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縣全部脫貧“摘帽”!一部紀錄片告訴你怎麼做到的

掌上春城訊東川、祿勸脫貧啦!至此,昆明3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

今天下午3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雲南省2018年33個貧困縣(市、區)退出”新聞發佈會宣佈,2018年,全省有33個貧困縣(市、區)實現了脫貧摘帽。其中,昆明市的東川區、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上榜,這標誌著東川區、祿勸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33個脫貧摘帽的縣(市、區)分別是:昆明市的東川區、祿勸縣,昭通市的威信縣、綏江縣,曲靖市的富源縣、師宗縣,保山市的龍陵縣、昌寧縣,楚雄州的雙柏縣、南華縣、大姚縣、永仁縣,紅河州的瀘西縣,文山州的硯山縣、西疇縣,普洱市的景谷縣、鎮沅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的勐臘縣,大理州的漾濞縣、南澗縣、永平縣,德宏州的盈江縣、隴川縣,迪慶州的香格里拉市、德欽縣,臨滄市的臨翔區、鳳慶縣、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雙江縣。

2019年3月23日,第三方評估機構向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了評估報告。檢查評估結果顯示,33個縣(市、區)綜合貧困發生率均低於3%,脫貧人口錯退率均低於2%,貧困人口漏評率均低於2%,群眾認可度均達到90%以上,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第三方評估機構建議省級批准退出。

自2014年建檔立卡以來,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計94311戶344648名貧困人口脫貧,40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個國家級貧困縣尋甸縣、東川區、祿勸縣先後摘帽,全市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9.88%下降至0.26%。

30多萬人口擺脫貧困,這是一個壯舉,昆明脫貧攻堅走完了非常關鍵的一步。

昆明人是怎麼做到的?通過下面的這個紀錄片:《一個都不能少——昆明脫貧民志獻禮》,我們可以從側面一窺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昆明精神”。

昆明脫貧民志獻禮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戳圖看視頻↑

2018年下半年,昆明日報社組建專門的攝製團隊進入尋甸、祿勸、東川,歷時近5個月,走遍3縣的土地,拍攝製作了這部紀錄片。

一戶人家,一個企業,一個駐村書記,一個村落,他們的希望,他們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的新生——從這些再普通不過的人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昆明農村發生的巨大改變,而這種改變還在繼續……

一戶人家的希望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楊金華,48歲

祿勸縣則黑鄉石頭窩村人

因為身居大山,發展無路,2015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在政府“菜單”扶貧項目的幫助下,楊金華開始養羊,養殖規模從最初的20多隻擴大到200多隻。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梁勇強,26歲

尋甸縣塘子街道易隆社區小中山村人

一年時間,梁勇強家的苗雞養殖規模從40只擴大到500來只,全家人的純收入從原來不到1萬,增加到了3萬元以上。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建偉琳,26歲

東川區銅都街道磨盤村委會就業扶貧工作隊隊員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回到家鄉工作,幫助村裡人尋找外出務工的“好去處”。

一個企業的責任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王宏柏,42歲

尋甸縣河口鎮人,昆明市致富帶頭人幫扶協會成員

2012年,王宏柏創辦“瓊漿坊”蜜蜂養殖合作社,帶動54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養蜂增收。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楊忠朝,35歲

尋甸縣柯渡鎮新村人

2013年,楊忠朝回到家鄉開始自己的鮮花事業。當地1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他的合作社,周邊留守村民大多數都在基地打工。

一個駐村書記的擔當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郭浩國,30歲

尋甸雞街鎮四哨村扶貧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3年來,郭浩國和村三委班子一起努力,充分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相互配合,引進醫藥公司投資四哨建設小白芸豆種植基地,幫助中藥材種植企業在四哨紮根發展。

一個村落的新生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張正明,54歲

尋甸縣塘子街道鍾靈社區小海新村村長

易地扶貧搬遷前,村裡出行只能靠步行,土坯房年久失修,發展更無從談起。

搬遷後,村民種烤煙、搞養殖,到種植基地打工,村裡還要發展鄉村旅遊。

昆明3县全部脱贫“摘帽”!一部纪录片告诉你怎么做到的

張榮宏,49歲

祿勸縣中屏鎮火本村村民

危房改造前,一家人住在破舊的老屋。去年,老屋被改造一新,一家人像搬進新房一樣。

昆報頭條(ID: kbtt666)

文字|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達娃·梅朵 張正寶

視頻|昆明日報社 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聯合出品

相關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