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遊樂場裡,兩個小孩在滑梯的入口處推搡起來,都想第一個滑下去。個子高的孩子被個子小的孩子推倒了,個子小的孩子滑下去了,個子高的孩子坐在滑梯口哭了起來。這時候爺爺出場了,對著滑梯口的孩子罵了起來,“你怎麼這麼沒出息,連比你矮的小孩都欺負你,別人打你不會還手啊”,孩子聽到哭的更傷心了。

看到坐在滑梯口一直在哭的孩子,我很心疼。作為媽媽,我們都會緊張孩子會不會被欺負,看到校園霸凌的新聞,我們也很容易代入其中,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成為那個被欺凌的對象。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像遊樂場裡的那個爺爺一樣,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心疼不已,情急之下,說出更傷害孩子的話來。

其實我們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孩子喜歡打鬧,特別是男孩子,好兄弟見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對戰一番,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他們玩的不亦樂乎。即使前一秒因為誰把誰打疼了慪氣不理誰,轉眼就又好得跟親兄弟一樣。把孩子間的遊戲說成欺負,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

在定義孩子的行為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是欺負呢?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01 什麼是欺負?怎麼區分欺負?

英國倫敦大學歌穗史密斯學院的彼得·史密斯教授提出,欺負是力量較強的一方對力量較弱的一方所實施的攻擊,通常表現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眾欺寡。

一個10歲的孩子和一個3歲的孩子起了衝突,10歲的孩子動手打了3歲的孩子,就是欺負。如果兩個5歲的孩子,身高相仿,體重相仿,勢均力敵,這兩個孩子打鬧起來,說欺負,就有點上綱上線了。

當然,年齡和身形,不是區分看是不是欺負的絕對條件,是不是欺負,要看行為產生的後果和對孩子的影響。孩子被同班小朋友打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不想去上學,不敢出門,如果家長這時候還套“欺負”的定義來判斷是不是欺負,就真成笑話了。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區分孩子間的行為是不是欺負,家長需不需要參與,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原因。

  • 孩子的感受

孩子是行為的直接感受人,是不是被欺負了,要看孩子的表現和感受。因為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滯後於行為能力,所以孩子間的衝突,很多時候會簡單粗暴的動手,而不是用嘴。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信奉的是“能動手就不吵吵”。

孩子間的小摩擦,誰搶了誰的玩具,誰推導了誰,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就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小摩擦是不需要大人做法官的,孩子會自己調整情緒,調整和夥伴相處的策略。如果孩子像大人求助,情緒很低落,家長就需要參與了。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 安全是大前提

是放手讓孩子玩,還是做到360度無死角監控,我們要事先做好判斷。

比如,幾個同齡的孩子圍在一起玩樂高,玩過家家,玩變形金剛,孩子身形相差不大,周圍也不存在尖銳的可能有危險的玩具或工具,判斷環境基本安全,我們就可以稍微放鬆些。

孩子們可能會對誰玩擎天柱有分歧,對誰扮演爸爸有想法,這都是正常的衝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他們可能會動手,誰力氣大聽誰的,可能會用划拳的方式決定,誰贏了聽誰的,這都是他們小圈子的遊戲規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們不妨適當的“延遲出現”,給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如果說,孩子年齡差距比較大,大的孩子十來歲,小的只有兩三歲,我們就不能完全放任他們自己玩,畢竟,這樣的情況下,萬一遇到什麼突然事件,大孩子在體力上有絕對的優勢,我們就需要時刻做好準備,隔離可能的危險。

02哪些孩子容易被欺負

  • 父母懦弱怕事,孩子容易被欺負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額外老實,懦弱怕事,孩子也容易被欺負。

老家有戶人家,男人又瘦又小,特別老實,不管和誰家有了矛盾,都是忍氣吞聲的那種。男人的老婆有間歇性的精神病,大部分時間都正常,發病的時候就在家裡亂摔東西。他家有兩個女兒,經常被村子裡其他的孩子欺負,比如故意攔路不讓她們走,搶她們的東西,撕她們的書。甚至有一次幾個小男孩直接把她們倆攔在家門口,她們的爸爸看到了都沒管,揹著鋤頭就去下地幹活了。欺負人的孩子更加有恃無恐。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容易被欺負

在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裡,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列為人類最基礎的需求。安全感這三個字,也經常出現在育兒書籍裡,書上都說,孩子的安全感,大多來自於媽媽,來自健康和諧的家庭。

