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開闢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創造、開闢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近期,我觀摩分析了幾節中學語文課,發現了幾點共性不足:學生缺乏真實的思考,沒有真正理解文本。課堂要麼氣氛沉悶,要麼虛假“繁榮”——對教師的提問,學生或者猜謎一樣隨口回答,或者簡單照搬參考資料上的解讀。

以《蒹葭》為例,教師讓學生用想象的方法分析詩歌意境,這很難觸及《蒹葭》的魅力之源。學習詩歌固然需要想象,但前提是準確理解。比如,在詩歌中“柳樹”“月亮”“鴻雁”等意向都有特定的含義,如不理解只想象可能就是瞎想。想象還需要搭建“腳手架”,比如提一個“白露、霜、秋水與詩歌中尋求者的心情有何共同點”的問題,就比單純要求學生想象更適宜理解,缺乏這樣的“腳手架”,學生很難突破自身認知侷限。

學生難以真實思考,根源是教師缺乏文本解讀能力,提不出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教師在備課中簡單參照教學參考書或其他資料的解讀,課堂上面對學生的真正困惑顯得捉襟見肘,也只能照本宣科。

評課時,我談了自己的教學設計,在紮實落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拋出了一系列問題。一個教師提出:教學要考慮學情,不能好高騖遠,片面追求高度和深度。

創造、開闢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這個觀點具有代表性,也有合理性,但需要進一步辨析探究。

維果斯基曾有一段非常深刻的反思:“教學總是應該與兒童的發展水平相一致,這是多年的經驗所確定的,也是反覆檢驗過的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只是在前不久才注意到,在我們試圖確定發展過程對教學可能性的真實關係時,我們不能只限於確定發展水平……以已經完成的發展階段為目標的教學是無所作為的,它不會帶來新的發展過程,自己只會在發展的尾巴後面爬行。最近發展區學說和老觀點不一樣,它使我們可以推出一個相反的公式:只有跑到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然而,語文教學滯留在學生髮展的後面,教師主要教的是學生藉助參考書自學都能學到的知識,是許多學生認為語文課索然無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學要著力於“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創造、開闢出來的。維果斯基明確說:“兒童在成年人指導和幫助下演算的習題的水平,與他在獨立活動中便能演算的習題的水平,二者之間存在差距,這個差距就是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由此可知,理想的課堂應該是教師通過有價值的提問、核心知識的教學、典型案例的分析,開闢一個新的認知領域,使得一個彷彿原本不存在的領域全新地出現在學生面前。

“給學生不能教太深的知識”,這句話隱藏的潛臺詞是:教師理解的深,只是擔心學生接受不了。而真相是,許多教師本身就沒有透徹領悟。教師通透了,學生就容易明白。我曾帶領一群小學六年級孩子,每天6小時、連續20天共讀《蘇菲的世界》,孩子們讀得興致盎然。有教師問我有什麼妙招,其實,關鍵是教師對這本書有透徹的領悟。你真正領悟後,就知道如何把抽象的哲理與兒童生活融會貫通,讓其領會。近年來,我曾在運城國際學校觀摩小學五年級學生學習不加標點的《世說新語》,我曾帶領一幫小學生10天時間共讀《批判性思維工具》……學生髮展的高度取決於教師專業水平的高度。

創造、開闢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教師要警惕自己成為學生成長的“天花板”。

從我個人成長來說,從教前10年基本只閱讀參考書和淺顯易懂的教學類雜誌,結果越讀越糊塗,越教越困惑。如果不是10年前“脫離學習基礎”開始沉潛研讀哲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學科理論書籍,對教育的理解和認同都不會有根本性改變。

面對充滿變化、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世界,教育要培養適應未來世界的優秀人才,就要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決策能力、問題解決、自我調整等高階認知能力和溝通與協作等社會技能。這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西忻州師範學院教師、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執行院長 郝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