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2年富士康人眼中的羅永浩,不一樣的老羅(上)

07年大學畢業我以新幹班(新世紀幹部培訓班)的身份入職富士康,一干就是12載,從此和手機行業打上了交道,記得14年的時候公司接到了錘子科技的訂單,錘子的第一款手機Smartisan T1,T1用老羅的話來說就是“東半球最美的手機”。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錘子科技,關注羅永浩。

關於羅永浩,我想用三篇文章詳細介紹下,個人觀點,錘粉勿噴

“東半球最美的手機”Smartisan T1橫空出世,試問天下誰敵手?

“東半球最美的手機”Smartisan T1是由Ammumition提供工業設計方案,錘子科技硬件團隊根據工業設計方案設計內部的元器件結構,其中,手機外觀設計是羅永浩與Robert Brunner共同選定。一開始,Ammunition提供了“70多稿”供錘子選擇。“老羅發現大部分手機只為特定的一隻手設計的,為了同時適應左右手,老羅設計了可變換功能的菜單鍵,以及兩組側邊按鍵,分別對應音量和亮度。”

2015年2月28日,北京--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iF IndustrieForum Design)在德國慕尼黑公佈了 2015 年第 62 屆 iF 國際設計獎的獲獎名單,錘子科技出品的 Smartisan T1 智能手機獲得 iF 國際設計獎金獎,“東半球最美的手機”實至名歸。


一個12年富士康人眼中的羅永浩,不一樣的老羅(上)

“東半球最美的手機”Smartisan T1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老羅是個完美主義者,對外觀造型的苛刻直接導致了生產工藝的複雜和繁瑣。硬件團隊當時的負責人是錢晨,其曾在摩托羅拉工作13年,老羅花了近半年時間才請其加盟。熟悉摩托的人都知道摩托管理以6 Sigma聞名,其工程人員對此都十分專業。單純以管理或者數據分析的工具而行6 Sigma確實非常強大,但弊端就在於繁瑣和工作量龐大,耗費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當時的國內廠商基本以蘋果以模板抄襲加改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摩托的文化也許是導致當時錘子科技開發緩慢的一個影響因素吧,我想這個也許就是錢晨不能幫助錘子科技快速突破的一個因素吧,所以也有了後來的錘子科技裡面摩托團隊的離開。

Smartisan T1起初是由富士康廊坊工廠生產。這部手機的代工工藝涉及20多個重要環節,過機床CNC加工後,再經過打磨、清洗、電拋、精打磨、拋光、拉絲、ED、PVD等多個工序。錘子訂單量不大,工藝複雜,難度也比較大。而此時的小米4訂單量非常大,對一個代工的公司而言,利潤永遠是最重要,雖然大家覺得當時的錘子也可能會崛起,但現實是殘酷的,毫無疑問製造會傾向於小米,錘子的重視程度會相對較低,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錘子訂單逐步轉往位於北京亦莊的富士康工廠。幾個月前光鮮亮相、試圖展現設計細節的錘子手機,最終無法按期交貨,除了錘子自身的原因之外這也許是T1不能按時上市的一個原因。

一個12年富士康人眼中的羅永浩,不一樣的老羅(上)

“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手機買了幾百萬,幾千萬臺,連傻逼都在用的時候,你要知道這是給你們做的”。講出這句話的時候老羅兩次哽咽,作為一個45歲的中年理想主義者,老羅一路上作為異類的存在並不順利,他的堅持與信仰並不被大眾做理解,他的產品總是充滿爭議。

很多關注錘子手機的用戶會發現,錘子手機有個特點,他在很多細節設計上特別人性化,特別用心,就拿系統美感來說吧。這點iPhone被吊打,IOS給人的感覺是精確,高冷,但是沒有“工匠的喜悅和驕傲”。無論是桌面切換動畫的精緻,還是計算器,音樂播放器等小app的擬物細節,都讓人感動。通過這些“無用”的細節,你會感到老羅的認真。我同意這些細節從很多角度看沒有“用”,但是我發自內心的喜愛,如同愛幼年時的玩具。

我喜歡老羅最喜歡的就是他的認真,這個浮躁的年代,有這麼認真的人值得我們去熱愛。在我們這個略顯“苟活”的社會里,他的這份“情懷”格外值得我們去珍惜.....

一個12年富士康人眼中的羅永浩,不一樣的老羅(上)

羅永浩

最後呢,用老羅《我的奮鬥》中的一段話來結束今天的篇章,太晚了,要睡了,明天繼續更新

你如果走進社會,為了生存或是為了什麼不要臉的理由,變成了一個噁心的成年人社會中的一員,那你就把這個世界變得噁心了一點點。如果你一生耿直,剛正不阿,沒做任何噁心的事情,沒有做任何對別人造成傷害的事情,一輩子拼了老命勉強把老婆、孩子、老孃,把身邊的這些人照顧好了,沒有成名,沒有發財,沒有成就偉大的事業,一生正直,最後梗著脖子到了七八十歲死掉了,你這一生是不是沒有改變世界?你還是改變世界了,你把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了一點點。因為你,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