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個不出名的詩人,把中國的月色寫絕了,至今無法超越

唐朝有個不出名的詩人,把中國的月色寫絕了,至今無法超越

俗話說“唐詩宋詞”,提到詩歌,不得不提到唐朝。

在唐朝,詩歌非常的盛行。很多文人雅士經常聚在一起飲酒作詩,每天都會作出很多新詩。據統計,唐朝共有2000多個詩人,4萬8千多首詩,如果再加上那些無名詩人,恐怕數量遠不止於此。

而且唐朝有很多出名的詩人,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狂賀知章,詩傑王勃,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等等。他們都在歷史上很有名氣,至今家喻戶曉。

而且唐朝詩歌的覆蓋面非常廣,包括自然山水,節日傳統,湖光月色,個人情感等各個方面。其中光是寫月色的詩就有5000多首。

唐朝有個不出名的詩人,把中國的月色寫絕了,至今無法超越

不過縱觀這5000多首月色詩,很多人都說,只有一首把月色真正寫絕了,它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唐朝有個不出名的詩人,把中國的月色寫絕了,至今無法超越

張若虛的名氣並不大,在書籍中也沒什麼詳細的記載。在詩人扎堆的唐朝,更是籍籍無名。他一生也寫了不少詩,但只有兩首傳了下來。而這首《春江花月夜》不僅是他個人的巔峰,也是描寫月色美景的巔峰作品。

這首詩不僅把月色描寫的惟妙惟肖,還上升到了對生命、宇宙思考的哲學境界,至今無法超越。很多人都把這首詩稱為“孤篇蓋全唐”。聞一多也稱此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唐朝有個不出名的詩人,把中國的月色寫絕了,至今無法超越

據說張若虛寫完這首詩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再敢寫月色了。而後世詩人在寫月色的時候,也總是下意識的和這首詩做對比,結果依然無法超越。模仿此詩的更是不在少數。

由此可見,這首《春江花月夜》堪稱描寫月色的巔峰詩,默默無聞的張若虛也憑藉此詩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