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道奮進再出發 創新發展譜新篇——訪廣東南粵銀行行長陳武

換道奮進再出發 創新發展譜新篇——訪廣東南粵銀行行長陳武

廣東南粵銀行行長 陳武

天南古邑,粵西重鎮。1997年12月,湛江市商業銀行誕生於湛江市這個中國南海之濱的古城。2011年9月,經中國銀監會(現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湛江市商業銀行正式更名為廣東南粵銀行(以下簡稱“南粵銀行”)。自成立以來,南粵銀行不忘初心,秉承“根植湛江、立足廣東、拓展泛珠、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發展願景,始終堅持“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地方政府、服務廣大市民”的市場定位,在改革中奮進,在創新中發展,繪就了一幅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的壯美畫卷。

穩中求進,換道轉型再出發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對如何克服發展瓶頸、創新發展優勢、變革發展動力都提出了迫切要求。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進一步解放思想、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思想指導下,南粵銀行堅持以黨建統攬全局,將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轉型發展的優勢。自2018年起,在綜合分析經濟環境、國家政策、監管政策和自身現狀的基礎上,南粵銀行貫徹落實由“十個總基調”和“十項要求”組成的“雙十戰略”,制訂了2018~2020三年發展規劃,確立了新時代南粵銀行發展的新目標、新模式。自此,南粵銀行全面進入了“換道轉型再出發”的新的歷史階段。

“十個總基調”涵蓋四個方面:在發展理念上,堅持穩中求進是根本、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經營策略上,堅持科學規劃為先、打造特色經營優勢、堅持持續創新。在組織管理上,強化管理基礎、打造卓越團隊。在風險合規上,把全面風險管理作為核心工作,時刻守住合法合規的經營底線。“十項要求”指明瞭主要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具體內容包括:抓存款,做實流動性管理;清不良,狠抓風險化解;盤存量,善用加減法;促“四輕”,實現質量轉型;歸本源,精準服務實體;強管理,夯實成長基礎;提效益,提升盈利能力;保合規,強化底線思維;嚴問責,高壓處理違規;優隊伍,鑄就南粵鐵軍。

在“雙十戰略”的指導下,南粵銀行堅持“八個立行”,推動“八個抓”,以“科學規劃增量,盤活化解存量”為工作目標,合理引導信貸投放,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圍繞“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輕風險、重基礎、重整合、重效益、重轉型”的“四輕”“四重”轉型戰略,推動業務轉型和結構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盤活存量取得突破。公司金融條線實施風險資產管控機制及輕資本轉型,通過壓降騰挪和輕資本產品轉換等方式盤活風險資產,並大力度壓降存量異地、高風險、高資本消耗、低資金回行率、低綜合收益業務。普惠金融條線對全行121家網點啟動小型化改造,目前已縮減網點面積3823平方米,每年節約租金四百多萬元。

二是業務結構得到優化。通過開展信用證項下福費廷等輕資本業務,累計節省風險資產36億元,實現中間業務收入3696萬元。創新推出非融資性保函等輕資本產品。各類新業務資質逐步豐富,已成功加入上交所、深交所債券投標平臺,利率互換、黃金交易、交易所債券回購、交易所債券通道等業務已完成資料準備或正在走行內審批流程。代理行渠道建設加大,境內外代理行增至135家,新增專項額度98億元。理財產品結構優化,零售理財佔比由年初的59.45%提高到81.68%,封閉式保本理財已清零。同業理財餘額由年初的109.8億元下降到38.5億元,降幅近65%。

截至2018年末,南粵銀行資產總額2039億元,存款餘額1214億元,貸款餘額1062億元。全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實現淨利潤14.2億元,同比增幅7.6%。先後榮獲“最佳普惠金融獎”“區域影響力銀行”“年度最佳理財服務中小銀行”等多項榮譽,位列英國《銀行家》雜誌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第437位,比2017年上升34位。

“在新時代南粵銀行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打法、新的模式。應以強化管理、提質增效、穩中求進為根本,加快業務轉型和結構調整,實現健康有序發展。”陳武強調。

迴歸本源,服務實體促發展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持續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2019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基本職能,作為金融業的“中堅力量”,我國銀行業在響應國家號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更是義不容辭。

築牢發展根基,推動信貸業務迴歸本源。作為立足廣東、服務全國的城商行,南粵銀行早已經邁開綜合經營的腳步。目前全國已開設15家分行級機構,遍佈全省多個地市,在中西南地區設有重慶、長沙2家分行。此外,還發起成立了中山古鎮南粵村鎮銀行,2015年在廣州設立了全省首家持牌專營機構——廣東南粵銀行資金運營中心,為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8年以來,在“雙十戰略”的指導下,南粵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遵循信貸業務“迴歸本源,迴歸本地,迴歸政府,投向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規劃實施項目”的原則,推動全行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穩健發展小微企業,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與此同時,南粵銀行積極開展同業、異業聯盟或合作,先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中興通訊、山東晨鳴紙業集團、廣東聯合電服數據科技公司等大型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響應政府號召,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南粵銀行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圍繞重點領域建設,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聚焦一帶一路戰略;圍繞廣東省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天然氣主幹管網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地下管網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教育設施建設、互聯互通交通網絡、汙染治理等九大軟硬基礎設施短板,積極優化信貸投向。2018年末,南粵銀行公金板塊在重點領域授信餘額為22.9億元,其中在互聯互通交通網絡方面授信餘額為14.4億元,在現代化教育設施建設方面授信餘額4.3億元。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南粵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國企混改等領域,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為代表的區域城市群建設催生出的大量信貸需求,南粵銀行推進“寬信用”的進程,落實國家關於推動廣東銀行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工作機制要求,跟進落實金融相關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截至2018年末,南粵銀行公金授信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貸款182.4億元。

