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願糾結穩一穩還是衝一衝?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中考志願糾結穩一穩還是衝一衝?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5月5日至9日,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將正式填報中考招生志願。今年,全市共有6.98萬名初中畢業生,較去年增加約5200人,各區普通高中計劃不得突破本區預定升學目標的57.5%,較去年提升1.3%。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約3.92萬人,較去年增加約4000人,高中招生計劃普遍增加。

在上高中較去年稍顯容易、且新高考改革全面實施的情況下,今年中考志願填報有哪些注意事項?考生該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的尷尬?擇校與擇班、擇師該如何抉擇?

中考志願糾結穩一穩還是衝一衝?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1、光看“元調”“四調”還不夠,大型校考成績也應參考

武漢市中考今年繼續推行網上填報志願,專家提醒網報容易造成志願扎推,尤其是衝刺外區熱點高中。畢竟,調考是各區批改和排名,考生可能清楚自己在本區內的排名,但不太清楚在外區熱點高中的排名;

中心城區每個區約有數百名擇校生不能享受分配生,他們中不乏尖子生;現在的分配生計劃佔學校招生計劃的50%,因此“裸考”學生今年遇到的競爭依然激烈。

“武漢市中考實行的是‘估分填志願’,學生除參考元調、四調的分數和在區內的排名外,還應將平時在校大型考試中的排名也納入參考。假設該初中每年升入學生目標高中的人數穩定在前80人左右,學生多次大型考試的校內排名都在80名以前,這所目標高中對他來說就比較穩;如果學生進前80名的幾率只佔一半,可慎重考慮衝一衝;只偶爾排進過,那就風險較大。”一位專家表示,這條建議對報考本區或區外高中的學生都適用。

這與武漢市中考志願不是平行志願有關。武昌實驗中學副校長王擁軍介紹,第一批省級示範高中沒有調整計劃,等額劃線,實行“不退檔、不換錄、不補錄”,且批次只設一個志願,學生一旦掉檔,就將落入第二批次志願;第二批次雖有三個志願,但不是平行志願,熱門學校一般是非第一志願不錄,如果二批(一)再掉檔,能去的學校就比較有限了。“我不反對學生衝一衝,但

一要認清自己實力、熟悉目標高中數據二要拉開檔次填報、做好保底

對於成績徘徊在一批和二批間的考生,在選擇第一批次高中時建議採取保守戰略,即選取相對冷門的省示範高中;在第二批次高中方面,則可以大膽地填一個自己想去的高中,再填一所相對弱一點的,最後填一所往年曾出現徵集志願的。”他特別強調,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壓能力和身體出現意外的可能。不管學生多優秀,第三批次學校都不能空著不填,且至少要填兩個:一個是本區保底高中,一個是民辦高中。

中考志願糾結穩一穩還是衝一衝?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2、“一條龍”式報志願成風氣,如何保底很有講究

目前,武漢有9所在第一批次招生、中考錄取分數線靠前的省示範高中開設了國際部,其國際部在第二批次招生。一些沒有絕對把握卻有志於衝擊這9所高中的學生,因此選擇“一條龍”式填報,即第一批次選擇這九所高中之一,二批(一)選擇該高中的國際部。但需注意的是,這些知名高中的國際部和本部間分數線的差距往往較小,約8-10分。如華師一附中去年錄取為478分,國際部錄取線為465分。而華師一附中今年招生計劃與去年一樣為620人,其中本部計劃540人,國際部計劃80人。

