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之坐著公交車去旅行

在西安之坐著公交車去旅行

永寧門外,photo by 滌心

陽光晴好的午後,坐著公交車去旅行也是一個打發時間的好方法。相比出租車,公交車便宜又安全,不需要面對黑司機的威脅。而對於大多數時候都是獨自待在家裡寫作的我,公交車上形形色色的人,也能讓我看到生活的各個面向,不至於脫離生活。

透過公交車的窗戶,可以看到城市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每一道光線,以及各式各樣的餐廳、服裝店、小吃店、理髮店……

它們有趣的招牌,都在講述著一個個人間故事,這些故事也許很平凡,但對於故事的主人公而言,卻無比的重要且深刻。比如,路邊理髮店,女店主幫一位老大爺剃頭後,用刷子刷掉粘在衣服上的碎頭髮,他們在交談著什麼,女店主也許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這附近的大爺大媽們或許都認識她的孩子,他們在談論的是不是關於孩子的淘氣和學習成績?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與主角,在每一分每一秒,能夠把聚光燈打在自己生活的舞臺上,便是成功的人生。

而公交車的座位相比於轎車要高許多,這就相當於以一個平時無法達到的高度,來觀察城市,換一種視野,周邊的景物也便不同了。尤其是獨自坐在雙層公交車最前排,城市從窗外向你撲面而來,你彷彿可以觸摸到城市的肌理,在那一刻,你真的會覺得自己是這座城市的主人。

公交車本身就是城市的延伸,而私家車則是家的延伸,出租車介於兩者之間,更像是在朋友家的客廳,你需要拘束,更要照顧到身邊人的心情。

唯有公交車,你只要不吃味道很濃的食物,不大聲喧譁,那就和在餐廳、商場沒有什麼區別。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移動的公園。

當然,如果公交車人太擁擠,而你又偏偏沒有位置的時候,這種感覺都要打了折扣;如果陽光過於刺眼,夏天空調太冷,車內過熱、過冷,這些都會影響乘車的心情。

只有在春季的午後,坐在靠東的後排座位上,天空有些雲彩遮蔽了刺眼的陽光,這時,你拿一本書,或者帶著筆記本電腦,聽著報站的聲音——公交車會報站,這讓我知道許多平時沒去過的地方,與大西安更近距離的接觸——看著路邊的行人,偶爾聽車裡的天南海北的聊天,讓思緒順著手指流淌在電腦中,形成文章,那麼,這一天便有了成果,而這是時光結出的果實。

當然,每座城市坐公交車出行的感受都會不同,在香港坐雙層巴士,行走在狹窄卻很少擁堵的街道,看著兩天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你會覺得自己是在城市的血管中流淌。

而西安601路公交車,可以從大雁塔北廣場一直坐到文景路,中間橫穿整個古城,非常適合坐公交車去欣賞這座城市,感受這座城市。609路雙層巴士則可以從鐘樓穿過永寧門,直到大雁塔,也是一個坐公交車欣賞古城的不錯選擇。400路雙層巴士則可以從大雁塔一直坐到高新區,相當於從古老到前沿的一次穿越之旅。

在這個忙碌的時代,能夠有這樣的一個下午,不啻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後記:在西安系列是我寫的筆記,其中覺得有趣的地方,希望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我把自己當成一臺文字攝像機,把我所看到的生活中的有趣,打動我的小片段與大家分享。

即便是被批評,也沒什麼,因為,批評也是一名藝術文藝工作者,需要面對的。是的,作為一名寫作者,記錄我所生活著的這個時代,本身就是我的工作,我的任務與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