安全感到底是是什麼呢?對孩子來說,安全感就是他的底氣,是他拒絕別人的底氣,是無論發生了什麼背後都有靠山的底氣。

回到文章開頭遊樂場那個被推到的小男孩身上,他就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被推倒,不算什麼大事兒,體育比賽都有輸有贏,何況小朋友間的推推搡搡。但爺爺卻把小男孩正常的“勝負”行為變成了孩子沒出息。再有類似的情況,孩子可能連哭都不敢了,也不敢把發生的事情告訴家長,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真的變成被欺負的人。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 身體虛弱的孩子,容易被欺負

還有一種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就是和普通人看起來不太一樣的, 比如偏胖的孩子,高度近視的孩子,身體虛弱的孩子。

提到這個,讓我想起《蠅王》裡的豬崽子。豬崽子出身低微,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戴著眼鏡,還是個小胖子。他喜歡思考,在荒島上,他提過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比如,保護篝火不滅作為求救信號,建立安全的居住環境抵禦惡劣天氣,但他的建議總被忽略,他總是被小夥伴們無情的嘲笑。如果豬崽子像傑克一樣有強健的體魄,或者像其他獵手一樣能果敢的反擊,豬崽子也許能擺脫被嘲弄,最後被巨石砸死的命運。

作為父母,我們都不希望孩子成為被欺負的那個人,這就需要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有意識,更有能力保護自己。

03 讓孩子不被欺負,父母責無旁貸

首先,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心理學專家陳忻說過:“只要我們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關心和尊重他們的感受,及時恰當地回應他們的需要,為他們提供相對來說穩定、良好的環境,就不需要時刻擔心他們會缺乏安全感。”

無條件的愛孩子,接納孩子,讓孩明白,天塌下來還有爹媽頂著。無條件愛孩子,不等於沒有原則的愛孩子。孩子被欺負了,我們都心疼,但如果孩子欺負了別人呢,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護犢子。

有一次,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玩著玩著倆人吵起來,還動手了,被對方大人發現,及時拉開了。兩個孩子就開始大聲辯論,誰先動的手,誰把誰打疼了。兩個人都宣稱是對方先動的手,針尖對麥芒,不肯相讓,但又確實找不到確鑿的證據找到真相。倆人互相道歉,草草了事。

孩子還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我輕輕抱過他的頭說,“媽媽相信你,是他先打你,你才打了他。”孩子聽到之後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剛才桀驁不馴的樣子不見了,變成了一個委屈受傷的小男孩。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很多時候,真相是無法完全還原的,公道也不是永遠都能在第一時間到達。對孩子來說,外界的否定或不公平的對待固然是傷害,但來自最親近的人的質疑和不信任,才是更大的傷害。

第二,教育孩子要留有餘地。

經常有家長訴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教育孩子打人不好,孩子很聽話,從來不打人,這也導致孩子經常捱打,也不敢還手。

還有的家長,直接進入了另一個極端。有個遠方的表弟,小時候他爸就告訴他,“如果你跟別人打架,把別人打壞了,我該賠錢賠錢,該帶人去醫院就去醫院,如果別人把你打壞了,回家我再打你一頓。”在這樣的教育下,小表弟練就了一身打架的好本事,三天兩頭把人打到醫院,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混混。

這兩種教育孩子的方式,給孩子建立了非黑即白的概念,讓孩子束手束腳,陷入誤區。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留有餘地,講清楚原則,具體行為可以靈活應變。

面對該不該打人,被打之後要不要還手的問題,是沒有確切答案的,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對孩子來說,選擇要不要打的前提是保證自身安全。被打了,還手的前提是自己能打得過,最起碼勢均力敵,如果實力相差懸殊,就不能打回去,而是趁早離開危險的地方,保證自己的安全,再尋求幫助。

孩子捱打不敢還手?不是孩子沒出息,是你教育方法有問題

第三,提前演練各種可能場景,尊重孩子的選擇。

僅僅告訴孩子原則是不夠的,只有原則,沒有行動的方法,孩子也會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選擇。我們可以通過遊戲,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帶孩子演練各種可能出現的場景,讓孩子知道該如何應對可能的危險。在孩子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能勇敢的說不,能有合適的反擊方式,能懂得保護自己的安全,事後懂得尋求幫助。

在美國教育專家賽西•高夫的《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裡有這樣一段話,“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發出的聲音是與眾不同的,他們有能力、更有幸對孩子做出積極的評價,這種評價引導孩子成長為理想中的形象。”

父母要做的,是身體力行,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是讓孩子堅信,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無論遇到什麼不公,家是你永遠的港灣,我們的愛一直都在。有底氣的孩子,運氣才不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