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4月30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新藍網記者 喻惠婷)

“他是‘80後’青年科學家,是海洋新材料‘鐵軍’實驗室的領頭羊……”這是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獎儀式上對王立平的頒獎詞。王立平,一位地地道道的西北漢子,卻也是一名新浙江人。此屆表彰大會上,他是浙江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個人代表。除他之外,浙江還有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海眼”系統項目組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坐第一排聆聽總書記講話

領會“五四”精神更深刻了

在北京領完獎的王立平,今天(30日)上午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作為獲獎代表,他坐在第一排,現場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應繼續弘揚五四精神,傳承科技報國精神,將科技的火種傳播在青少年心中。”王立平告訴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記者,“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是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赤誠和勇於奉獻。自己此次獲此殊榮,更是堅定了自己科技強國的信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上,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第一排右二為王立平

從西北高原到東海之濱

海邊一待就是一整天

王立平出生在寧夏,在甘肅蘭州學習工作了14年,卻於2018年帶著愛人和5歲的大女兒從大西北來到東海之濱。“東南沿海,港口城市,對研究腐蝕與防護材料的人來說本身具有吸引力,這是天然的實驗場所。”王立平服從調配,正是看中了寧波的地理條件和研究環境。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離開了中科院蘭州物理化學研究所,他一頭扎進中科院在寧波的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並擔任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一職。

“在長三角高溫高溼的環境下,鋼材腐蝕速度快。我的工作,就是研發出防腐塗料。”王立平向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記者科普自己的工作。為了加快科技成果孵化,他和同事們在北侖、舟山等地,找了很多舊電塔進行塗裝實驗。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夏天非常熱,為了加快實驗進度,王立平團隊的小夥伴們凌晨3點就從實驗室出發。“日曬風吹,在海邊一待就是一整天。”幾年下來,王立平黑了也瘦了,但眼神卻似乎在熠熠閃光。

科研成果不斷

海洋強國夢也是我的夢

用智慧和汗水打磨的日子“倏忽”一下就過去了,王立平在此期間收穫了一“枚”小女兒,工作上也是成果不斷。

“我們已自主開發了石墨烯改性的海洋重防腐塗料、導靜電防腐塗料、耐海水防腐塗料和航天航空國防特種塗料等多個系列防腐耐磨塗料。”王立平告訴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記者,通過多方合作,這些產品已在國家電網輸電鐵塔、多功能海洋平臺、大型石化裝備等國防裝備領域大規模應用。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作為科研人員,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得到應用和推廣。欣喜之餘,王立平也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參加完頒獎和紀念大會,他就要馬不停蹄趕往黑龍江、海南等地出差,整個5月,只有一天是可以趕回寧波陪伴家人。但正是因為有一位位這樣的科學家的忘我奉獻,舍小家、為大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展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


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 王立平坐在了第一排

中間為王立平

作為一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獲得者,王立平激情澎湃,信心滿懷;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一直求真務實,敢於創新。“今日的榮譽是祖國對於青年人的寄望,也將成為我的不竭動力,今後,我會在在新材料的研發中不斷革新,在技術上不斷爭取突破,在產業化應用中力爭上游。”

新聞多一點: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授予中國14至40週歲(年滿14週歲、不滿40週歲)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集中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