調整信貸結構,積極支持小微企業。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南粵銀行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貼近市場,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傾斜力度,順利完成監管部門的關鍵指標任務。其中兩增兩控目標:小微貸款增速32%,高於全部貸款增速的14%;2018年末普惠口徑小微貸款比一季度末增長13億。

南粵銀行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增加期限短、收益高的小微貸款投放,減少久期長、收益低的產品投放,不斷調整信貸佔比,提高小微信貸業務投放力度。2018年全年小微貸款投放32.4億元,較2017年增加9.5億元,小微貸款佔比從35%提升至37%。積極爭取支小再貸款額度8.4億元,並適應政策、降低支小再小微貸產品定價,引導區域有針對性地開展支小再貸款專項營銷。

拓展服務渠道,推進普惠金融深入發展。發展普惠金融,是推動共享發展、增進社會公平和諧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秉持普惠金融“人人可得,惠及百姓”的精髓,南粵銀行積極拓展服務渠道,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全面上線推動移動支付重點行業及便民場景應用。率先在湛江財富中心推出首個雲閃付智慧停車場項目,推動湛江市成為廣東省第3個投入使用應用場景的城市。相關服務並被人民銀行湛江中心支行評為2018年度湛江市支付結算十大亮點項目。同時,南粵銀行完成了社保卡應用場景項目的開發上線工作,推動湛江成為廣東省二級城市首個實現醫保賬戶線上交易的城市。南粵銀行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積極探索“鄰里好夥伴、小企業好管家、小企業主的好戰友”的社交銀行模式,拓展基礎客群,同時著力推動平臺建設,逐步推動金融產品真正實現“普惠”。

積極進取,創新引領謀未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開拓創新,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斷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是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撐。南粵銀行積極踐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思想,將產品、服務創新融入客戶需求,將金融智慧融入社會發展。

創新服務方式,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南粵銀行科學開發適合小微企業的產品,採用產品創新、業務授權、跟蹤管理的方式,不斷優化完善金融服務產品,促進小微業務的發展。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南粵銀行成立微小速貸事業部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針對小微企業抵押品不足的短板,南粵銀行創新信貸投放方式,開發“稅務貸”“政府採購貸”產品、“倍增計劃”等專項授信產品,對按時繳稅、政府採購供應商、信譽良好的輕資產無抵押物的小微型企業優質客戶給予融資支持。針對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南粵銀行立足小微企業、工薪族等群體,推出了“信用速貸”“新粵貸”等信用貸款產品,業務辦理便捷,最大限度地解決小微企業主和工薪族的融資需求,做實對小微型企業的支持。截至2018年底,南粵銀行微小速貸事業部貸款餘額48.7億元,同比增幅8%,累計新發放金額30.9億元,同比增幅15%。

延伸服務觸角,提高金融服務滿意度。南粵銀行積極拓展服務渠道,在傳統網點的基礎上,加快了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和智慧銀行以及電子銀行渠道的建設步伐,分別在雷州、廉江、吳川等地設立了縣域支行10家,在湛江市區設立智慧支行1家、社區和小微支行共3家,為民眾提供更加便利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通過網點轉型持續升級,南粵銀行實現了網點從交易結算型向銷售服務型的轉變,大大提升了網點的服務水平和營銷技能,降低客戶等待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南粵銀行還進一步豐富理財產品體系,在南粵寶盈八大系列產品的基礎上,還新推出粵月贏、粵惠加等智能存款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群體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南粵銀行近年來持續實施大小額轉賬和銀行卡跨行取款費用優免政策,免除八大類53項服務收費,包括全球ATM取款、轉賬,電子設備服務,賬戶管理費、年費,結算手續費、結算憑證工本費等。在“保本、微利”的原則基礎上,房屋抵押消費貸款審批政策向二、三線城市居民,尤其是相對貧困地區居民傾斜。

應用前沿科技,提升風險管理水平。銀行是經營風險的機構,風控能力是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應用,風險控制呈現出“全方位、數據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南粵銀行將金融科技作為三年規劃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以科技引領為方向,以“十項要求”為落腳點,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信息化階段任務,逐步打通“科技引領是未來”的發展道路,發揮金融科技對業務發展的關鍵作用。

為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南粵銀行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了300多項維度的全方位畫像,搭建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智慧引擎平臺,對客戶的信息進行綜合評分,實現千人千面,動態反映客戶的風險級別。通過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智慧引擎平臺自動計算客戶的授信額度、貸款利率、貸款期限等信息,自動進行目標客戶的篩選,做好客戶的洞察,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的智能風控體系,對客戶進行穿透式、立體式管理,應用的場景被大大拓展和延伸。在貸前實現客戶數據採集、流程標準化、通過智能風控嚴格判斷客戶准入條件、區分客群、拒絕問題客戶的申請,提高貸前分析效率;在貸中通過智能風控計算模型實現自動審批,改善貸中決策質量、提高審批決策精準度;在貸後管理風險預警,通過智能風控系統每天監控客戶動態,一旦出現風險提前推送預警信息,提高規避風險能力,提高風險管理效率。

結語

自成立以來,廣東南粵銀行以大膽創變,演繹進取夢想;以人本創融,助力社會經濟變局;以銳意創智,探索金融科技創新,成就了一個城市商業銀行的成長蛻變。正如陳武所說的:“立足時代變革的新起點,廣東南粵銀行將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勢而變,奮楫爭先,持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打造創新持續、機制科學、特色鮮明、風控良好的區域精品銀行,助力國家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為實體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