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聽懂王菲:除了愛情,她才沒有軟肋

王菲今年五十了,長了我整整一個青春期。

我在音樂上遲鈍,不僅唱歌五音不全,聽歌也是滯後。少年時代,更是注重赤裸裸的情感宣洩,快樂的,悲苦的,愛就說出來,痛就喊出來……

所以,小時候,乃至整個青春期,都聽不懂王菲,不懂她咿咿呀呀的在唱些什麼,歌詞怪怪的,聲音也怪怪的。

雖然她的《紅豆》、《我願意》等成名作都很熟悉,旋律也很好聽,但是我始終觸摸不到王菲這個歌壇天后的神髓。

直到我過了而立之年,歷練過人生,經歷過愛情,嚐遍了愛的甘,情的苦,把熱戀、失戀、單戀、虐戀都經歷了,這才聽懂了王菲。

用20年聽懂王菲:除了愛情,她才沒有軟肋

人們常用清冷形容一個人的氣質或聲音,但王菲的聲音用清暖才合適。如果說她的聲音是冰,卻能把每首歌都唱出溫度。

大詞人林夕說:

我把感情的際遇和故事寫給了楊千嬅,其中的道理讓陳奕迅來詮釋,這些經歷總結提煉成智慧後就由王菲來唱。

音樂人陳小霞說:

王菲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唱每首歌都留有餘地,有些歌手內心明明是空的,卻唱得哭爹喊娘,而王菲內心有很多情感,卻唱得雲淡風清。

內心有很多情感,卻唱的雲淡風輕。王菲唱歌如此,成年人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

用20年聽懂王菲:除了愛情,她才沒有軟肋

人到中年,愛情只剩一座孤島,想要一份不將就的愛情,卻只剩下一腔孤勇。

人到中年,見過了太多風雨,終於到了可以解釋人生的年紀,卻再也不想解釋愛情;到了能承受任何傷害的年紀,卻再也不敢受到一點傷害。

人到中年,談情已老,談死太早。柴米油鹽,家長裡短,父母、家庭……當一副又一副的生活重壓上肩頭,愛情被逼到了角落。

用20年聽懂王菲:除了愛情,她才沒有軟肋


“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這其中,愛情的蝨子,佔了一多半。

王菲就把這襲華美的袍打開,唱給我們聽。

當愛情不再,我們是全身而退,抑或一無所有?一切全看個人是否具有自我生活的底氣及能力。

事業的成功,給了王菲無盡的勇氣和自信。所以她能夠豁出去愛他人,就像從未受傷失敗過一樣,就像無人旁觀無人非議著一樣。

她可以不顧明星身段與竇唯住在窄小的北京四合院;

她可以在離婚後與十八歲還乳臭未乾的謝霆鋒公然牽手;

她可以沒有任何預兆地與李亞鵬在新疆登記結婚;

她可以在第二次離婚後頂著罵名與謝霆鋒重歸於好。

終究,愛情是一個圈,永遠走不到終點。

用20年聽懂王菲:除了愛情,她才沒有軟肋

以歌為甲的王菲,除了愛情,沒有軟肋。

即便愛情失意,充實的物質仍會給她揮別過往的勇氣與重頭再來的自信:

沒有戀人給予的安慰陪伴,我自可呼朋喚友飲酒取樂;沒有婚姻給予的經濟保障,我仍可錦衣玉食瀟灑生活。

紛擾的愛情,對她而言,不過是一場清風拂面。

用20年聽懂王菲:除了愛情,她才沒有軟肋

比起常人的庸碌,王菲活得更明媚,更恣肆。

為什麼不呢?畢竟,成全自己,才能成全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