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敦煌石窟之所以為中國四大石窟之首,一是因為佛教自西向東傳播首先到達敦煌,二是因為敦煌石窟形態豐富,建制規模龐大,之後的三大石窟多少都借鑑了敦煌石窟的表現方式。

敦煌石窟不單是莫高窟。廣義敦煌石窟還包括西千佛洞、東千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水峽口下洞子石窟以及瓜洲安息榆林窟。這些石窟的內容浩瀚如海,暗藏太多未解之謎,不得不動用國力成立一個專職機構“敦煌研究院”來解密、保護。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敦煌境內洞窟多和當地人大力佈施佛教有關。有錢的富商、雄霸一方的豪強常常以修建一座殊聖洞窟內供奉佛來顯擺。自古以來,絲綢之路上的有錢人多去了,造就瞭如今數量龐大的洞窟,即便是地處偏遠瓜州榆林窟也不例外。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不曾寂寞的孤島,生機盎然

榆林窟暫被認定始建於初唐,鑿建在一條峽谷內壁上。站在峽谷頂端遠眺,滿目盡是荒蕪景象。風冷呼嘯著捲起微塵從峽谷上方掠過,遠處祁連山巍巍,目下榆樹林碧翠,榆林河靜靜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榆林窟在瓜州境內。連日的敦煌之旅唯有對這個洞窟記憶猶新也因“瓜洲”之名。從春秋戰國起,此地因盛產蜜瓜得名,然後成了全國唯一用水果命名的地方,一叫就是兩千多年。瓜州境內受疏勒河、榆林河滋潤,農業十分發達。歷史上瓜州和沙洲(敦煌)的命運綁在一起。兩州在唐朝末年一度獨立成小國,以一種自給自足、獨立信仰、亦商亦農的狀態存在。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榆林窟,又名萬佛峽、榆林寺,此地遠離喧囂縣城,也不在交通要道上,峽谷內難得一片綠洲,寧靜好似孤島。外部蒼茫世界和生機盎然的峽谷形成鮮明對比,似乎應對著“不懼外在得失,追求內心豐盈”的修行人境界。河谷雖小,已坐化成黃土的行者內心卻曾包含著宇宙。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榆林窟群分佈在東西崖壁,上下層共有四十三個,供遊人有人參觀不及三分之一。窟形、彩塑、壁畫的特點、題材和風格與莫高窟基本相同,學者們愛稱其“莫高窟的姊妹窟”。然而與莫高窟相比,前來拜訪的遊客較少。但是真正石窟老鐵們不會放過榆林窟,包括“收割”敦煌萬件文物的斯坦因和他的蔣師爺。

瓜州曹氏,一個時代的起起落落

榆林窟經五代、宋、回鶻、西夏續建,終於元。千年來任憑時代更迭從未發生過人為性破壞,反而歷朝歷代都得到了佈施和修繕。或許是因為生存環境殘酷,人們對大自然和生老病死無常的認識更深刻,才會一心尋找內心的綠洲。在瓜沙兩州,佈施寺院早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切切實實的修行人曾佔很大一部分人口比例。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瓜州有錢人顯擺有一種獨特的方式,即出錢開鑿一個洞窟,裡面供養佛祖。有錢人鑿個大的,窮人鑿個小的,然後把自己畫在洞窟內靠近洞門接近諸神、天女的位置,以此來求得超自然力量的庇佑。榆林窟最有力佈施者仍然是統治管理瓜沙兩週長達120年的曹氏家族。他們故事要從盛唐安史之亂說起。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駐守在河西走廊的唐軍大量被調遣回關中勤王。祁連山南面的吐蕃趁虛而入,打通各關,佔據了河西走廊。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洲地方豪強張議潮揭竿而起,率領地方私人武裝,開始對抗吐蕃,迅速奪回了瓜州,沙州。之後隊伍擴張,又接二連三攻克伊州(哈密)、西州(吐魯番)、肅州(酒泉)、河州(臨夏)、甘州(張掖)、蘭州、鄯州(青海樂都)、廓州(青海化隆)、岷州(甘肅岷縣)。如此大的功績讓唐王朝暗爽,馬上敕封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907年,唐朝不可避免地滅亡,輪到張議潮的孫子張承奉掌舵。他效仿了中原那些節度使的做法,開始自立為天子。然而他的實力威望遠不能和爺爺相比,逼裝過了,結果讓鄰居回鶻、于闐兩國極為不滿,於是合力打敗了他,最後地盤只剩下瓜沙兩州。

生死存亡關鍵時刻,州人公推張議朝的孫婿曹議金主持州事。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曹議金執掌了瓜沙兩州的軍政權,上任第一件事就取消了“敦煌國”稱號,恢復唐朝歸義軍名號,走歸附中原王朝低調線路。此時中原大地正經歷五代十國的黑暗修羅道,曹議金主持的地方政權卻逐漸走向繁榮。他先後與回鶻、于闐聯姻。交結世家豪族,鞏固內部。又發展農牧業,百姓安居樂業。曹議金帶頭供養佛教,大造寺窟,在佛教徒眾多的敦煌建立起深厚的群眾基礎。

11世紀初,党項族在河西走廊建起的西夏國迅速崛起。公元1036年,歸義軍政權被李元昊所滅,第八任曹氏歸義軍節度使曹賢順以千騎投降西夏。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俯瞰祁連山

時代變遷,風采依然

曹氏政權時期開鑿的洞窟林林總總二十多個。壁畫題材主要有:經變畫(用畫像來解釋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佛像畫、佛傳故事畫、佛教史蹟畫以及最具地方色彩的供養人畫像。其中一種為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統治者,曹議金、曹元德、曹元忠、曹延祿、曹延瑞等及其眷屬、官吏的畫像。還有一種是曹氏聯姻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統治者畫像,如於闐國王和王后,吐谷渾慕容歸盈出行圖等。這些內容生動地描繪出千年前當地重要人物之間的關係、風土人情。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之後,由於西夏、蒙元兩個政權的統治階級都推崇佛教,榆林窟藝術表現迴光返照情景。新建和重修洞窟十六個。到了明代,因實行鎖國政策,絲綢之路封閉,國防線收縮至東邊的嘉峪關,瓜沙兩週被放棄,成了荒涼的無人區。直至清代,修行人又來到榆林窟,樣貌已經大變。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據說第五石窟的臥佛當時已被砂石深埋。嘉慶四年,一位河州(甘肅臨夏)來淘金的信者參拜榆林窟。當時他身染重病,發願清理窟裡的泥沙。經過八年,終於清出了臥佛12米的巨大身軀……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一千多年過去了,祁連山、榆林河風采依舊,石窟也風風雨雨,修修補補。歲月在河谷留下印記,為記住石窟之美,想盡辦法挽留。榆錢樹稍新綠再一次迸發,榆林窟又到了好時代,如今敦煌研究院對它的傳承、保護、宣傳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佈施?

腦洞大開,瓜州有錢人曾以這種方式顯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