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提到關於「年輕」的箴言,腦海裡立馬能想到兩個。

一個是電影《後會無期》裡,鍾漢良對陳柏霖說:

「年輕人,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一個是逝去的喬布斯大爺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 」

2005年,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那次著名的演講裡,提到了斯圖爾特·布蘭德。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布蘭德是誰?

1970年代中期,布蘭德和他的團隊做了幾期《全球目錄》後,實現了創刊之初的使命,於是他們出版了最後一期。那一期的封底上印有一張清晨鄉間公路的照片,是那種喜歡搭車冒險的人常會見到的風景。照片之下是一行字: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前兩年,我第一次看到關於《全球目錄》這本書的報道。《全球目錄》的誕生源於一個小念頭。1968年3月,布蘭德的父親去世,在回家的航班上,他偶然意識到,自己有不少熟人正在紛紛離開城市,去到公社生活——從1965年到1972年,美國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公社,其中不少是由反對中產階級生活的嬉皮士創建的,他們希望這可以逐漸將美國變成一個由基於共同信念的人人平等的小型社區連接而成的王國。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經過幾個月籌備,當年7月,布蘭德攜妻子開著一輛道奇皮卡開始了“公社之旅”。他印了一份涵蓋約120種商品、6頁紙的油印目錄,並在車上堆滿了商品。一個月間,他們大約賣掉了價值約兩百美元的商品,效率不是很高。後來,那6頁紙的油印目錄變成了《全球目錄》,於1968年秋天正式出版。

在更早的2007年夏天,我高三畢業,和兩個朋友進行了一次江南的短途旅行。那是我們第一次離開家長,自由地出行。幾個人揹著書包,裡面裝滿了換洗的T恤、內褲和襪子,書包的側緣塞了數十張紅色的毛爺爺,對於幾個高中生來說,這些錢足夠我們近一個星期的開銷。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我們先去了在課本中無數次出現的黃山。從黃山市裡到黃山景區,需要坐近兩個小時的大巴。市區不大,一路暢通,到了連接景區的高速公路,因為山路蜿蜒,即使在高速上,大巴也不可能開得很快。及至山路,愈發顯得顛簸。我們在車上睡了一下午,昏昏沉沉地從司機左拐右拐的方向盤中醒來,發現車窗外已經是灰濛濛地一片,天黑了,這兒離鄉村還有一段路,並沒有裊裊炊煙,取而代之的是被雨水打溼的岩石和掉落在地上的松針。

在山腳下的一個小飯館,我們點了幾個當地的土菜。毛豆腐比臭豆腐好吃不到哪裡去,筍乾小炒肉並沒有母親的小炒下飯,新奇的吊鍋老鴨,引得我們一陣吐槽。我們草草吃了飯,在一個小旅館裡拼床睡覺,等待著第二天黎明時的登山。

毫無經驗的獨立出行,讓我們在興奮中略感失落。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接著我們北上蕪湖。在安徽師範大學老校區附近的一棟小樓裡,我們找到了在這裡學畫畫的初中同學。老城區的街道不算乾淨,熙熙攘攘的人群遊走在步行街上,傍晚,幾個老人帶著孩子在湖心公園邊閒坐,夕陽西下,這樣的景色和我們的家鄉並無二致。

第二天的中午,初中同學帶我們去步行街吃飯。四個人掂量討論許久,終於跨進了一家必勝客的大門。那是我們第一次吃必勝客,生活在小城十幾年,吃過諸如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快餐已屬難得,我們帶著朝聖的心,仔細地看單點菜,儘管囊中羞澀,但是用餐的體驗令人難忘。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離回家的火車還有幾個小時,我們在商場裡閒逛,發現有一處地方可以打籃球。那時候,我們熱衷於打一款名叫「街頭籃球」的遊戲,大家親切地把打籃球稱為「刷板」。幾個人心動,竟然跑到附近的聯華超市買了一個籃球,在商場的膠皮場地上痛痛快快地刷了一個下午的「板」。

回程的火車是綠皮慢車,從蕪湖開回家需要三個小時。在硬座車廂裡,我時而昏睡,時而又被熱醒。想起打籃球時,對方的一個小夥子穿著一件匡威的短袖T恤,衣服上豎排印著幾個字,「不就是玩嘛」——可能這就是第一次自由出行的意義,不就是玩嘛。

我看過不少遊記,許多遊記被人們評價為「甜膩」,作者們無論到哪兒,都會把旅行的目的地描繪成人文深厚、景色俱佳的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會被渲染的格外浪漫。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事實上呢?正如張愛玲的“袍與蝨子論”,具有美景和人文的旅行目的地,也常常那麼不盡人意。甜膩的遊記會引領讀者走向一個新的世界,激起讀者們去看一看這個美妙世界的念頭,然而,一次完美的旅行,它的收梢可能是體驗過後帶來的極度空虛。

所以,旅行的意義到底在哪呢,我想了很久,看樣子只有繼續上路。

旅行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