“我家小孩就打算這樣報,但她要是沒達到國際部的線怎麼辦?二批我們也不能填熱門市示範,因為第一志願就會被錄滿。小孩很可能落到較弱的二批學校,運氣不好還可能掉到三批。”江漢區一名家長表示。“我們已經接到很多這種牛娃的諮詢,幾個微信群都加滿了,其中有元調486分、484分衝華師一附中的孩子。”武漢睿升學校招辦主任聶紅芳說,該校作為一所市級示範民辦高中,在第二批有‘科創班’招生,今年有150個名額,較去年增加50個,該班型可以作為填報華師一附中、省實驗中學、武漢外校、武漢二中等四所學校‘一條龍’志願的優秀學生的後備選擇,但考生在二批(二)、(三)及三批(一)都需填報睿升學校,“去年我校新生最高分是487分,他在睿升學得很好。”

武漢市另一所在第二批次設置了“科創班”的市級示範高中光谷二高,也因此同樣受到了考生青睞。“我校去年科創班招收了80人,其中十幾名學生是類似這樣‘一條龍’報名後沒能如願的。”光谷二高副校長孫奇譽說,今年該校“科創班”名額增至120人,師資配置最優,由湖北省特級教師、奧數金牌教練劉箭飛和獲“荊楚好老師”的徐斌等名師擔綱。

王擁軍則建議,學生選擇“一條龍”填報也要謹慎,如果考高中本部的可能性不到40%,“一條龍”已無太大意義,學生第二批可選一所其他高中的國際部或熱門第二批次高中。

中考志願糾結穩一穩還是衝一衝?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3、“高分低報”未必就不好,主要看學生自身特質

在很多學生選擇“衝一衝”的同時,也有學生選擇了“高分低報”。

去年,華科大附中初中部畢業生羅西中考考了492分,但他此前填的志願是華科大附中高中部。“孩子確實有衝擊更好學校的實力,但那裡都是最優秀的學生,他的成績可能只能上個平行班,很多機會也輪不到他。”羅西媽媽說,何況兒子對母校有感情,也願意留下,“入學後他上的是最好的班,學校也推薦他入選‘中學生計劃’,他得到的機會比在更有名的學校要更多。”

華科大附中副校長彭樹德說,在頂尖學校發展得很好的學生往往同時具備5個特點:非常聰明、自覺性很強、有自主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身體要好。

“這就是雞頭和鳳尾的關係。名校有出色的同學,優秀的老師,還有各種資源,但一般學生要考慮自己受不受得了進去後的心理落差,名校資源分配到你身上有多少。如果孩子個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好,不妨讓他衝一衝,說不定當‘鳳尾’對他是種促進。如果孩子自信心不夠,不如求穩,因為當‘雞頭’的環境更適合這類孩子樹立信心。總之

不要有好面子思想,一切以學生髮展為優先。”武漢市二十六中副校長屠巍說,該校2015級學生李佺友,中考分數440分,雖超過部分一批學校錄取線,仍填報該校“名校班”,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2018年高考以629分考上了“985”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武漢市招考辦也提醒,第二批和第三批學校中國際部、民辦學校收費相對較高,考生、家長在填報時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選擇。如果有出國意向,還要全面瞭解國際部中外合作項目對應的國家和高校。

4、優質班型受新高考影響小,多校將最大程度保留

目前,不少高中實行了分層教學,新高考改革的選科走班將對這些班型帶來什麼影響,也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

不少學校都會保留最特色的班型,此類班仍會主攻“理化生”,師資不變。如武漢睿升學校就承諾“科創班”的學生會盡量留在本班,如部分學生有些課選得不同,可以通過走班解決;在華科大附中,也是在“理化生”組合中保留一個“卓越班”,選課走班後該班的流出比例在1/3,其他優秀學生會補充進來。

這就意味著,對有志於理科的學生而言,中考成績對高中能否上優質班、擇名師仍具有重要意義。

不少業內人士還提醒,新高考背景下,借讀和部分“一條龍”填報中出現的所謂的“共建生”需謹慎。因綜合素質評價要從高一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和過程性評價都要納入三年以後的高考。如果借讀形成學生和學籍分離,可能影響三年以後的高考高招。

中考志願糾結穩一穩還是衝一衝?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我是圈圈,更多升學資訊、熱點,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