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70週年 著名劇作家徐棻攜優秀劇目歸來成都

4月28日,由四川省振興川劇和曲藝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由成都市川劇發展促進工作組、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國戲曲表演學會主辦,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筆吐璣珠·心懷時代—徐棻藝術生涯七十週年"系列活動,在成都錦江劇場隆重開幕。

從藝70週年 著名劇作家徐棻攜優秀劇目歸來成都

在活動現場,來自省內外130餘名專家、學者、朋友,以及從美國、香港、澳門遠道而來的戲劇家相聚在此,共同為劇作家徐棻祝賀。105歲的著名作家、革命家馬識途在現場親筆題詞:"筆吐珠璣墨生香,詩心才情任飛翔。耄耋不老還筆耕,天府劇壇永芬芳。"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本次系列活動將舉辦開幕式、6場戲劇演出(川劇2場、滇劇2場、晉劇2場)、召開《戲曲的現在與未來》暢談會、徐棻新著《舞臺上下悲喜錄—徐棻談編劇》首發式、徐棻七十年作品和歷年事件展覽。

從藝70週年 著名劇作家徐棻攜優秀劇目歸來成都

今年86歲高齡、從藝70週年的徐棻,是一位與時代同步、心懷時代的戲劇家和天府文化名人。她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國家一級編劇,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49年參軍為演員兼創作員,1954年轉業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8年畢業分配到四川省文化局,1961年調入成都市川劇院。她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和連續數年被評為成都市"拔尖人才",曾擔任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文聯及四川省劇協副主席和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長。

徐棻代表作有川劇《死水微瀾》《慾海狂潮》《田姐與莊周》《塵埃落定》《目連之母》《馬前潑水》《馬克白夫人》《都督夫人董竹君》《激流之家》《燕燕》《王熙鳳》《秀才外傳》。另有話劇《辛亥潮》、舞劇《遠山的花朵》、晉劇《爛柯山下》、滇劇《貴婦還鄉》、崑曲《十面埋伏》、京劇《千古一人》,還有長篇歷史小說《蘇東坡》《成都辛亥潮》以及電視劇、報告文學、短篇小說、戲劇評論等。其戲劇作品曾多次應邀前往法國、德國、瑞士、美國、日本、埃及、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土耳其等國及港澳臺地區演出,廣受觀眾歡迎,並曾多次榮獲國家級獎項,如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文化部"文華大獎"、"文華獎"和"中國地方戲曲評比展演一等獎"、"全國兒童劇匯演一等獎";中國戲劇家協會"全國優秀劇本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戲劇節之"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還有"中國戲曲學會獎"及巴黎中國戲曲節"塞納大獎"等。

從藝70週年 著名劇作家徐棻攜優秀劇目歸來成都

徐棻的作品被譽為"名角營養缽",先後成就了"二度梅花獎"2名,"梅花獎"7名,"文華大獎"6名,"文華獎"3名,"中國戲劇節單項獎"20多名,還有上海"白玉蘭表演獎"主角獎2名和配角獎1名。

開幕式現場,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致辭並向徐棻贈送了字畫。隨後,在徐棻作品的藝術滋養中成長起來獲得國家級獎項的曉艇、劉芸、田曼莎、陳巧茹、李莎、孫勇波、王玉梅、趙青、虞佳、李小青、藍天、王文訓、趙志珍、賈建立、鄭源、馬東風、張羽軍、許明恥、朱冰等19名藝術家們也登臺亮相,向徐棻致以敬意。

此外,接下來,4月27日(週六)和4月28日(週日)晚7點30分在四川省川劇院劇場上演滇劇《貴婦還鄉》,由國家一級導演曹平執導,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馮詠梅領銜主演。

從藝70週年 著名劇作家徐棻攜優秀劇目歸來成都

4月28日(週日)下午2點在錦江劇場舉行開幕式。開幕式演出為川劇傳承劇目—《馬克白夫人》和《目連之母》(精華版)。《馬克白夫人》由徐棻擔任編劇和藝術指導,國家一級導演曹平和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田蔓莎執導,由田蔓莎向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國家二級演員葉長敏親自傳授;川劇《目連之母》同樣由徐棻擔任編劇和藝術指導,已故國家一級導演謝平安執導,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陳巧茹向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國家二級演員虞佳親自傳授。

4月29日下午2點在錦江劇場演出川劇《慾海狂潮》。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張曼君執導,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陳巧茹領銜主演,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王超和國家一級演員蔡少波聯袂主演。

4月29日和4月30日晚7點30分在四川省川劇院劇場演出晉劇《爛柯山下》。該劇由川劇名角任庭芳導演,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謝濤領銜主演。

從藝70週年 著名劇作家徐棻攜優秀劇目歸來成都

4月30日全天將舉行"從徐棻戲劇談起—戲曲的現在與未來"暢談會。

"臺詞是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的臺詞對一部戲劇來說尤為重要。"徐棻劇作翻譯者、美國戲劇家、導演白靈芝說道,在翻譯徐棻作品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了中國戲劇臺詞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