值得你細細品味。

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你知道嗎?

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街道小巷裡散發出的歷史韻味。

所以說,這裡濃縮了大部分的嶺南文化,一點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