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真情,扶貧才會有溫度 ——訪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駐村第一書記穆澤龍

“腳下有泥土,工作才更接地氣;心中有真情,扶貧才會有溫度。”這是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派駐商河縣張坊鎮北趙村“第一書記”穆澤龍見到記者後說的第一句話,也是他駐村幫扶這段日子以來的座右銘。

2017年4月27日,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選定穆澤龍擔任商河縣張坊鎮北趙村“第一書記”。兩年來,從來沒在農村生活過,也沒有過農村工作經歷的他,滿懷責任與信念,用真心與真情紮根扶貧一線,把北趙村當成自己的家鄉一樣上心努力,把村民當成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真心幫助,為幫扶村建設發展和鄉親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應有貢獻。

心中有真情,扶貧才會有溫度 ——訪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駐村第一書記穆澤龍

2018年12月26日穆澤龍(右二)與報社領導和融創置業負責人到貧困戶家中贈送過冬物品。

扶志先重教

為留守兒童組織義務支教

北趙村是省級貧困村,土地種植糧食經濟作物收入很低,除了正在上學的孩子和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在村中生活,中青年全部在外打工,且打工也主要以粗活、累活為主。為此,穆澤龍給自己訂下了工作目標:第一多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教育問題;第二通過技能培訓或與其他公司合作,爭取讓村民掌握一定技術或掌握某種謀生的本事,利用自己所學創收增收。

“剛來村裡的第一天,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和責任,幫助村裡脫貧致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穆澤龍回憶說,上任之初、正趕上端午節和兒童節雙節期間,他積極聯繫了3家愛心企業為北趙村的孩子們捐贈了共計價值近4萬元的書籍和文具用品等,讓村裡的孩子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為落實精準扶貧,讓貧困村的孩子度過一個多彩暑假,從2017年開始,在穆澤龍的發起和組織下,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牽頭,濟南市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協調、聯合市扶貧辦、市文明辦、團市委等8個部門共同舉辦了“第一書記關愛留守兒童、義務支教活動”。該活動在他兩年的幫扶過程中年年舉行,其中,第一年泉城義工組織了來自山東政法學院、山東科技大學等駐濟院校9支愛心支教隊伍50名教師和大學生對口分別在商河縣、濟陽區、歷城區、南部山區管委會下轄的9個省級貧困村為村裡350名留守兒童開展支教活動。支教活動中,各村“第一書記”也圍繞支教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愛心企業則為孩子們捐贈了各種學習用品和禮物。第二年支教活動共派駐160名駐濟高校大學生,設置29個支教點,覆蓋濟南市107個貧困村,為超過1500名留守兒童開展支教。整個活動中,各類幫扶、關愛、救助、體驗、互動公益活動達100餘次,支教大學生準備教案以及撰寫支教日記總量超過350餘篇次。此次活動成為我市扶貧領域的一大活動亮點。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扶志先重教,助學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是徹底斬斷“窮根”的有效手段。”穆澤龍表示:“在北趙村幫扶過程中,支教活動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讓孩子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學到知識,同時也是拉近與貧困村村民距離的一種方式,很多村民和孩子現在見面就給我打招呼,還邀請我去家裡坐坐。”

除了關愛兒童,他也對村裡的老人和貧困群眾特別關心,盡全力來幫助他們。上任之初,他了解到村裡的貧困戶趙希寶老人因其他原因沒有拿到危房改造補貼款,使他們家的經濟情況雪上加霜。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幫老人爭取到補貼。隨後,他積極聯繫在建設系統工作的老朋友,最終幫助這位村民爭取到了危房補貼。趙希寶老人拿到補貼款後激動地流下眼淚,拿出了自己種的十斤綠豆要送給他,他婉言謝絕。

兩年中,不管村民有大情小事,他都全力幫助協調。例如,他積極協調幫助3戶貧困戶拿到多年未解決的危房改造款;聯繫社會力量捐款,解決村裡5戶因病因災導致家庭困難的村民,幫他們渡過難關。兩年期間,他共為幫扶村聯繫組織愛心企業到村捐贈等奉獻愛心活動21次,其中不乏濟南融創地產、宜家家居、莎蔓莉莎等知名企業。20家企業捐贈物品摺合資金108.3萬元。

心中有真情,扶貧才會有溫度 ——訪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駐村第一書記穆澤龍

穆澤龍(左)與村裡貧困戶交流,幫助其排憂解難。(陳長禮 攝)

引導村民建言獻策

黨建引領貧困村“摘帽”

到村之初,穆澤龍就用20天時間走訪村內群眾,將加強村班子建設,發揮黨員模範帶頭確定為工作的重點。隨後,他和村黨支部書記趙軍一起建立了全體村民以及村全體黨員的微信群。剛有建群想法時,很多人也勸他不要設這個村民微信群,會有很多人在群裡亂說話和反映問題。但他認為,建微信群可以更好地瞭解情況,既然來做扶貧工作,就不怕別人說話,正常反映問題就要接收了解,否則來扶貧就等於是花架子。而且,把敏感事情公開說,讓所有人都清楚,不相互猜疑,這樣正大光明的和村民討論問題,等於是開通了一個貧困村村民為本村發展獻計獻策的平臺和渠道。

同時,在報業集團的支持下,他引導北趙村積極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教育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富有特色的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村黨員進行政治教育,增強理念信念,堅定發展信心,引導黨員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他還將在“優秀第一書記示範培訓班”中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及時傳達給村“兩委”成員和黨員,號召村民帶頭當好脫貧攻堅生力軍,率先爭做鄉村振興排頭兵。

創新扶貧措施

“第一書記”展會促增收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穆澤龍積極與村委溝通,大力發展適合北趙村的產業項目,切實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在他的努力下,申請資金近20萬元兩次重修改造蔬菜大棚,積極鼓勵承包戶創新種植技術,提高產值和效益,徹底解決了大棚種植戶的難題。同時,加大對幫扶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累計爭取資金109萬元,新建5000平方米小巷硬化工程、完成收尾了近2000平方米村級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對幫扶村監控設施、路燈設施進行維修改造,對各項硬件設施進行完善,使幫扶村硬件設施達到先進村水平。

創新是事業發展的源動力。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他協調派駐單位,主動聯繫市委組織部等多個部門的支持,組織了全市“第一書記”扶貧成果展,設置了100個“第一書記”展位,帶動了全市100個貧困村的產品銷售。展會期間,總營業額超過200萬元,並幫助多個貧困村與蘇寧,華聯等企業達成簽約,簽訂長期供銷貨合作協議,以創新的工作方法助力貧困村脫貧致富。

“扶貧工作是深入基層一線的工作,直接和村裡老百姓打交道,所以要切實沉下身子。平時我真是旅遊鞋牛仔褲,每天顛來走去的10000多步。鄉村衛生狀況的確不如城區,到處是沙子泥土,一般都是幾雙鞋倒替穿,兩天刷一次鞋。平時鞋不是穿壞的,是刷壞的。不過這樣可以真正融入到村裡百姓當中,想老百姓之所想,解老百姓之所急,切實解決村民和貧困村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工作,得到的也是老百姓最真心實意的認可。” 採訪的最後,穆澤龍一番話情真意切。(李冬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